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较好的句子(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

文\梦都行者

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

鲁迅作品中较好的句子(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1)

《孔乙己》的结尾那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有人就说是是一个典型的病句,有人却认为那是鲁迅有意为之,别有深意。换做是你,你会怎么看呢?

鲁迅作品中较好的句子(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2)

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从这句话的内容本身来讲,好像是有问题的。既然“的确”死了,就是非常肯定的,又何来不确定的“大约”?显然是一个矛盾的说法。不过,根据我们汉语的一些习惯用法,又不能武断地把这个句子定性为病句。因为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总不能说都有毛病吧。

鲁迅作品中较好的句子(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3)

绝无仅有,这个成语都知道吧。既然已经“绝无”,就是什么都没有了,结果又出来“仅有”,是不是同属前后矛盾的“语病”?

鲁迅作品中较好的句子(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细细品来,按着我们平常的逻辑,岂不就是一首“病诗”——在万径人踪灭的前提下,怎么会有孤舟蓑笠翁的出现呢?可是,这首诗历经唐宋元明清数朝数代到现在,好像也没人说起它的毛病。这就说明它的“不合理”还是蛮合理的。

鲁迅作品中较好的句子(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5)

无论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这种看上去有“病”的语句其实很多很多,比如:你说的那件事可能是真的;那姑娘长得真漂亮,就是脸上有一点雀斑不好看……为什么没有人指出这些是病句呢?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即使逻辑上有错,但是大家都理解它的意思,而且都这么说,长期下来也就认可了它的合理性。在应用过程当中我们还发现,由于这种句子前后矛盾的强烈对比,有时候居然别有一种意外的修辞效果出现,岂不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就像上面说的那个成语,那首诗。

鲁迅作品中较好的句子(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6)

总而言之,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句话不是病句,对它的各种过度解释也只是猜测,有些深刻的“意义”就是鲁迅先生自己大概也未必晓得。

鲁迅作品中较好的句子(鲁迅的作品当中有病句吗)(7)

那么,为什么这句话就成了问题,常常被拿出来说事呢?可能和鲁迅在中国长期以来的特殊地位有关系吧。

2018.2.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