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战疫猎毒彰显新担当(青年突击队筑起战)

内蒙古战疫猎毒彰显新担当(青年突击队筑起战)(1)

连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10月9日0时至24时,呼和浩特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7例、无症状感染者499例。截至10月9日24时,呼和浩特市现有确诊病例794例、无症状感染者2538例。

“本次疫情来势凶猛,快速、隐匿性传播特点明显,短时间新增病例迅速上升,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10月5日,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调研员刘院君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介绍。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内蒙古一名名青年志愿者毫不畏惧、以岗为家,一支支青年突击队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青春防线。

看到团内蒙古区委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令,因疫情滞留呼和浩特的其乐木格第一时间报了名。“在酒店待着也无聊,不如去帮忙。”当志愿者的事情其乐木格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他每天一早都要从酒店收拾好行李。“有的变成了隔离酒店,这已经是我换的第7家酒店了。”其乐木格被分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胜利路社区,负责为这里的居民配送饭菜、运送物资等工作。

疫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护士长李宁担起了“追阳队长”的重任。李宁向记者介绍,“追阳”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混采样本一旦出现阳性,这根试管里的所有人员就成为“追阳”的目标,“‘追阳’就是和病毒赛跑,一分一秒都耽误不得,只有跑在病毒前面才有可能切段传播链条”。

9月28日,呼和浩特市报告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李宁立即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26.5岁的青年突击队,负责市民、本院患者及家属、本院职工的核酸采样工作。李宁说,核酸检测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要完成采样、密封、转运标本、检测等流程,“每天都要采集近4000份核酸样本,为了避免感染,大家都是一层层走楼梯从81个科室取回样本”。

1990年出生的李宁已经算是这支队伍的元老了,这支青年突击队里大多是90后,还有00后,“有的刚刚入职一年”。李宁介绍,每天的采样时间从7时30分持续到21时30分,工作往往要到凌晨才能结束,“仅10月9日就接到了7次外出采集核酸的任务”。

连日来,还有一支青年突击队在封控小区里忙碌着。“按楼层分好,看好房间号,用记号笔标清楚。”10月9日21时许,崔宁叮嘱着志愿者们分发好97单蔬菜包和50筐鸡蛋。

这支青年突击队服务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天宇新天地E座公寓楼,这里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截至目前已有4例确诊病例。自封控以来,崔宁和楼里的几位住户共同组建起了名为“一起守‘户’”的临时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成员大多为90后,最小的19岁。

这栋公寓楼里有275户居民、430人,志愿者要负责采集核酸、配送物资、清倒垃圾等工作。今年32岁的张斌是天津武清人,此前他到呼和浩特出差,在网上定了日租酒店,疫情暴发后,回不去的他主动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每天负责扫码统计人数。张斌说:“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从早上6点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垃圾每天清倒两次,一次就有60多斤。”

对接企业给社区送来牛奶、矿泉水,联系药店配送酒精、连花清瘟、消毒液,从农贸市场买来低价新鲜的蔬菜……崔宁想办法保障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送货小推车都推坏了5辆”。

今年40岁的崔宁是有着21年党龄的党员,“作为党员,我必须站出来。”让她颇为感动的是,有十几名年轻人踊跃报名做志愿者,“看他们推着比自己还重的物资,我就知道他们并非‘躺平’的一代。”

最近几天,蓝哈达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徐小钢把捐赠的抗疫物资送到了内蒙古各高校,并组建专业的消杀队伍进行消杀。“我还联系了心理医生,准备筹办线上心理援助活动,帮助大家树立抗疫必胜的信念。”

截至10月8日,内蒙古共青团已招募储备志愿者5200余名,3802人次参加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长达21391.9小时。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投稿邮箱

zynmgtg@163.com

内蒙古战疫猎毒彰显新担当(青年突击队筑起战)(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