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

\敢为天下先 /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

那时,中山还叫香山,依山傍海,与澳门和南洋的联系极为频密。

127年前,出生于香山县三乡镇雍陌村的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写下了轰动全国的《盛世危言》,这部著作唤醒了古老中国千百万沉睡的灵魂,影响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乃至毛泽东等改良派到革命派,具有划时代的价值意义,中山成为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城市

如今,中山位于大湾区的几何中心,是一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延续的中外人文交流基础、正在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的现代化城市。

另外,中山虽然没有名山大川,但凭借独特的产业集聚、名人文化、生态环境等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让更多的人真真实实地认识中山,体验中山。

01

“敢为天下先”的香山文化

多元开放包容

从历史上看,香山社会既是一个典型的不断移民的社会,又是一个文化输入型的多元文化组成的开放融通的社会。在这样一种开放融通和文化多元的社会里,香山人比内地省份的人更易于接受外来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外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浓厚,实用理性突出,具有强烈的开放务实精神。

在千百年的演变中,香山逐渐成为了中山,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25年(民国14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县,本来就拥有革命基因的中山,成为了一座勇于创新又饱含历史意义的城市。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

中流击楫,山容海纳,“敢为天下先”。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山,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

第一个农村“万元户”——黄新文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

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中山温泉宾馆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

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游乐园——长江乐园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5)

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6)

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开拓,喊出的是“敢想敢做”的号角与勇气。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下视察,登上中山罗三妹山,留下了“不走回头路”的世纪强音。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7)

罗三妹山“不走回头路”主题公园

2016年,世纪工程“深中通道”在伶仃洋上启幕,珠江东、西两岸正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跨江通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格局将得以重塑。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8)

40年多来,中山勇立潮头,以仅占全省1%的土地面积、3%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的经济总量。

如今的中山,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并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

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中山也成为了榜上有名的网红城市,靠前的经济实力、多元的文化底蕴、生动的城市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也让更多的人来感受真实的中山。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9)

02

从香山到网红城市

越来越多人来中山旅游

近年来,中山文化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呈现出浓浓的节日风情,以“旅游 ”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亮点,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从用户搜索数据来看,民众更喜欢文艺活动、博物馆、生态游等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0)

2018年国庆黄金周,中山接待游客约258万人次,接待过夜游客3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2.93%,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1.32%。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1)

2019年中山“五一”假期4天,中山市共接待游客4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1亿元;接待城市过夜游客17.58万人次;景区接待人数为65.9万人次,同比增长20.63%。

同年的端午假期,中山共接待过夜游客10.33万人次,景区接待人数为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1.5%。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超预期,亲子、研学等形式的家庭游成为热点,拉动了文化、休闲、餐饮、乡村等消费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2)

2020年国庆8天假期,据统计,中山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80.1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17亿元。其中接待国内过夜游客28.44万人次,同比恢复84.0%;实现过夜旅游收入1.76亿元。日均游客来访量为10.02万人次,在10月3日达到高峰。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3)

无惧疫情的影响,中山开展丰富的文化和旅游活动,自驾游、周边游成主流,生态游、乡村游兴旺,文化游持续受热捧,千万补贴惠民活动促文旅市场复苏。

03

游客来中山

最喜欢去哪里玩?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4)

(1)红色旅游继续成为热点

中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抗战的中心。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正式发布“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中山红色旅游十大线路。追忆峥嵘岁月,缅怀英烈,领略先辈革命精神的同时,游客会发现一个历史文化悠久,革命故事丰富、自然风光秀丽的中山。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5)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人物类纪念性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成立于1956年11月,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年游客量达150多万。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6)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7)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8)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19)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0)

2008年5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11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12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1)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孙文路。后因年久失修,在1997年进行施工改造,并将孙文西路更名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2)

上世纪40年代的孙文西路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至今还幸存着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筑物体,弯曲自然的商业街,舒适怡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南洋风格的骑楼,整个街区外部空间与功能有机结合,这一切记载着石岐城区的形成和各个发展阶段,更凝聚着中山市6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既颇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纪念和爱国教育意义。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3)

(2)特色小镇成热门在“上山下海·广东人游乡村”旅游季的带动下,国庆期间各地举办的乡村民俗节庆活动、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层出不穷,乡村旅游市场异常火爆。

-民众镇-

民众镇是著名的“岭南水乡”,拥有珠三角现存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是“全国优美乡镇”“广东旅游名镇”。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4)

从2016年开始,民众镇依托岭南水乡的独特生态优势,积极推进秀美村庄的建设,开始乡村旅游活动。2018年国庆七天假期,民众镇共接待游客1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0多万元。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餐厅及农家乐5万多人次。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5)

2018年国庆期间,民众镇举办广东乡村旅游季分会场系列活动之民众水乡“走进民众水乡,体验乡村旅游”启动仪式,从国庆起在镇区主要乡村旅游点分别举办水乡特色运动会水乡稻田文化节奇幻乡村之旅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体验活动。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6)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7)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8)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29)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0)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1)

国庆七天假期,民众镇共接待游客1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0多万元。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餐厅及农家乐5万多人次。

-神湾镇-

据了解,每年“五一”假期神湾镇都会举行神湾菠萝文化节。2021年,该活动升级为文化旅游周,是中山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延伸开发菠萝文化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态的一次尝试,也是对神湾文化旅游资源的一次专题推介。

这次文化旅游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2021年“中国旅游日”中山主题活动暨首届神湾菠萝文化旅游周启动仪式,“我和神湾菠萝有个约会”大型文艺晚会,神湾镇还特邀星海学院和火炬歌舞团带来精彩的节目。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2)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3)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4)

旅游周期间,每场晚会还将安排无人机飞行秀,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5)

神溪村分会场还设有“菠萝的村”乡村大舞台活动,借助神溪村菠萝主产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展以菠萝为主题的游园活动和品尝菠萝美食,如有当地农场开展的“寻味神湾 畅享自游”系列活动等。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6)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7)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8)

(3)乡村休闲游受热捧,健康休闲游势头迅猛

自2020年以来,中山市森林旅游接待量攀升,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成为众多游客出游的一种休闲方式。

据统计,目前中山占地面积50亩以上的休闲农场达到48家,每逢节假日农场和生态园都迎来了大批游客,乡村休闲游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中山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逾2亿元。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39)

迪茵湖休闲生态乐园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0)

民众伟丰农场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1)

三乡泉林山庄

中山文旅每季度还会推出一条乡村游精品线路,已推出中山桑果文化节、南朗左步村、崖口村三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并在文旅中山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2)

中山桑果文化节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3)

南朗左步村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4)

崖口村

另外,温泉也是中山旅游的一大特色,如今大众追求健康休闲的生活,而中山刚好处于珠三角的关键位置,距离周边城市基本都在2个小时车程之内,便捷的交通让中山温泉更好地迎接游客。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5)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6)

(4)美食天堂:众多游客为食而来

中山不仅有好玩的地方,更有好吃的美食,珠三角范围很多来中山旅游的游客,就是为了一解口腹之欲,因为中山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也太特别了,甚至出了中山就吃不到正宗的味道。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7)

这也体现在游客在饮食的上消费,据统计,202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食住行游四项基本旅游花费合计占游客总花费的74.8%,其中餐饮花费占总花费比例的 34.9%。

能让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中山美食功不可没,以下这些中山美食,你有没有品尝过呢?

-石岐乳鸽-

是广东省中山市著名的一道特色菜,当地人会说:没有品尝过石岐乳鸽,你不算来过中山石岐。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8)

在《中山市志》中,记载了“石岐乳鸽”的由来:中山地区历来有养鸽的习俗,1915年,中山的华侨从美国带回“白羽王鸽”和“贺姆鸽”,后来又有中山的华侨从日本带回“钦麻鸽”,这些带回来的鸽种再与本地优良的鸽种配对杂交,到了上世纪30年代左右,血统优良且适合本地饲养的“石岐乳鸽”,个头大、肉质嫩、胸肉肥厚,在整个广东省都很有名气,红烧乳鸽、脆皮乳鸽等乳鸽菜式都是来中山必尝菜肴。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49)

-三乡濑粉-

三乡濑粉是广东中山三乡镇的传统名吃。三乡濑粉有200多年历史,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驰名省港澳都有三乡濑粉店,有的甚至是专门店。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50)

粉条按特殊工艺制成,粉质韧滑爽口,类似桂林米粉。配以上汤肉料,可煮成美味可口的汤粉。由加工厂批量生产的中山三乡濑粉,是广东省出口五大皇牌米粉之一。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51)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52)

-杏仁饼-

中山杏仁饼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传统糕点小吃之一,本为易味庐饼家创制于本世纪初,两三年后,又有咀香园饼家异军突起。所制之杏仁饼与易味庐齐名,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为鼎盛期,产品远销至美洲和东南亚各国。入口杏仁香味浓郁、酥化甘香,深受食客欢迎。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53)

-中山脆肉鲩-

中山的东升镇是著名的“脆肉鲩之乡”,鲩鱼其实就草鱼,脆肉鲩是一种特殊方式养殖的鲩鱼,这里的鲩鱼吃蚕豆长大,肉质非常的紧实爽脆,味道清鲜可口,久煮不烂,在海外很多地区也很有名气。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54)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55)

红色旅游攻略详细(从革命战地到旅游旺市)(56)

总 结

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座城市,香山文化改变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发展,迈出了新时代的步伐;作为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中山有着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外来的人或事;作为一座日益火热旅游城市,中山向越来越多的人展示了优秀的红色文化,优美的乡村旅游风景。

“敢为天下先”的基因,让中山在新时代的今天, 再次扬帆起航,以更宽广的发展视野、更具前瞻性的行动、更有创新性的思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参考来源:中山发布、中山网、中山档案方志、中山日报、中山市旅游、文旅中山、南方plus、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微生活

本文由岭南田园文旅撰写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仅供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