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京剧大师马连良最后的时光(马连良的最后一次录音)

今日推送之《一份艺术珍品:马连良的最后一次录音》原载《中国广播电视》1982年第2期,作者溪沙。文章回忆了马连良在1962年录制的《失空斩》全剧,这是马连良生前最后一次在播音室内录音。

 从1961年到1962年,中国唱片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录制的一批优秀剧目录音,除供广播外还灌成密纹唱片出版。这是一批珍贵的录音资料。其中,1962年录的《失空斩》全剧,是马连良生前最后一次在播音室内录戏。

一代京剧大师马连良最后的时光(马连良的最后一次录音)(1)

马连良之《空城计》 

 《失空斩》这出戏马连良晚年极少唱,舞台上很难看到他的演出。因此,许多听众第一次在广播里欣赏到马派的《失空斩》,感到很兴奋。更使大家觉得新鲜的是戏里“我本是卧龙岗……”那段脍炙人口的【西皮慢板】唱腔中有两句唱词——“评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第一次由马连良作了修改。听众一定想象不到,这两句唱词的更动竟是马连良这位艺术大师多年的夙愿。 

 早在解放前,马连良就跟他的琴师李慕良说过:“《空城计》【慢板】里有两句唱词不通,应该改成‘评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东西征南北剿保定乾坤’才对。可是几十年大家都是这么唱,观众也听惯了。要改,就得动唱腔,还要改得大家能接受。”如何把唱词改得合理、通顺,使《失空斩》这出名剧更臻完美地保留下来,这个想法,从那个时候起就埋藏在马连良的心头。直到1962年中国唱片社为马连良灌一批唱片的时候,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 

 马连良对艺术一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录音前,他对名琴师李慕良说:“你拉《失空斩》拉得多了,戏当然是熟的。这次我唱,虽然大体上还是谭(鑫培)派的路子,可也不完全一样,比如唱腔的繁简、抑扬顿挫就有些不同。你的大过门,垫头最好和唱腔协调一致,这样,风格才能统一。”经过多次排练,到了录音的时候,两人果然配合得严丝合缝,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马连良十分注意一场演出在艺术上的完整性。他深知一出戏要演好,不能光靠一个演员,而要靠全台演员通力合作。因此,马连良多年来对配角的选择一直很慎重、很严格,从来不是只突出自己一个人。这次录《失空斩》,他特别邀请了年近七十的名净侯喜瑞扮演马谡,请名扬全国的裘盛戎扮演司马懿,请名丑马富禄、李四广扮演老军。演员阵容十分齐整。

一代京剧大师马连良最后的时光(马连良的最后一次录音)(2)

马连良与弟子张学津

 马连良生前说过:“在台上唱戏,一晃就过去了,听到的不过是一千多人。录音、灌片子可要慎重,弄不好会遗臭万年。”正由于他这种对艺术精雕细琢的严肃态度,他留给大家的绝大多数录音带和唱片是经得起推敲的艺术精品。最后一次录音《失空斩》,更是马连良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中国广播电视》1982年第2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