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病吗(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例回顾:63岁的刘大勇这一段都心情不好,因为最近又做了一次胃镜,自己是老胃病很清楚,自己的胃病在30年以上,原来年轻也不重视,自从2011年2月10日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HP(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病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病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病吗

病例回顾:

63岁的刘大勇这一段都心情不好,因为最近又做了一次胃镜,自己是老胃病很清楚,自己的胃病在30年以上,原来年轻也不重视,自从2011年2月10日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HP( )。

病理诊断:(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每年都要做一次胃镜,最近因食生冷食物导致胃脘部胀闷不适症状再次发生,并伴有隐痛,频发嗳气,纳眠差,大便干,2~3日一行。

刘大勇很是不明白的问我张医生,我自从查出来慢性萎缩性胃炎,我查了很多资料,也知道是胃癌的最后一站,到底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能不能好,肠化能不好能修复,这个病到底咋得的。

我们说的胃病,实际就是胃粘膜性疾病,是指胃粘膜发生了炎症、糜烂、溃疡、萎缩、肠化、增生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情况。

炎症就是我们说的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红斑性胃炎,其病因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削弱了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受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上皮化生等病变。

其他外源因素,如酗酒、不良生活与饮食习惯、精神压力、长期服用NSAID(如阿司匹林)类药物、霉变、酸败不结食物等,均可损伤胃黏膜而致炎症发生。

炎症继续发展就会向下侵犯胃粘膜的深层,出现糜烂、溃疡甚至穿孔,如果粘膜萎缩就成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就把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或肠化)和异型增生(或称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定义为胃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并不绝对的是癌症,转成癌症的几率,个体不同差异也很大,从其癌变率从1.7%~42.1%不等。

胃癌前病变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律,从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

尽管这个过程虽很缓慢,也要高度重视并及早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里叫胃痞,从发病原因着手,患者老年男性,间断性胃脘不适30余年,邪客中焦,久病不愈,而中焦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饮食进入体内后,由脾胃化生为水谷精微,以充气血。

脾胃受邪,中焦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乏源,病久以致气阴亏虚,气虚可见胃脘部不适、嗳气、纳差,舌体胖大;阴虚见胃脘隐痛、大便干、舌质红等。

患者舌苔薄黄,脉弦滑为运化失司、气机阻滞之象,治疗应标本兼治,健脾益气养阴以固其本;行气理气化湿以治其标。

萎缩性胃炎多由胃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发展而来,从健脾着手,修复胃粘膜。

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枳壳、柴胡、郁金、乌药、西茴、焦三仙、甘草。

以上方为基础加减调方坚持服药近半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病理诊断:(胃窦)浅表性胃炎伴活动,萎缩性胃炎已痊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其发病过程的路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性增生→胃癌,完成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用中医治疗没有发现一个转成胃癌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