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中的障碍与对治(坚持提升自身抵抗力是最佳选择)

一、“过午不食”的好处及理论依据

禅修中的障碍与对治(坚持提升自身抵抗力是最佳选择)(1)

禅修有一个戒律,“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

"非时"这个时间就是从太阳到正中午后,一直到次日黎明,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

“过午不食”这个戒律曾让我在第一次密集禅修中非常不适应,饥肠辘辘的感觉让我难以入眠,甚至一度都生出打道回府,中断密集禅修的念头,后来得益于同修师兄和我交流他对过午不食的看法和体验,才让我逐渐的平静下来。

为了了解“过午不食”的理论依据,我还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

01

相传药王孙思邈活到141岁,是历史上最长寿的医生。孙思邈曾说 “夜饭饱,损一日之寿”,这个说法我们先不去探究其精确性,但也说明药王是不提倡晚餐吃得过饱。

美国有一位健康专家提出了这个观点: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命,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说明了一个事实:晚饭吃不对,惹出一身病。

这里有一个流传下来的故事:1418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宠臣——翰林学士胡广死了,享年只有37岁。胡广是个文人,做事守口如瓶,朱棣与他商量的事,他是半点也不会泄露的,因此朱棣很重用他。

但是朱棣也很反感他,原因是胡广爱吃晚饭。据说在那个朝代,一个人如果吃晚饭,就会被认为是不自律。但是胡广说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必需多吃几次饭。朱棣也就原谅他了。

禅修中的障碍与对治(坚持提升自身抵抗力是最佳选择)(2)

古人所谓的“过午不食”,并不是让大家真的不吃晚饭,毕竟现代人工作生活作息时间不同古代,电灯的发明,使得现代人夜生活比较丰富,入睡时间也明显晚于古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现在不能完全照搬。

但是提倡大家晚饭要少吃一点,晚饭吃得不对也会影响健康和寿命。

02

从中医理论上讲,人体到了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的食物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过量营养会在体内堆积,形成身体负担。

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功能减弱,营养物质转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而脾胃功能的下降,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制所导致的结果。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大饱伤脾。就是这个道理。

一日三餐中,晚餐要吃得最少,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密集禅修虽然是过午不食,晚上的禅修结束后,还是可以喝点糖水补充身体的能量消耗,这个糖水是真正的“糖” “水”,和广东人理解的“糖水”不是一个概念。

禅修中的障碍与对治(坚持提升自身抵抗力是最佳选择)(3)

二、打坐对身体的好处

01

打坐是古代养生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静坐入定的方式来维持身心平衡。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打坐时间和方式,就能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好处。

打坐时盘腿而坐能让身体快速集聚能量。打坐时需要双腿盘坐,双手自然放松放在腿上。此时身体处于闭合状态,减少能量的消耗和散失,为身体积聚能量和养精蓄锐。

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婴幼儿的坐姿是盘腿而坐的,这样能保持平衡性。对于成年人来说,打坐做能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也能让身心得到放松,释放不良情绪。

02

打坐禅修能够协助调养心态,调养睡眠质量,盘坐是能够使下身血液循环系统畅顺,对睡眠质量也是很有协助的。

打坐还能给骨关节释放压力,同时拉申肌腱。还能使脊柱更直,降低脊椎弯曲。常常盘坐能够释放压力,减轻脊柱的疼痛,特别针对中老年龄的人而言,盘坐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法。

在打坐时全身处于极度放松状态,身体上的经络不会受到外在压力的压迫,有利于全身气血运行,同时也能打通身体上淤堵的经脉,让气血流通更加顺畅。

03

在打坐时双腿盘坐,气沉丹田,此时大量的血液会在腰腹部集聚,达到滋补肾脏效果,同时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排出体内毒素和垃圾。

中医理论认为气沉丹田,能疏泄心肺和脾胃虚火,利于血气下行。也就是说打坐能达到补肾补脑和养心肺健脾胃的功效。

在打坐时全身处于极度放松状态,身体上的经络并不会受到外在的压力压迫,更有利于全身气血运行,同时也能打通身体上淤堵的经脉,让气血流通更加顺畅。

由于生活工作的压力,以及各种物质诱惑,很多年轻人会感觉到焦虑和浮躁。建议可以通过打坐的方式来集中意念,调整呼吸,当气息越来越细长柔和,思想也会随着越来越放松,从而达到调节情绪和舒缓压力的功效。

禅修中的障碍与对治(坚持提升自身抵抗力是最佳选择)(4)

三、打坐的具体方法

下面我们来讲述打坐的方法,

01

打坐时左脚放好后,把右脚盘起来,这样能稳定中心,能快速让身心宁静。刚开始打坐的人不能做到双腿盘坐,可以试一试单腿盘坐,也就是把一只脚放在另一腿上。

打坐时要保证身体挺直,不能任意弯曲。只有让身体挺直,才有利于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另外让两个肩膀自然放松,不刻意挺胸,让上半身处于自然松弛状态。

02

调整头部和脊柱,头是笔直脊柱的延续,想象一下脊柱,然后调整后脑勺,让它继续在那条直线上。

打坐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头部向前或向后,这会导致嗜睡的感觉,所以最好避免。下巴与胸颈平行,稍微收起来。

目光向上,微闭眼睛轻轻地向上看,开始打坐初期可以凝视眉毛之间的那个点,这个位置被称为灵性之眼或第三眼脉轮。

03

放松肩膀,把它们向后拉。这是为了支撑脊柱的位置,如果肩膀向前倾,脊柱就会拱起。挺胸,保持脊椎挺直进行打坐。

手掌相叠放在丹田位置,或手放在膝盖上,这有助于保持肩膀向后,保持脊柱挺直。手掌向上是接受的象征,表明已经准备好转变。

打坐是个修养心性和静心凝神的养生方法,长期坚持也能延年益寿,一般在家练习打坐,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和睡觉前。

本文全面讲述了禅修打坐对身心的好处,大家可以尝试坚持一段时间,慢慢养成一种习惯。

禅修中的障碍与对治(坚持提升自身抵抗力是最佳选择)(5)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