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

车站是城市的大门,它的每一次搬迁、每一座新站的启用,都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第一代车站

投运时间:上世纪30年代

使用寿命:近30年

规模最小,却很"长寿"

从事运输行业已久的老员工告诉记者,扬州第一代客运站始建于解放前。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从老城区的引市街出了福运门,那时的扬州车站就在古运河南边,一间简陋的平房就是车站的全部。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1)

扬州第一座汽车站

虽然从规模上来说,第一代车站最小,却很"长寿",使用了近30年。当时,古运河上没有桥,要坐车的乘客需乘坐摆渡才能到车站。最初,公路路况非常差,逢雨雪天气便无法行车。车站门前有一根旗杆,晴天就挂着一只灯笼,说明可以出车;反之,则说明无车可坐。

第二代车站

投运时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使用寿命:30多年

位置基本没变,占地1000平米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也日渐繁忙了起来。原先的老车站自然无法满足当时的出行需要。

1951年,扬州市在渡江桥路1号开始建造扬州汽车站。据介绍,当时只有三间平房,一间用作售票,一间是工作人员用的,还有一间就是候车棚。候车棚相当简陋,全部用竹子搭成。十几名工作人员,每天发送十几辆车,目的地仅限淮阴、宝应、高邮、江都等地,一天的客流量只有300人左右。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2)

渡江桥路1号老车站

1956年,扬州汽车站在原址上进行扩大改造,面积达上百平方米,1967年,车站搬迁至现在的渡江桥路附近(渡江桥路27号),并历经多次翻新,整个面积扩大到4000平方米,有六个检票通道和40多个工作人员,并一直使用到上世纪的80年代。这就是扬州第二代客运站。

说是第二代客运站,虽经多次"扩张",但始终在一个区域内"微调"。这是扬州站最早的一次搬迁,也是距离最短的一次搬迁,新老两个站距离500米不到。

第三代车站

投运时间:1990年

使用寿命:12年

扬州人俗称"老车站"

第三代客运站始建于1988年,地点就位于现在的扬汽集团大楼处。后来,随着车站西移,这座现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客运枢纽站被不少人亲切地称为"老车站"。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3)

渡江南路“老车站”

其实,扬州前三代汽车客运枢纽站的位置大同小异。这是为何呢?参与了客运站建设设计的陈江淮介绍,前三代客运站都集中在渡江桥南这个位置,从当时扬州城的发展情况来看,这样的设定是有依据的。

无论是新、老扬州城,文昌阁始终是扬州市中心。渡江桥南是当时的城郊接合部,周边几乎全部是农田,人、车都比较少,站台设立在这里,不会对城区交通构成影响,这是其一;另外,此处距离文昌阁约2公里,也不算太远,比较方便市民来坐车。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4)

老东站大楼

1990年1月1日,"老车站"正式开始运作,设计日旅客发送量约在1万人。

第四代车站

投运时间:2002年

使用寿命:12年

当年候车室是"大棚"

上世纪90年代末,因扬州城区向外扩张辐射之后,"老车站"门前的道路328国道公路成了城市干线。

第四代客运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西站。相对于前几个站来说,位置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仅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来说,两者之间就相差了4公里多。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5)

老西站

其实早在1995年,镇江、南京两条客运线就被单独"拎"了出来,安排了仍在建设中的汽车西站,西站局部投入使用。一开始,条件还是很简陋的。当时旅客休息候车只有长凳,顶上是一排大棚。

到2002年12月26日,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扬州汽车西站正式投入运作,"老车站"成了历史。

2008年城市东扩,又建成了扬州汽车客运东站,占地近8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6)

扬州汽车客运东站

第五代车站

投运时间:2015年

2015年7月1日,我市第五代客运站扬州西部客运枢纽正式启用。这个建筑面积堪比10个足球场的综合客运枢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交、铁路等交通工具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7)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8)

扬州老西站最新消息(站望70年五代汽车站见证扬州城市变迁)(9)

扬州西部客运枢纽

如今,在扬州城市东侧,扬州东部综合客运枢纽正在抓紧建设。这是依托连淮扬镇铁路扬州高铁站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并且还预留了地铁,建成后,将成为市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地位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70年以来,从渡江桥路"转不开身"的车站,到如今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的西部综合客运枢纽,再到正在建设中的扬州东部综合客运枢纽,一个个车站用自己的"足印"见证了扬州这座城市70年来的变迁、发展与长大。一个个车站更迭壮大的背后,也凝结着扬州交通运管工作人员的精心谋划与付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扬州交通运管部门将不断锐意进取,辛勤耕耘,为扬州交通发展、人才交流、经济建设等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通讯员 杨运宣

记者 黄媛媛

编辑 晴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