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

#创作挑战赛#为大家分享的是:地理干货 | 中亚之泪——咸海的“前世”与“今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想到海,脑海里浮现的是一望无际的蓝色世界,成群的海鸥,追逐着的浪花…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海”——咸海,却与众海不同。

咸海为什么叫“咸”“海”呢?一起探索吧!

问题探究

1.分析咸海萎缩的原因。

2.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咸海萎缩带来的影响。

图文阅读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处,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有研究显示,咸海诞生于“上新世”时,距今已有500多万年的历史。

中亚地区的两条著名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维持了咸海水量的稳定。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1)

中亚水系分布图

由于地理环境及注入河水的影响,咸海的水呈层状分布,水流循环呈顺时针方向,表层海水盐分较低,底层则盐分较高。

咸海水质很好,水的透明度很高,深蓝色的海水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由于湖中有约1500座岛屿,咸海也被称为“岛屿之海”。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2)

曾经的咸海

合适的盐分、良好的水质,昔日咸海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湖中盛产鲤鱼、咸海鲷、暗斑梭鲈、比目鱼、咸海赤梢鱼、黑鲫等鱼类。

在1960年前,这里的商业捕鱼量每年超过43000吨,占全苏联捕捞总量的六分之一,是苏联的渔业生产基地。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3)

苏联成立后,政府希望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将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分流到周边的沙漠和荒地中,从而将该地区改造成棉粮生产基地。将所产棉料用来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咸海的大量水源被用在阿姆河下游的农业开发上。水利设施的建设滋养了作物,却分走了一部分河水,水域的进出平衡开始被打破,咸海的水域开始衰减。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4)

咸海面积的变化示意图

仅仅从对经济的短期刺激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来看,苏联政府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1980年,苏联棉花年产量达99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20%,其中95%产于锡尔河及阿姆河流域地区。

苏联境内约40%的稻谷,25%的蔬菜、瓜果,32%的葡萄也产于该地区。

农业生产的丰收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此地区的人口也由上个世纪二十年代700余万人猛增至3600多万。

从来不宜农耕的荒原,变成了“农业之星”。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5)

穿行在沙漠中的阿姆河两岸良田

但是和所有大干快进的经济发展一样,咸海周边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面积的粮棉生产和大批移民,产生大量的灌溉和生活废水,这些废水中残留有大量的化肥、农药,废水重新流入阿姆河和锡尔河,最后流入咸海,污染咸海的水体。

在咸海干涸后,湖底盐碱裸露,每年有上万吨的有毒盐碱混合物从干涸的海床上被刮起,形成“盐沙暴”,从北向南加剧了中亚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和沙漠化。

盐量增加和有害物质也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健康,居民患白血病、肾病、支气管炎的比例显著升高。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6)

横跨整个区域的“盐沙暴”

不仅如此,没有了咸海对当地气候的调节功能,中亚地区降水逐年减少,造成持续干旱;夏天气温逐年攀高而冬天则趋于寒冷;生长季节变短。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样评价:“除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外,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像咸海流域这样生态灾害覆盖面如此之广、涉及的人数如此之多的地区”。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7)

干涸后的咸海

咸沙使咸海周围的植被和野生动物越来越稀少。

原来位于河流三角洲内大面积的森林沼泽已经干涸,大量树木及灌木被彻底破坏,当地出没的数百种动物消失殆尽。

20世纪60年代,咸海有各种鱼类600多种,到1991年则只剩下70余种,2001年更是所剩无几;在锡尔河三角洲筑巢的鸟类曾有173种,现已减少到38种。

湖水大量减少导致鱼类资源下降,鱼类捕捞量微乎其微,商业捕捞已经在1982年终止,导致整个捕捞区渔民失业。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苏联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缓解,甚至计划从其他河流引水来保护咸海。

但这些计划最终因耗资巨大而无法付诸行动,咸海终于还是走上了不归路。

2003年,刚刚分离出来的南咸海又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8)

2009年,东部消失,而西部由于无水补充,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9)

截止到2014年,咸海的面积较鼎盛时期萎缩了74%,其水量减少近85%。

咸海只是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一个缩影。在咸海背后,有众多的生灵在不断恶化的环境中苦苦挣扎。

如果人类不多加协调,不想更好的办法为资源的安全调度做出更多努力,等到自然反扑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中亚什么海即将消失(中亚之泪咸海的)(10)

来源:文章内容图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