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程婴救孤无法超越的经典(豫剧将赵氏孤儿改成程婴救孤)

豫剧程婴救孤无法超越的经典(豫剧将赵氏孤儿改成程婴救孤)(1)

京剧,《赵氏孤儿》

豫剧《程婴救孤》是李树建老师的代表作,和《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义薄云天》一起被称为忠、孝、节、义四部曲。至今已经在舞台上演出2000多场,而且在美国百老汇、好莱坞和欧洲等29个国家和地区巡演过,为豫剧赢得了荣誉。

《程婴救孤》改自京剧《赵氏孤儿》,而京剧《赵氏孤儿》来自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

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天祥,又说是纪君祥。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左丘明《左传》、刘向《新叙》等记载的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编写的。该剧和《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一起称为中国古典四大悲剧。18世纪传到欧洲,被称为《中国孤儿》。由于葛优主演的电视剧和马连良老师的京剧在先,该剧剧情在中外家喻户晓。

豫剧程婴救孤无法超越的经典(豫剧将赵氏孤儿改成程婴救孤)(2)

昆曲《赵氏孤儿》

豫剧《程婴救孤》由著名剧作家陈涌泉先生改编,编剧把全剧人物的焦点进一步凝聚到程婴身上,通过“救孤”、“献孤”、“育孤”、“保孤”、“还孤”等情节,充分展示程婴坚忍顽强、舍生取义的精神,展示他伟大的人格力量。在救孤过程中先后有程婴之妻、程婴之子、丫环彩凤、将军韩厥、老大夫公孙杵臼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由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饰演的程婴形象,被称为是当今剧坛上最富光彩和最具魅力的舞台形象。李派戏迷和不少专家说李树建把程婴演活了。

因此不少人认为《程婴救孤》是对《赵氏孤儿》最成功的改编。然而,分析《程婴救孤》剧情和改编后的剧名,或许值得商榷。

豫剧程婴救孤无法超越的经典(豫剧将赵氏孤儿改成程婴救孤)(3)

越剧《赵氏孤儿》

一、程婴救孤是忠吗?程婴是一个草泽医生,和赵家只是朋友关系,他和公孙忤臼不同,不是赵家的门客或者仆人。程婴救孤是出于道义,或者朋友所托,更有对赵家断后绝嗣的怜悯之心,与忠君没有任何关系,咋能称为忠孝节义之一呢?况且当时赵氏还不是诸侯。

二、程婴救孤完成任务后,原剧中程婴自杀了,是为了履行与公孙忤臼的承诺,去地下告慰朋友(赵朔、公孙忤臼)和所托之人(庄姬公主)。而豫剧中改为屠岸贾知道自己的义子就是赵氏孤儿,悔恨当年没有杀尽,用孤儿命他自尽的剑去刺杀孤儿,程婴挡剑被刺而亡,最后再次突出了“救孤”。这种剧情显然是文人的想当然,在场的公主、魏绛、孤儿还有卫士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吗!

三、豫剧设计了公主的丫鬟一角,目的是突出屠岸贾的残暴阴险,其实是多余的。与程婴救孤也没有啥联系和衬托。如果一个丫鬟都能为救孤而牺牲,那么公主(原故事中把孤儿交给程婴后也自尽了)、韩厥、公孙忤臼的牺牲也就一文不值了。

豫剧程婴救孤无法超越的经典(豫剧将赵氏孤儿改成程婴救孤)(4)

晋剧《赵氏孤儿》

四、剧名改为《程婴救孤》更是多此一举。目的是为了突出程婴,其实正好是舍弃了精华。元杂剧《赵氏孤儿》之所以命名孤儿,完全是为了真正的民族大义。南宋被元灭后,赵家不是和屠岸贾灭赵氏一样吗?需要更多义士起来救孤、保孤、育孤、教孤,为复仇奠定基础,完成“驱逐鞑虏”的任务。救孤不可能是程婴一个英雄能够完成的事业,而是一群义士的功劳,恢复中华,更不可能靠一个人。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豫剧对《赵氏孤儿》的改编,根本没有理解原著,更不是是对经典的升华。事实上京剧、昆曲、越剧等十多个剧种都叫《赵氏孤儿》,唯有豫剧改名《程婴救孤》,是独树一帜还是另类呢?

豫剧程婴救孤无法超越的经典(豫剧将赵氏孤儿改成程婴救孤)(5)

豫剧《程婴救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