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开仓放粮(刘登平概说开州民间)

上周末,携妻回老家,提前履行七月半祭祀祖先亡灵程序,咨询83岁岳母,详细了解开州民间“月半节”内容,本着抢救性记录,结合小时记忆,遂成此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民间故事开仓放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民间故事开仓放粮(刘登平概说开州民间)

民间故事开仓放粮

上周末,携妻回老家,提前履行七月半祭祀祖先亡灵程序,咨询83岁岳母,详细了解开州民间“月半节”内容,本着抢救性记录,结合小时记忆,遂成此文。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月半节,又称“中元节”、“鬼节”、“亡人节”,民间俗称过月半。相传这一天是地官的生日,所以阎王便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获得一天的自由,走出地狱,到阳世享受民间烟火血食,所以,民间有“七月半,鬼乱窜“俗语,人们也把七月称为“鬼月”,把七月十五称为“鬼节”、“亡人节”,人们认为这个月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七月十五这天,太阳刚下山,就不准小孩出门,以免遇到妖魔鬼怪,招灾惹祸。如果家中突然飞进蝗虫、蚂蚱之类的飞虫,被认为是亡故亲人或其他鬼魂的化身,是来探家或讨香火的,不能驱赶,更不能拍打,只能焚香烧纸恭送出门,否则引来灾祸。

为了不受骚扰,人们在为祖先烧“袱纸”的晚上,专设一项“泼水饭赏孤”的活动,就是赏赐那些无依无靠的孤魂野鬼。史志记载的祝文大意为:“四方孤魂,八方野鬼,冷坛冷庙,各处神灵,吾以金帛水饭祭奠,佑我家乡平安,保我家人安康。受饷之后,有庙堂的归庙堂,无庙堂的各散五方,勿在我地为祸为殃。”

民间对过月半十分重视,开州民间有“年小月半大”的说法,因为人们认为“过年”是活人的节日,所以小;过“月半”是已故先辈的节日,所以大。民间有“月半胜清明”的说法,意思是清明节是后人到墓前去祭奠祖先,给已逝的亲人磕头、挂青、烧纸钱;而月半节要把祖先及亡故的亲人都请回家,供饭、化钱,有的还请道士、和尚做斋、念经甚至搭台唱戏,表达对祖先及已故亲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请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子子孙孙兴旺发达,清吉平安,其隆重程度胜过清明节。

据老人介绍,我区民间过月半节主要内容有六步程序——

第一,打扫香案摆放供品,祭奠列祖列宗和老少亡人。香案上摆上祖宗及已故亲人灵牌,灵牌两边放香炉和烛台,焚香燃烛,灵牌前摆放熟肉、熟鸡、水果和馒头及面制的猪、牛、羊、鸡、兔等供品。准备就绪后,全家人按长幼次序给列祖列宗和已故亲人跪拜磕头。

第二,办酒席,请亡人吃供饭。亡人用的碗筷,要将筷子放在碗上,碗里添少许饭,酒杯里酌一点酒,首先由当家的主妇念请辞“请亡人”,请辞内容一般是:“列祖列宗、内亲外戚、老少亡人,今天过节,请您们回来吃一餐饭,表示我们的一片心意。希望您们保佑我家子子孙孙无病无灾,合家平平安安。”然后主妇执杯给亡人敬酒,敬酒时,先敬上席,后依次敬,把酒洒在每个坐位边的地上。敬酒后,主妇和其他人远离桌席,让亡人们自己享用。

第三,烧“钱”化“包”,给亡人打发“路费”和“零用钱”。烧“钱”化包”时,在屋前放一个大瓦盆,把事先包好的纸钱(每包上面写有亡故亲人的名号和数额)按辈分次序一摞一摞放在大瓦盆里烧化,叫做“烧钱纸”、“化包状”或“化状包”,让亡人吃饱喝足后走时顺便带去。同时,还要给城隍和土地神各烧化一份,包上写有城隍、土地的名号和数额,目的是买通他们,使他们平时不为难亡人。此外,还要给过路的孤魂野鬼烧一些散钱,《春秋传》日:“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明史·礼四》就有“里社祭厉”的明确规定,因为孤魂野鬼往往会变成厉鬼,而厉鬼是为害乡里的鬼魅,人们为了使之不伤害自己,不得不有所巴结,以求相安无事。在请亡和烧钱纸化包袱时,“阳火不旺”的小孩不能在场,以防受到鬼魂的惊吓。

第四,做斋打醮,颂经念佛,祭祀亡灵鬼神。有钱的大户人家,请来道士或和尚,搭经桥,挂菩萨,点烛焚香,烧纸念经,祭祀亡灵鬼神。条件差的人家可以给做斋的东家上香钱搭醮。斋事一般从中午开始,晚上散斋。这一天,所有的寺庙、道观都有活动,鞭炮震天动地,钟磬鼓乐之声不绝于耳,香、纸、蜡烛燃烧,处处烟雾缭绕,一派热闹气象。

第五,姑娘回娘家省亲。俗话说:“年小月半大,姑娘回娘家。” 过月半时,“妇人皆于此时省亲”,这天,出嫁了的姑娘都要带些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和亲人一起祭祖。老人称,这一天有两个禁忌,一是出嫁女若是父母健在,这天不能在娘家过夜,最好是留宿婆家;二是已婚男人,不能在女方参与祭祀,民间有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

第六,放河灯。河灯又称荷灯,是临水而居的人们祭奠亡人的一中形式,主要是祭奠本地自古以来为国尽忠的烈士和死于水难的亲朋好友,也是为自家早殇的儿童送去光明,为其照亮升天堂的道路。同时,也是为鬼魂回归地狱亮灯指路。据说,鬼魂如果能够抢到一盏河灯,就能够结束地狱生活,重新投胎转世做人了。河灯用竹帘纸扎成荷花形的灯框,里面放大半碗清油和棉花搓成的捻子(即灯芯)即成。放河灯时,将灯放于薄木板上,点燃灯芯,然后平放木板于江、河、溪流的较平缓处任其漂流。河灯燃烧的时间较长,漂流的距离较远,沿江、河、溪边两岸的人家都放灯,河灯的数量多,水中星星点点,灯光闪烁,两岸放灯和看灯的人们成群结队,熙熙攘攘,形成一道热烈美丽的夜景。

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随着唯物思想的传播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持唯心迷信观念的人越来越少,这一节日中的许多程序已逐渐淡化,特别是那些具有鬼神色彩的风俗也不复存在,开州民间仅保存烧纸钱的遗俗,人们更多的是以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先及亡故亲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作者开州政协教科文卫委 刘登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