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值得学习的方法(一位特级教师的总结)

优秀教师值得学习的方法(一位特级教师的总结)(1)

如果想成为优秀教师,就需要具备优秀教师的“基因”。

什么才是优秀教师的“基因”?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得出3点感悟:做真学问,用真心育人,教给学生真本事。

优秀教师值得学习的方法(一位特级教师的总结)(2)

做真学问

我曾经做过5年的中学语文教研员,每与教师们探讨教学问题,总听一些人说“教参上是这样说的……”“老教师们是这样讲的……”

其实,不迷信权威,独立探究和自主思考,做“真学问”,才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专家与老教师的学问和经验,自然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但是我们更应该刨根问底:教参为什么这样说?老教师为什么传授这样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前人的学问和经验有没有需要改进和变革的地方?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养成独立探究和自主思考的习惯,如此,我们传授给学生的“学问”才是有理有据、有思考价值的。同时,把独立探究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比单纯传授知识要重要得多。

教师承担着不同的学科教学任务,而我们所教学科的本质意义是什么,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

这个问题是教师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明白了学科本质意义是什么,也就找到了学科教学的目标或者灯塔。

否则,即使工作再敬业、教学再勤奋,也是方向不明、目标不清的低效劳动,甚至有负面效应。如果一位教师只是考什么教什么,恐怕永远搞不清学科教学的本质,也难以成为优秀教师。

以语文教学为例,同样教授一篇课文,10位教师会有10种不同的教学重点,自然也就有10种不同的教学效果。

10位教师孰优孰劣,判断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看哪位教师把握住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特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科教学方向明确的教师,即使偶尔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长期下来也会有优异的教学效果。

反之,学科教学方向不明确的教师,即使偶尔有漂亮的课堂教学,长期下来学生依然收获不大。偏离了目标航线的航行也便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优秀教师不仅要明白“教什么”,还应知道为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做些什么。

优秀教师除了能按照教科书内容教学之外,还应该具备自主开发课程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选择什么材料作为“例子”就显示出教师的能力了。

还是以语文教学为例,让学生读什么,读多少?写什么,写多少?教师的自主性很大。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最能体现教师的学养和功力。

用真心育人

教师要目中有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培育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之人。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不仅属于现在,更重要的是他们属于未来。他们不仅属于家庭,属于学校,更重要的是属于社会,属于整个人类世界。

教师期望未来世界有多美好,就应该用全部身心来培育我们面前的学生,他们就是我们的未来世界。

人生而平等,不管他是谁,是否健康和完美。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的首先是尊重和爱。教育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特长,教育必须放眼学生一生的发展,教育应该让每个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目中有人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把育人放在首位,教师的一切工作才有意义,教师才能够成为合格的从业者。

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宽容是养育美德的必要过程,信任是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表扬激励是激发学生进取的法宝。教师用真心育人,教师职业才具有伟大的意义。

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思想单纯而富有激情,但是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往往又是不稳定的,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需要引导和培育。

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该成为“多情”的人,工作过程中富有“真情”“热情”“温情”的教师,才能很好地承担起学生情感教育的重任。

真情,指的是教师要发自真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真情,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起点。

热情,指的是对学生、对教育工作充满热烈的情感。热情的教师容易温暖学生,能够把迷茫而孤独的青春期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学生的心灵成长需要友好的生长环境,热情温暖的教师最适合承担“引路人”的角色。

温情,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温和的态度、温暖的情感。教师的温情是学生心灵成长的沃土。教师需要用包容之心温暖学生的成长之路。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懈怠偷懒,会意气用事,会犯错误,甚至会出现“硬伤”。

而教师就是学生这些“特殊时刻”的引路人。温情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说:“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教师胸中有家国,才能培养胸怀天下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要关心国家大事,始终与时代的脉搏共振。同时引导学生看清,我们处在怎样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对国家的发展会产生哪些正向或者反向的作用?

教师要着眼未来,放眼世界,眼界要宽,眼光要远。因为我们要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优秀教师必须胸中有家国,自觉把家国大任肩负在身。

教真本事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未来社会到底需要现在的学生具备哪些真本事?这些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追问,以保持对教育本质的不断探究和思考。

教给学生“真本事”,至少应该做到3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智慧、成就学生的远大志向。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的天性,也都有求知欲望。教育要做的是找到触发学生求知欲的最佳触点。教育过程是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引领他们自觉地去学习进步。

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最为重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怎样发掘他的天赋,需要教育者的“慧眼”。

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尝试机会,在这些尝试的机会中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天赋,在摸准学生禀赋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不断求知探索的欲望,助力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要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让每个学生越学越聪明。教学生学会学习,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死记硬背”“知识填鸭”对启迪智慧有巨大的副作用,如果教师如此教学,学生的智慧会被磨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会学生学习、启迪学生智慧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如果紧紧围绕这一明确的目的展开,我们的学生必定会越来越聪明。

培养人才,目的是使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任何一位优秀的社会公民都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并具备奉献社会的品德和能力。正是因为这一目标,教育才具有伟大的社会意义。

因此,自教育的起点开始,就需要引领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培养和激发学生胸怀家国、服务社会的远大志向。

学生高尚人格的修炼与形成是教育的难点,也是目前基础教育着力不足的方面。教师如果只着力于学生的分数和短期发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教育的真正意义也便丢失,教师的职业意义随即大打折扣。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优秀教师会憧憬未来社会的绚丽美好,努力塑造美好心灵,对眼前的每个学生“工笔细描”。

作为基础教育界的一员“老将”,我虽然已经工作36年了,但对这份事业依然充满热爱。对同行中的后来者,我最想说的就是:成为好教师,要下“真功夫”。

— END —

来源|师范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