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

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1)

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2)

西汉时期的纬书《遁甲开山图》称:熊耳山有金匱石室,禹藏圖書之所。唐书《初学记》、宋书《太平寰宇记》都有记载。那么这个“金匱石室“究竟在何处呢?就在今河南省嵩县德亭镇佛泉寺村境内的莲花顶上。

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3)

莲花顶,在清代《嵩县志》中显示为“梁王顶”。莲花二字,乃叫转音故也。莲花顶海拔约1600多米,为熊耳山主峰之一,西邻洛宁神灵寨,北邻嵩县天池山和宜阳花果山。峰顶平坦,现有无生老母庙一所,占地约2亩。庙后西北约2公里的一个山岭上,原相邻有四座石室,因文革时期破坏,现完整石室只剩一座。这座石室为悬山顶式建筑,前墙长2.9米,墙体及房顶全部用石板、石柱、石梁拼成,做工十分精致,拼接的堪称“严丝合缝”。门两旁墙体对称浮雕有花窗及奇怪的蜜蜂图案。蜜蜂造型栩栩如生,头顶祥云,身浮花瓣,翅翼伸展,腹须灵动。

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4)

这些石室,即古籍中记载的大禹藏图书的金匱石室。证据有三:

其一,莲花顶为熊耳山的主峰之一,与古籍中所记的“熊耳山有金匱石室”地址符合。且熊耳山诸峰中,除莲花顶石室外,别处并无石室发现。莲花顶石室具有惟一性。

其二,就大禹的传说来说,伊洛河流域是天下之中(先秦地理志《山海经·中山经》十二经中,至少五经记得是伊河洛两旁的山脉),也是大禹的主要活动区,也是夏朝的核心区(《国语·周语》:“昔伊、洛竭而夏亡”)。大禹在莲花顶西北侧的洛河得到洛书,又在东南侧20公里处的嵩县境内的另一处名山——涂山娶妻并大会诸候,则在莲花顶建藏圖書的金匱石室,是可以置信的。

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5)

其三,石室上神秘的蜜蜂图案也为大禹石室提供了证据。《国语·晋语四》记载“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有蟜氏是个以蜜蜂为图腾的部族。《大戴礼记·帝系》载:“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可见夏禹为黄帝、颛顼之后。而禹所娶,亦有可能为涂山居住的有蟜氏女子。《大戴礼记·帝系篇》载:“禹娶涂山氏,涂山氏之子曰女蟜氏,产启。”所以,就大禹和有蟜氏的渊源来说,在藏圖書的石室上雕刻蜜蜂,是不奇怪的。而这样的蜜蜂雕刻,笔者在网上整整搜查了两天,在它地的古建筑上并未见到。

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6)

石室上无文字记载。惟石室内现有石人座像四个,较大者头戴一前方后圆的平顶冠子,两旁一个头生两角,一个挽一朝天髻,另一个较小的像为官员模样。四人皆宽袍广袖,惜脖颈、面目及头饰均被近人彩绘、水泥加固,难以判定年代。就石人粗糙的作工来说,不似和石室同时做出的,应为后人附雕之作。当地人称主石像为玉皇大帝。

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7)

再说那座无生老母庙。无生老母是近代小教对西王母的称呼,此庙实则西王母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记,也是大有历史的。

《水经注·伊水》:“(伊水)又东北过陆浑县南,《山海经》曰:滽滽之水,出于厘山,南流注于伊水。今水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涧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东流注于伊水,即滽滽之水也。”

莲花顶,即《水经注》中所记的厘山;德亭河,即“滽滽之水”。因在接下来记载流过三涂山的伊水支流时,《水经注》又记载:“有七谷水注之,水西出女几山之南七溪,山上有西王母祠。”说明西王母祠在女几山之南的山上,女几山是一个比较清楚的座标,公认即今天的宜阳县的花果山,南与莲花顶紧邻。则莲花顶无论从山的方位、水的流向上,还是现有西王母祠实物上,都是符合记载的,且是女几山南山头中惟一符合的。

今德亭镇佛泉寺村通往阳坡园的山涧鲁猪沟即古王母涧。鲁猪沟内清泉流淌,石崖高耸,近莲花顶山脚下又变得平坦开阔,场面阔大,难怪郦氏要在《水经注》中记上其名。

洛阳历史考古专家蔡运章老师云:此处所记的西王母即大禹之妻,夏启之母。大禹之妻为嵩县人,故建祠于此。如此,则王母庙与后石殿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等待后人考证。

众人误入最诡异的三千童子墓(嵩县熊耳山发现神秘石室)(8)

莲花顶现属国家级林业保护区,原始森林区。上又有众多奇峰、怪石、密洞。笔者曾在当地向导带领下,见到一处巨大的像形蘑茹石;又探入一处被巨石覆盖的内有七八百平方米的溶洞……神秘、原始,而又人文厚重的莲花顶,正等着更多的人去探险、去考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