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禹治水典故 或许并不只是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广为人知,但在什么地方治水,历史事迹是真实的还是神话传说,历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对于治水的位置,也有不少历史专家都发表过自身的看法,但毫无疑问,至今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结论。
作为华夏文明起源的最早时期,四千多年前的许多历史,早已经掩盖在历史迷雾中。即便是在如今,能够找到的考古遗迹和证据,也是寥寥可数。
大禹治水,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成为了难以解开的谜团,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表明这一历史事迹,但在本世纪当中,在河南地区所发现的一系列考古遗迹中,还是让许多历史学家找到了间接有力的证据。
我们可以先看看,在大禹治水的历史记载当中,所出现的地址在许多文献当中的痕迹:
相传四千多年前发生了黄河的大水灾。久治不退,大禹临危受命,与百姓并肩作战,甚至有三次连到家门口,都只是望一眼就离去,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壮举。
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说,而具体细节,却并未过多研究。说起治水地址,更难有什么印象,我们可以参考部分遗迹来讨论。
大禹治水的其中一个遗迹位于淮河东岸,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蚌埠市。但是如果仅凭借一个遗迹就断定,治水地址在安徽,故事为真,那未免太过武断,不符合求真精神,因为资料远远不止于此。
也有传闻大禹治水是发生在河北省,在山海经中的描述,有不少历史专家都认为是发生在河北,因此大禹治水也被当做中国古老的神话,但是事实当真如此吗?
虽然大禹治水的位置众说纷纭,但据《史记·夏本纪》以及《山海经》当中,都记载了夏朝时代大禹治水的事情,因此也就证实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存在性,应该是没问题的,也不至于被打为神话传说。
那我们接着从另一方面来讨论,为什么那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一事件呢?
或许有别的考量
在四千年前,当时的道路以及交通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们的活动范围也是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当中。如果通过大禹治水的位置确认,就可以找到传说中的夏朝都城位置,同样反过来,大致确定了夏朝的都城位置,就可以判断出大禹究竟在什么地方治水。
众所周知,夏朝在四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出现过十余次的迁都,因此是很难通过考古遗迹来判断夏朝活动范围的,不过根据考古研究的进展,夏朝早期的遗址还是被寻迹发现。
1979年,在河南新密市的西部,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属于历史早期的遗迹,在这座遗迹当中,考古人员挖掘出了许多陶器。这些陶器具有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迹,夏朝时期的遗迹)的特征,因此被专家诊断为二里头文化的源头。
就在专家们认为这里是夏朝早期遗迹的时候,根据测年数据显示,其遗迹的年限确实是在公元前1870-1720年之间,但与史记当中所记载的夏朝,这个时间段却是属于中期的。
不过专家还是在遗迹上发现了重要的线索,该遗迹所挖掘的许多陶器,都与位于河南东部的陶器极为相似,而河南东部所发现的,就是“后岗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南麓和东麓的黄河。从这些地区出土的一百多处遗迹可以确认,河济地区存在过一个文明古国。
结合种种考古遗迹线索,专家得出的考古结论,就是夏朝的源头位于河济地区。虽然在考古上有所进展,但实际上目前还是缺少相关文献的印证,得到的考古结论也是略微缺乏信服力的。
值得庆幸的是,在2005年,河南考古研究所在濮阳县的高城遗迹中,发现了一处属于春秋战国的遗址,并且经过专家一致认定,是属于卫国都城帝丘。而根据《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记载,明确表明了帝丘与夏朝开国帝皇舜,是在同一个都城中。
而在高城遗迹当中,同样发现龙山、二里头、殷墟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因此基于考古线索遗迹文献两者结合认证,许多考古人员都认为帝丘应该就是夏朝早期的都城。而根据推论可以得出,早期夏朝的活动范围就在郑州一带,而大禹治水的活动范围也正是这一带。
再来看看关于治水的一些细节考证
自古以来,黄河水灾经历过多次泛滥,并且给周围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在古今史料当中,多次水患都是有详细记载的。
而在商朝时期,就有王亥之父王季,也因为治水殉职,由此可看出黄河水患的严重性。而不久前的帝尧时代,鲧与大禹治水长达数十年之久,显然并不夸张,二者从水患的严重性上有了一致性,治水故事的现实性大大提高。
我们接着看......
在炎黄时代的黄河河南段,就已经孕育出一个庞大的文明古国与帝丘同属一个位置。而在水灾发生后,由于道路以及运输等限制,无法大规模迁徙,就只能够想办法治水,而大禹治水,也大约就是应该指治理河南段的黄河水灾。
黄河作为母亲河,在给百姓以优势水源的同时,也时常会带来水灾。而在带来水灾的同时,百姓们齐心协力,用智慧以及辛勤不断治理水灾,不仅流传许多像《大禹治水》这样的历史故事,同样让中华民族在磨难中不断壮大。
1944年,日军大扫荡,4个女孩躲进山沟,被日军发现遭到严刑拷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