杜牧最好的三首诗(杜牧很深情的一首佳作)

杜牧最好的三首诗(杜牧很深情的一首佳作)(1)

晚唐诗人杜牧身处末代王朝,虽然一直积极进取,仍难以得到重任。晚年的诗人在失望之余,曾恬淡地写道: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诗人于是经常借史嘲讽,以浇心中之块垒,更道出许多真知灼见。

但其实小杜心中一直不太甘心如此蹉跎一生,只是每次看见镜中鬓发花白的自己,不得不无奈地接受现实。作者虽然痛苦地吟诵,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但也只好借酒浇愁。下面介绍杜牧很深情的一首佳作,句句充满悲慨,读完更令人久久难以释怀。

杜牧最好的三首诗(杜牧很深情的一首佳作)(2)

题禅院

唐代: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杜牧最好的三首诗(杜牧很深情的一首佳作)(3)

杜牧,字牧之,太和进士,历任黄、池、睦诸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他是晚唐杰出诗人,既继承了盛唐时期优秀的文学传统,又接过了中唐著名诗人的接力棒,其成就非凡,丝毫不减前人,可谓晚唐诗界的星辰。

诗人满腹经纶,却经常沉沦下僚,心中极其怨愤,于是其诗歌中就充分地反映了其报国的激切、忧国的深沉,更有嘲戏世俗、旷达自嘲的惆怅心情。这首诗是其留宿寺院之作,也反映了作者心中难言之隐。

杜牧最好的三首诗(杜牧很深情的一首佳作)(4)

诗的前两句抒写昔日之风华,“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整条酒船给喝个精光,十年的青春岁月,总算没有虚度。觥,酒杯。觥船,即载满酒的船。棹,指船桨。作者化用《晋书·毕卓传》的故事,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便足了一生矣。

想当年,诗人意气风发,他畅游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到处是明媚的春光,还有那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更让诗人的情怀变得淡泊洒脱。

一篇《阿房宫赋》,不仅抒写出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而且总结了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并向当世皇帝发出了警告。如此鸿篇巨制,足以证明才子心怀社稷和民生,也堪当大任。而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更是告诫人们不要沉缅酒色,不然就会步陈后主的后尘。

杜牧最好的三首诗(杜牧很深情的一首佳作)(5)

可是青春短暂,多年以后的人生却变得迷茫,后两句即表达今日之牢落,“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 飏落花风。”今日两鬓银丝,躺在寺院的禅床上,风吹落花,茶烟在风中轻轻飘飏。公:指酒神。禅榻:禅床,指僧人打坐用的床具。飏(yáng):飘的意思。

两种极端不同的境界,形成了强烈对照,诗人虽然不着一句慨语,而感慨却全从虚处见出。作者明明是感叹现在之牢落,追念过去之风华,但于追念之中,不露惋惜,仍写得踌躇满志;感叹之中,也不露酸辛,更写得淡泊自甘。

杜牧最好的三首诗(杜牧很深情的一首佳作)(6)

纵览杜牧的这首绝句,语调平淡,用情至深。杜牧之才古来少有,而投闲置散,无所施设,此感非独为一已之哀乐而发。诗人先写往昔漫游酣饮之豪兴,后写如今参禅品茶之悠闲,言语之间不露丝毫的辛酸和悲慨,但读者却深知,其豪兴不过是排遣无聊之举,而茶烟却掩盖了诗人心中所有的哀叹、怨恨和愤慨。

再联系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其中两句写道,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诗人十分怀念扬州的诗酒浪漫,因为那些闲适的日子里,可以忘记各种烦恼和忧愁,也不用去想如何建功立业,人生只须快乐、健康,何必在意那些无法带走的浮名虚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