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

通常来说,蟒袍往往绣有蟒纹,又称“花衣。

中国古代皇帝和皇太子以下皇宗室宗亲、1至9品文武官员,以及其诰命夫人等都可以穿着蟒袍。

它的尊贵意味,仅次于龙袍了。

所谓蟒,并非真正的蟒蛇,而是仅比龙少一只爪的想象动物。

因龙袍尊贵而华美,所以历来都有私下绣龙袍者,约在明代以后,就明文规定“龙去一爪,贬为蟒”。

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1)

事实上,皇帝、皇太子以下官员皆可穿。

皇太子用杏黄色的9只蟒的蟒袍,皇子用金黄色的9只蟒的蟒袍。

文武百官用蓝色和石青色,1,2,3品官员可绣9只蟒,4,5、6品可绣8只蟒,7,8,9品可绣5只蟒。

1明清官员的蟒袍|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有君臣之间等级的差别

蟒袍又称“蟒衣”。

它是明清官员所穿的一种礼服。

因衣上绣“蟒”而得名。

蟒与龙形相似,但少一爪,即所谓“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2)

龙爪的多寡,表示君臣之间的尊卑差别,所以,皇帝穿“龙袍”,百官穿“蟒袍”,是君臣之间等级差别的体现。

明万历时,神宗多赐蟒衣,但蟒衣尚不是一种普遍的礼服。

至清代,蟒袍为百官礼服,一般是逢庆典之时穿用。

地蓝或石青,通身以金线绣蟒,蟒数自八至五,按品官等级有所不同。

与皇帝穿龙袍、衮服一样,百官穿蟒袍也往往与褂服配套,穿在褂服之内。

2朝廷以示嘉许文武大臣,往往赐之以“蟒衣”

据说,明朝抗倭期间,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戚家军九战九捷,彻底消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

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3)

戚继光抗击倭寇为国家安定与海防安全作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大明朝廷以示嘉许,赐之以“蟒衣”。

这个衣物又称蟒袍,与之类似的尚有飞鱼服、斗牛服,其实“牛“鱼”亦类似蟒形,皆为较尊贵的赐服。

蟒袍,又被称为花衣,因袍上绣有蟒。

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4)

事实上,元朝就有皇帝赐蟒袍的先例,元顺帝特赐官服“金手蟒袍”。

至正元年,元顺帝特地召见了吕蒙甫。

故人相见,分外亲切,元顺帝十三岁的时候,在桂林遇到吕蒙甫时就被他的忠诚所感动,是吕蒙甫的正直和不屈不挠让他感到对未来有了希望。

后来当元顺帝遇到权臣伯颜,对人心险恶的恐惧,又重新回到心头,见到了阔别数年的吕蒙甫,他又找回了治理国家的信心。

元顺帝赐蟒袍的给吕蒙甫的时候说:“这蟒袍就相当于朕赐给你的尚方宝剑,你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穿上它,对违法乱纪的宗族有震慑作用。”

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5)

吕蒙甫说:“这样就好了,国人、色目人享有特权,有时候需要这样的尚方宝剑去办事情。”

于是,元顺帝下诏:特赐吕蒙甫金手蟒袍,表彰吕蒙甫在刑部的贡献。

赐服奖励是元代皇上对大臣喜爱的最好表达方式,根据规定,赐服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

吕蒙甫位居三品,得到的应该是一件蟒袍,只不过左肩多了一只绣花金手而已。

3帝王穿黄色,龙袍绣团龙图|官服蟒袍则绣蟒形图,以杏黄、金黄为贵

帝王穿黄色,前胸、后背及肩部绣团龙图,下摆及袖口绣草龙图。

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6)

王妃、女将、公主穿桔黄或红色,服饰绣双凤朝阳、风采牡丹等。

达官显贵,则根据角色、年龄、性格着红、黑、绿色,前胸及后背绣云龙、飞鹤、蟒。

蟒袍上绣蟒形的官服也是拜年用的服装。清代《燕京岁时记·辞岁》上说:“除夕的时候,穿蟒袍走访亲友,说是辞岁。”

明代多作蟒衣或蟒服。

清代又称花衣。

蟒为“象龙”,它与龙的首、鬣、火焰等处略有差异,用以象征低于皇帝的权力与地位。

明代需特赐才能穿着。

清代则上自皇子,下至九品、未人流者都可用,以服色。

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7)

蟒的数量、颜色可以区分尊卑:

色以杏黄、金黄为贵;一般都是皇太子、皇子及亲王、郡王特赐。

蟒数以九为最尊,坐蟒较走蟒为贵。

通常来说,大多用于万寿、上元和年节等隆重场合。

事实上,皇子蟒袍用金黄色,片金缘,通绣九蟒,裾四开。

高官则通绣九蟒,皆四爪,侯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以上,一等侍卫同。

文官品四,蓝及石青诸色,随所用通绣八蟒,皆四爪。

黑尾蟒和缅甸蟒的区别(它不是真正的蟒蛇)(8)

武官四、五、六品,文官五、六品,奉恩将军及县君额附、二等侍卫以下相同。

文官七品则通绣五蟒,也是四爪。

诸韵书上说:蟒者,人蛇,非纪类。蟒,无足无角,龙则角足都有。

古代蟒衣似龙形,宜令内外官有赐者俱缴进内外机房,不许民间织造,否则会被处罚。

这是一般场合下的官方服饰,在重要场合多被认为是便服。


一起聊一聊蟒袍的故事,欢迎关注我!

作者|龚柳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