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

小学40%

初中70%

高中80%

这一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

就是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1)

目前我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

近日,眼科医生陶勇提出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2)

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近视的原因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3)

遗传

近视的遗传度大概是 50%~90%。父母如果有高度近视,那么孩子也更容易发生近视,而且一旦近视,度数往往更高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4)

△图源:丁香医生

另外,表观遗传学发现,“得了近视”本身也会改变基因的表达。就是说,就算纯属自己后天折腾成了近视,也有传给孩子的可能

近距离用眼

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提出:“青少年近视80%以上是后天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性的近距离阅读是重要成因。”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5)

教育部2020年8月的数据显示,上网课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学生近视率在50%左右,超过4个小时,则达到76%。而疫情期间,网课成为刚需。不少学生家长说,自己和孩子近视度数都加深了。

2019 年,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刊物《中国体育科技》发文称:

大多数研究都指出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发生率呈负相关,户外活动的持续时间是影响近视的重要因素,而不受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

简单讲,只要孩子不在屋里,而是在太阳底下,不管干什么,都可以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6)

教育部也认为,中小学生近视率的显著增加,疫情导致的户外活动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这些不良习惯要杜绝!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7)

01摸黑使用电子设备

有专家表示:关灯看手机,轻则视疲劳,重则青光眼。青光眼如果未获得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完全失明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8)

02滥用眼药水

消炎、抗菌类眼药水可能还有激素或抗生素成分,滥用会诱发疾病或产生抗药性。

市面上大多数眼药水都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9)

“一支全搞定”的眼药水并不存在,盲目使用可能耽误治疗时机。

“人工眼泪”可以在眼睛干涩时适量使用

03频繁用手揉眼睛

用力揉眼睛,可能将手上的细菌带到眼睛中,导致眼睛感染、发炎、过敏

揉眼睛容易引起散光,导致视力模糊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10)

眼睛的不适感有时是不小心进了异物造成。频繁揉眼,会使异物损伤眼表组织,擦伤角膜,甚至引起角膜炎

04长期佩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美瞳等产品会使角膜无法接触空气,眼睛会因缺氧而无法正常代谢,从而降低抵抗力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11)

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容易产生视疲劳,诱发干眼症

保护视力,牢记这几个数字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12)

20

“20-20-20”法则:

看电子屏幕时,每20分钟看至少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上。

1

三个“一”

眼睛离书本一尺(33.3厘米)

胸口离桌沿一拳

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

50

用电脑时,屏幕与眼睛的距离不少于50厘米

3

看电视时,人与电视保持3米以上。

2

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

科学用眼护眼,专家来支招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13)

1勤做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时应闭眼,正确、认真地按摩穴位,以感觉酸胀为度。

2经常眺望远处

眺望远处可以放松睫状肌,缓解眼部疲劳。

3多眨眼

长时间用眼易引起眼干涩,眨眼是对泪膜补充和更新。建议每分钟4-6次眨眼睛的频率。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14)

4光线适度

不要在过暗的环境中看屏幕,电子屏幕的亮度也不应过于刺眼。

5热敷

用热毛巾敷眼睛,能有效缓解眼干涩。

6定期检查视力

定期检查视力,确认近视度数,建议2年更换一次近视眼镜。

近视眼什么时候度数能不再长(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1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只有合理用眼和护眼

才能让我们看到的世界更加清澈美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