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

编者:本文作者为“日本战国”真的仅仅是乡间械斗规模吗?如此儿戏何以举世闻名?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1)

械斗的历史照片

之前,一般文章总是将碉楼出现的原因归结为水患和匪患。但实际上,土客冲突也是不可回避的主要因素。所谓土客冲突,就是本地人(土著)和外来者(客家人)产生的冲突。

电视剧《狂飙》中,大家都吃肠粉,“强哥”还喜欢在茶楼吃蒸点心、涮打边炉。这些美食,现在都属于粤菜。实际上,粤菜包括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美食文化的融合,让如今的我们大饱口福。但在过去,土客冲突那可是相当地严重,大规模械斗时有发生。这个时候,碉楼就发挥了堡垒作用。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2)

《狂飙》电视剧中安欣吃肠粉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3)

高启强和安欣吃点心

说起土人和客人,我们用一分钟,稍微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材料。从唐宋时期开始,大量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在闽、粤、赣交界之处定居后,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而当地人则被称为土著。本来,客家人的目的是躲避战乱,选择的这些地方多是偏僻的山区。比如福建土楼,就在群山之中。而开平在那时候,也是蛮荒之地。初迁之时,还是地广人稀,但随着时间推移,山区本身就耕地有限,人口又不断地增长。到明末清初,已经变成了人多田少的局面。

土客之间,文化习俗本来就有差异,说话习惯和口语也不一样,再加上利益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仅是要争夺耕地资源,还包括争夺教育资源。科举制之下,每个地方的学位和录取人数是有定额的,外来的客家人,自然会挤占当地的名额。于是乎,土客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广东土著也叫广府人,其实他们也是原来的中原汉人,但他们南迁较早。广府人将较晚迁来的人称为客家。晚清广东巡抚郭嵩焘曾说:“粤东民情犷悍……百姓习为械斗,日以兵刃相接”。那打不过的时候咋办?躲进碉楼是个好办法。

随着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到清咸丰年间,一场规模空军前的土客大械斗终于在广东大爆发了……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4)

影视剧中表现土客之间的村级械斗

公元1885年,咸丰五年农历五月的一天,开平横冈村口的道路上,挤满了拎着包袱、挈妇将雏的村民。他们个个神情慌张,脚步匆匆向村外走去。一天前,他们看见隔壁村子火光冲天。很快,消息传来,客家人把那个广府人的小村子烧了!同样是广府人,横冈村的村民当然慌了!

逃亡从一天前就开始了,但当浩浩荡荡的客家人逼近横冈时,仍有600来人滞留村中。有人是主动留下来保卫村子的,有人是来不及逃走。常年面对械斗和匪患,即使不是碉楼的民居,也十分坚固。客家人面对砍不动的“龟壳”,采取了老办法——火攻烟熏。土著村民呛得受不了,泪流满面地冲出来,面对的却是客家人不分老幼的无情截杀。虽然部分村民逃出生天,但是,村子遭到屠杀,还是有200多人丧命。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积聚多年的矛盾,就此被点燃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土客大械斗爆发了!血雨腥风的战斗持续了13年,战火烧到了广东的17个县,其中开平可谓是重灾区。横冈式的悲剧一次次上演,甚至更加惨烈,共计两千多个村子毁于战火,死亡人数上百万,“无老幼皆诛夷”……

在这样规模的冲突中,为数不多的碉楼,也难以救下更多人的命。

4,广东巡抚叶名琛对阵赫赫有名的天地会,谁能笑到最后?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5)

影视剧中的天地会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6)

周星驰电影《鹿鼎记》中的天地会

本来只是土客乡间械斗,何至于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怎奈,原来这里面还掺杂着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地会的事儿。

乾隆末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四处追查天地会,很多天地会分子逃亡广东,广东的天地会势力快速壮大,又称为三合会。咸丰初年,广东水灾不断,官府却拼命征税,许多农民加入天地会求人罩着,其中不少是开平土民。

咸丰四年(1854年),天地会领导的洪兵起义爆发,先后攻下29个州县。广东巡抚叶名琛没钱去镇压,于是拿功名、官职诱惑士绅,让他们出钱招人去打起义造反的洪兵。许多客家人应募,称为“客勇”。

这下,公报私仇的机会来了。开平等地的客勇,镇压洪兵不太卖力,反倒是拿日常生活中的“仇人”土民开起刀。他们污蔑普通的土民百姓是天地会的人,肆意屠戮。土民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不要怕就是干!这样,土客大械斗爆发了。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7)

械斗历史照片

械斗13年,土客两败俱伤。残余客民被迫迁走。由于当地的土客人群,都只顾打架没人种田,土地也荒芜了,土民日子也是难以为继。这时候,恰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相继发现了金矿。西方出现淘金热,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在水患、械斗、匪患、缺地少粮的四面夹击下,大量开平人心里想着“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踏上了出国留洋之路。之后,开平和江门的其他县一起,成了为了著名的侨乡。

再后来,那些“混好”了的华侨衣锦还乡。他们回国后发现,怎么家乡的水患还在?盗匪还在?此时,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归国的华侨兜里的钱多了。这也让仇富的心态在土匪和一些村民心里开始蔓延,他们把归乡华侨成了他们手中的“待宰肥羊”。

华侨也不是傻子啊,还能怎么办?继续修碉楼呗

5,归国华侨修碉楼,那可是对美有着特别倔强的坚持……

过去都是村里人“众筹”修碉楼,而此时华侨有财力有实力,可以自己修豪气冲天的个性碉楼。于是,碉楼开始大规模修建起来,这才有了如今的数量。与之前碉楼“朴素”的风格不同,华侨们修的碉楼有些“花哨”。碉楼的样式和装饰,融入了西洋风格。有的华侨甚至在回国前,就请老外画好了图纸,回到开平后照葫芦画瓢。

所以,后期的碉楼才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简单方正,但对美有着倔强的坚持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8)

按建筑材料分,碉楼可分为泥楼、石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越往后越坚固。民国时期,华侨修的多是钢筋水泥楼。整体形状上,没有多少改变的空间,比如带铁栅的小窗、射击孔、厚重的墙体,都是保命利器,万不能动。但这不代表碉楼不能追求美。华侨赚了钱,不盖个好看点的碉楼,怎么能凸显自己在村中的身份地位?

于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穹隆,哥特式尖拱,都出现在碉楼中。建筑材料也要整进口的,比如水泥、钢筋、玻璃、木材等。所以,林立的碉楼远看差不多,近看细节差异还是不少的。夸碉楼的,说它是“万国建筑的博览园”;贬它的,说它是“西洋建筑的大杂烩”。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9)

说碉楼追求细节,看窗户就能明白。在窗户的装饰上,既有梅花图案,也有卷草、涡卷等图案,有的还采用了欧式彩色玻璃。在装饰手法上,有灰塑、壁画、彩塑、木雕、瓷艺拼花等。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中西结合。

开平最豪华碉楼(为什么狂飙取景江门)(10)

高启强与警察安欣对峙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逐渐安定,碉楼的建设终于不用再“狂飙”了开平碉楼们完成了历史使命,转型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开平碉楼依然默默地矗立着,已经不再是当初严阵以待对付前来的劫匪,而是打扮得美美哒,恭候着八方游客们来江门游玩欣赏……

“你们来了,我才能向你们静静诉说曾经的过去,诉说我们那段真实发生过的,血雨腥风的,从来都不应忘记的,不平凡的历史……”

合则两利,斗则两害……

好了,这一期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啦,欢迎大家关注@张瑞水下看世界 @张瑞水下看世界,我是合作作者@史小煮 @史小煮,也希望大家多给我们品评与指正,帮我们转发、评论、点赞呦,我们下一期再见啦!#狂飙剧组辟谣张译不实消息#

【本文作者简介:史小煮,毕业于暨南大学,纸媒资深记者、编辑,文史爱好者,从事报纸文史版编辑工作十余年,多次获省市级新闻奖。】

本文主要参考:

1、李恭忠.《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清史研究》2006年2月第1期

2、《开平市塘口镇三门里村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重焕生机》.《江门日报》2022.8.28

3、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

4、薛小芬.《开平碉楼的窗户设计研究》.《艺术百家》2016年第2期

5、李玉祥、张国雄.《开平碉楼和民居》.江苏美术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