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1)

明朝状元、秦腔鼻祖----康海 ,最受人推崇的状元

说起武功历史名人,明朝状元康海,大家也许有所耳闻。康海是武功县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据说他也是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陕西乃至北方第一个状元。据余秋雨先生在《十万进士》一文中所说,中国历史上进士有十万之众,而状元仅仅只有五百多人,足见状元不是“文曲星”下凡,也是人中龙凤、世上人杰,康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和佼佼者,因为好多历史上的状元,最后都默默无闻,泯然众人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有康海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如星似月、辉耀古今。

康海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2)

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浒西山人,西安府武功县人(今陕西武功县武功镇浒西庄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六月二十日,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66岁。康海1499年中举人,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进士及第、大魁天下、高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充经筵讲官。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刘瑾伏诛,康海被污为瑾党,而被削职为民,从政只有短短八、九年,实在是功名显赫、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让人惋惜。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戏剧家。

墓志散于牛家河村,神道碑毁于文化大革命。康海殁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墓志由马理撰文,文存石佚。

康海墓作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十二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分三期对其进行建设。2012年投资30万元实施康海墓一期工程,硬化了墓区道路,修建了祭台、墓冢、青石围栏等基础设施,对墓地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树立状元碑,对进一步弘扬康海精神、扩大对外影响、加快建设“武功文化旅游名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2013年12月,西风啸歌大秦腔——明代状元、秦腔鼻祖康海文化项目推介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协会议室举行;

2014年8月,随着小说的宣传影响和康海文化项目的实施推进,康海墓园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缮;

2015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张勃兴亲笔致信咸阳市委,关心支持康海诞辰540周年纪念活动;并为康海墓园题匾额

2016年10月,知名学者雷涛、作家薄厚、新疆建设兵团原副司令员康克俭、中华康氏研究会会长康献堂等一行出席在武功和西安举行康海文化项目专题座谈会;

2017年9月,陕西省委原书记张勃兴,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等出席康海墓园“散曲文化教育基地”铜牌授牌仪式;

2018年10月,五集历史文献纪录片《大秦腔—追风秦腔鼻祖康海》通过可行性报告,计划2019年开拍。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3)

之所以说康海是文学家,首先是因为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九思、王廷相和他才华横溢、志趣相投,一同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被时人称作“七才子”,也就是明朝文学界的“前七子”,康海名列首位,被大家敬称为“康子”。“康子”的称呼,和孔丘被叫做“孔子”,荀况被叫做荀子,庄周被叫做庄子,孟轲被叫做孟子一样,是一种尊称,也是一份殊荣。其次无论是为官京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是削职为民、隐居故里、笑傲泉林,痴情文学的他,写下了不少抨击官场腐败、鞭笞封建伦理、体恤民生疾苦、向往田园生活的诗词、散曲和文章,最后结集为《对山文集》、《沜东乐府》、《纳凉余兴》和《春游余录》等,其中《对山文集》经清代乡贤,翰林院庶吉士孙景烈校注,入选四库全书。《沜东乐府》被认为是北曲的“扛鼎之作” 广为传颂、名扬四海、誉满八方。 作为历史学家,康海完全可以说是名至实归、成就非凡。他撰写的《武功县志》,刊行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全书共三卷,分为七篇,一、地理;二、建置;三、祠祀;四、田赋;五、官师;六、人物;七、选举。《武功县志》只有两万多字,但是历代史家一致认为:简而有体、质而弥文、辞直而事核。被认为是“志乘之标则”,有着“乡国之史、莫良于此”的高度评价,成为后来人撰写县志的范例和样板,从而位列明朝《关中八志》之首。经过关西夫子、翰林院庶吉士孙景烈先生删减校注,有幸被选入纪晓岚编选的《四库全书》,并被作为中国名志,收藏在好几个国家的博物馆,漂洋过海、誉满八方。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4)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5)

康海被称为戏剧家,在当时包括现在看来,也是当之无愧的。首先他撰写的杂剧《中山狼》和《王兰卿贞烈传》,很早就被搬上戏剧舞台,唱红大江南北、久演不衰,特别是《中山狼》,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喜剧之一,深受群众喜爱;其次他和文友加亲家,明朝进士,“前七子”之一的户县王九思,相继削职为民后,归隐故乡、往来亲密、相互唱和,将西府秦腔的板式、乐器、戏装、脸谱、动作、戏词等加以改进和优化,使秦腔更加委婉动人、慷慨激昂,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并将其称为“康王腔”,流传至今;

康海组织的秦腔剧团“康家班社”,不但在关中周边很有影响,而且曾经在扬州的焦山演出一年有余,有时高兴了,他会亲自弹奏琵琶,为演出伴奏,因为他的演奏慷慨激昂、温婉哀怨、抑扬顿挫,曾经轰动一时,被人们称为“琵琶圣手”。这次大规模、长时间的演出,对南方的黄梅戏、昆区、粤剧等地方剧种,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回到武功后,当地人将他曾经带团演出的焦山改名为“康山”,以示怀念。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后来人尊称为“秦腔中兴鼻祖”,青史留名,这真是官场不幸秦腔幸,让人在对康海怀才不遇的坎坷一生深感遗憾的同时,有了些许的安慰。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6)

生前名、身后事,康海墓位于武功县武功镇浒西庄,漆水和后河交汇的分水岭下,名曰:紫凤头,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不久刚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散曲创作基地。回望浩瀚的历史,带病作战、忠君报国的宋朝文天祥是状元,名垂青史;为政清廉、保护文物的清代毕沅是状元,惠泽一方;无意仕途、一心经商、富甲天下的清朝状元刘春霖是状元,造福一方。

关于重阳糕起源的传说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7)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

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将喜讯送到家后,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要等到康海回来。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8)

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姶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

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总之,重阳吃糕食糕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在南北朝时,民间有"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的童谣,只是到了宋时代,随着重阳节习俗的流行,才演变成为该节日的专有食品。

最受人推崇的状元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叹服。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

秦腔最厉害的人是谁(秦腔鼻祖----康海)(9)

康海作为大明朝的状元之一,仕途坎坷、归隐故乡、笑傲泉林,却以自己满腹的才华、高洁的品性,以及在文学、历史和戏剧上的杰出成就和丰硕成果而誉满三秦、名满天下、万古流芳。明朝状元----康海是我们武功人永远的骄傲,值得我们毕生去学习,深情地仰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