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二十大蓝天不再奢侈(庆祝二十大蓝天不再奢侈)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期间,咱们北京市的PM2.5浓度低至1微克/立方米。”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保献代表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10月17日,出席党的二十大的北京市代表团分组讨论时的一幕。如今,蓝天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从2013年起,市民邹毅每天都会用手机记录北京的天空。近10年来,他拍摄了200多万张照片,记录了北京空气质量的优化过程。
出门拍摄天空的邹毅/记者拍摄
走咯,柏油,出发咯!
清早不到7点,市民邹毅一手拿着手机,一手牵着爱犬“小柏油”,迎着朝阳从家里出发了。
邹毅:我叫邹毅,我是从2013年的1月27号开始,用手机记录北京空气质量的变化,到2022年正好是10个年头。我一般是按照日出时间来安排每天的拍摄,夏天的时候,我会在大约6:30出门,冬天的时候会在7:30左右出门,这样拍出来可以进行一个很直观的比对。每天拍完之后就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还有微博,每个月要把它制成一个月报,每年要把它做成年报,还会在国外的这些社交媒体上来发布。
邹毅在楼顶拍摄/记者拍摄
国贸三期、北京广播电视台、中信大厦都是邹毅每天固定拍摄的点位,但其实建筑上方的天空才是真正的主角。
邹毅:比如我出差了就让家里边人拍完以后发给我,这个不能停下来的,我觉得停下来就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站在楼顶拍摄的国贸CBD地区/记者拍摄
采访时,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的浓度每立方米只有7微克,天空通透湛蓝。站在建国路的一处过街天桥上,数十公里外的群山清晰可见。
记者:能看到那边的山。
邹毅:对啊,那得隔了六七十公里吧,只有空气质量特别好的时候才有这种效果。过去污染严重的时候,我站在这儿那个楼就看不见了,但是今天会看到多远啊!
远处群山清晰可见/记者拍摄
早些年,邹毅一年里多半时间在海外从事资源开发工作。直到2013年,北京连日的雾霾让他把视线从辽阔的世界转移到了头顶的天空。
邹毅:这张照片就是我最早拍的,当我把64张照片我放在一起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们刚刚过去的两个月。我突然发现这两个月里面没有几天好天气。雾霾天太重,它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出行,我有点焦虑。因为我是一个理科男,我就是基于我过去的一些工作的习惯,通过拍照片的方式记录它,然后(分析)它的原因。
邹毅和他拍摄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也是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邹毅的记录没有停下,一拍就是十年。
邹毅:你看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的坏天气比好天气还要多。到了2021年的时候,我们有大概300天的好天气,其中去年有一个连续100天没有一天污染。2013年的时候我们的PM2.5是89.5微克/立方米,你看我拍的时候天气是非常糟糕的,2014年是85.9微克/立方米,2017年是58微克/立方米,那你再看这是41微克/立方米。
记者:从40多微克的时候就已经看到整片都是蓝的。
邹毅:你看从前年到去年减了3微克意味着什么?
记者:过去是10微克10微克地减,现在是减排的空间小了,以后可能就是每年就一微克一微克去减了。
2013年北京空气质量组图/受访者供图
2018年,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下,大气污染防治接续攻坚。重点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加快调整。北京也全力推进煤炭的清洁能源替代,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这一年,邹毅的照片里,蓝色成了主色调。
邹毅:从2018年开始,实际上那个时候是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拐点,你会看到一天比一天好,到了2020年真的好得已经惊讶了, 当我拍的时候我的心情都会不一样的,像样的雾霾真的拍不到了。
邹毅记录的北京空气质量变化/受访者供图
蓝天不是拍出来的。拍照之余,邹毅也身体力行成了环保达人。
邹毅:诚恳地说,这个蓝天不是我拍出来的,是大家干出来的,拼出来的。我们也会看到各行各业在努力,比如说建设单位在抑制扬尘,另外我们的煤改气、煤改电。我是从2014年开始几乎不开车了,出去只要在四环以里都坐地铁。我发起了一个到长城上捡垃圾的活动,现在还在进行,每周六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去到箭扣长城上去捡上面丢弃的这些易拉罐、矿泉水瓶,还有塑料袋等等,目前已经有全国各地志愿者上万人参加过我们的活动。
邹毅在拍摄天空/记者拍摄
每天拍摄的最后一站,是邹毅家的楼顶。他说,站在这里,似乎能离蓝天更近一些。
邹毅:那边可以看到通州,那边快到天津了,这说明天气好才有这种可能性。尤其今年,就变成常态了。
记者打卡北京蓝天/受访者供图
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降到33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比接近八成,比2013年增加了将近4个月,这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记录美丽北京这件事邹毅更停不下来了,而且他还有了更远的目标。
邹毅:接下来我会把我这个项目推广到全中国337个城市,去做“美丽中国”,通过记录它的城市地标,还有花草、山和水等各个方面,来反映这个城市的变化风貌,我已经停不下来了。
编辑 陈艳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