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乡观察之旅实践报告(返乡故事成创作新热点)

【影视锐评】作者:李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社长、研究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青年返乡观察之旅实践报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青年返乡观察之旅实践报告(返乡故事成创作新热点)

青年返乡观察之旅实践报告

【影视锐评】

作者:李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社长、研究员)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里,黄文秀毕业后返回家乡,带领百坭村脱贫致富;《幸福到万家》中,已在城里闯出一片天地的何幸福为了守护家庭,回乡办民宿,带火了万家庄的旅游产业……近期,一批讲述返乡故事的作品闪耀银幕荧屏,成为影视创作热门。这一创作趋势背后折射的时代发展趋势和彰显的深厚思想内涵,值得业界探讨。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人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中的“家乡”观念发生了巨变。一批年轻、高学历的“返乡人”带着丰富经历和学识回归农村,用热情书写乡村振兴的美丽诗篇。影视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社会发展动向背后蕴藏的艺术潜力,投入返乡故事创作。与以往影视剧里返乡题材侧重于将返乡群体放置在现代文明与农耕文明、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之间的碰撞中,习惯刻画该群体经历从进城至返乡变化的人生体验,以及寻求传统致富出路不同,近来影视剧中表现的返乡群体更趋向年轻化、精英化与专业化。《三泉溪暖》中的高云溪是从区里下派到家乡任党支部书记的,《橙妹儿的时代》中的橙妹儿是海归博士,这些返乡者都是新生代年轻人,大多具有较高学历,甚至海外留学背景,有的还是某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他们或主动选择返乡归家,或因各种机缘被动返乡,却都在农村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农村不再如以往影视剧中描写的那般贫瘠、落后、闭塞,而是到处蕴藏着发展机遇、充盈着人生希望。

近来影视作品中的返乡书写努力挖掘青春主题,寻找返乡故事与青年成长经历之间的叙事结合点,启迪青年观众思考并追寻人生价值。很多“新农人”刚回乡村时,面对生活工作环境的巨大变化迷茫,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焦头烂额。但随着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深入了解,他们逐渐找到了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的初心。正如《大山的女儿》中黄文秀的内心独白:“有些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有人是要回去的,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这些血肉丰满的逐梦青年的形象,在年轻一代观众群体中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心理认同。

家国情怀是支撑返乡行为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返乡影视剧着力表现的内容。很多返乡题材作品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等现实层面的国家相关政策为创作背景,将普通个体的追求与时代发展、民族复兴主题进行深度融合,推动“我”与“我的祖国”“我的家乡”之间的互动,以期唤醒观众的家国情怀。比如《三泉溪暖》中,主人公保住百年古村,恢复非遗文化,为老人留住了乡恋乡愁,为孩子留住了家风遗训,帮助村民从生活富有到精神富有,大步迈入小康时代。这种奋斗故事以“家园”为叙事空间与故事背景,通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与创业环境的多重描绘,突出“家国”作为地理空间的文化意义,传递其包含的生命归属感与精神栖息地的价值。如此一来,影视剧中的返乡故事蕴含了更多文化寻根、精神还乡、集体记忆与家国意识,承载了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个体寻求心灵归宿与精神家园的价值诉求,拓展了农村影视剧发展的内涵与格局。

总而言之,这些年的返乡题材影视剧普遍以青年人的精神成长与践行梦想的过程作为叙事指向,传递新生代青年强烈的创新精神及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返乡书写彰显当代青年寻找初心、实现梦想、大展宏图的同时,不乏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生动表达,这些与普通个体生命经验关联的感受让作品的叙事主题更容易在诙谐、幽默、轻松而温情的故事中得到认同与强化。接下来,返乡题材仍将是影视创作的素材富矿。相信影视创作者定能不断开拓创作视野,革新创作思维,用更多立意高远、视角新颖、思想深刻的优秀作品,为投身建设我们共同的美好“家乡”的人们提供更多精神营养和思想动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31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