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重构(大取代当代西方分裂与极化的阴谋论基础)
深度、广度、热度、高度、角度
·全文共8000字,时长约9分钟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微财经电报
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就业数据要扎扎实实,反映真实情况。现在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弄虚作假,搞‘拉郎配’,签了再说。这样不行,不能糊弄上级部门,更不能糊弄学生。”
文/刘胜军
虽然拜登重新统一了西方,但他担心无法重新统一美国。——托马斯.弗里德曼
01
拜登请弗里德曼吃了一顿抑郁的午餐
美国头号名记、唯一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的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因《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红遍全球,比前几年风头上的《21世纪资本论》作者皮凯蒂还要火。但特朗普的当选和随之而来的逆全球化,显然给了他沉重一击。
笔者与弗里德曼
5月16日,拜登总统邀请弗里德曼在白宫共进午餐,但一切内容都不能公开。弗里德曼在“和拜登总统共进午餐后,我为什么心情沉重”一文中以忧郁的笔调写道:
•拜登没有说太多话,但他不必说。我可以从字里行间听出:虽然他重新统一了西方,但他担心他可能无法重新统一美国。
弗里德曼和拜登担心的是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们。特朗普不是美国分裂的原因,他只是分裂的现象。特朗普的存在,提醒我们:美国正处在南北战争后的第二次大分裂之中(第二次美国大分裂)。必须注意,特朗普主义,其实是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杂糅。
02
第二次美国大分裂
造成第二次大分裂的根源是人口/移民/种族问题。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美国以“移民大熔炉”而自豪。但5个问题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和谐局面:
1)2008年奥巴马当选第一个非白人总统,反而意外刺激了白人种族主义情绪抬头;
2)全球化导致美国制造企业工厂转移,底特律等传统制造中心沦为“锈带”,导致大量白人工人失业,这些人后来成为川粉主力;
3)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步入“新平庸”,量化宽松刺激了财富差距的扩大,科技与金融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科技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当属印度裔和华裔。谷歌母公司Alphabet、Adobe、微软公司、IBM的CEO都是印度裔。这两年火爆的zoom公司创始人袁征,是出生于山东泰安的华裔。硅谷所在的加州圣克拉拉县2020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亚裔首次成为了该县最大的种族群体,占人口的38.9%,远高于亚裔占全美7%的比例。这种对比,很容易引发人性深处的“羡慕嫉妒恨”。
4)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特朗普等人煽动“CHINAVIRUS”,刺激了美国针对亚裔的暴力攻击。2021年美国的反亚裔仇恨犯罪数量增加了339%。2021年3月16日,一名男子在亚特兰大一家水疗中心开火,夺走了8人性命,其中6位是亚裔女性。针对亚裔美国人袭击事件数据被严重低估,美国法学教授MeeraE.Deo表示:“针对亚裔美国人的袭击事件不仅局限于我们通常听说的殴打或泼硫酸,还应包括辱骂、吐口水、推搡、暴力威胁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均已被正式定义为仇恨犯罪。”
2020年,纽约布鲁克林,一名39岁的华裔女子出门倒垃圾时,被人泼硫酸。
2021年,美国首都华盛顿,华人博士赖祥恩刚宣誓入籍后,带父母到商业街上逛街。在一处相对空旷的地方,黑人雷巴特对着赖祥恩的父母拳脚相加:“滚回中国,撵你们回去!消灭亚裔病毒!”围观的民众没有一人站出来制止。赖父手腕受伤,母亲手臂受伤,赖祥恩手指骨折。
2021年,纽约曼哈顿,61岁华裔马姚潘在街头拾荒时被贾罗德·鲍威尔从背后撞倒并多次踢打其头部。马姚潘昏迷数月后不治身亡。
2021年,旧金山,59岁的华裔张宇在市场街遭人暴力。嫌犯以拳头多次殴打受害人头部,直到受害人一动不动躺在地上,随后跳上一辆Muni巴士逃走。头部和脸部受的伤导致张宇眼睛接近失明。
2022年,纽约,40岁华裔女子MichelleGo在时代广场站候车,突然,她被一名精神错乱的流浪汉推下铁轨,当场不治身亡。61岁的嫌犯Martial有至少3次的犯罪记录。
2022年,纽约,35岁的韩裔克里斯蒂娜·尤娜·李在位于曼哈顿唐人街的公寓内被杀害,死在自己的浴缸里。她凌晨4点23分回到家时会被陌生人尾随。
2021年,纽约,62岁的马女士与高先生来自辽宁抚顺,原为钢铁厂职工,退休后于2018年到纽约打工,高先生在餐厅打工,马女士则做一些杂活贴补家用。马女士在皇后区的家门口打扫卫生时,被33岁的游民ElisaulPerez用石头砸中头部,昏迷数月后离世。
2021年,费城,午夜,费城一名优步(Uber)华裔司机刚将车停在家门口,从副驾驶座拿上几个装着食物的袋子之后即摸出钥匙准备开门进屋时,三名脸戴口罩的男子实施抢劫。华裔司机对歹徒称现金在车里,歹徒进入车内寻找现金,华裔司机掏出兜中的手枪反击。一名歹徒身中多枪,不治身亡。
2021年3月17日,华裔老人谢萧珍在旧金山遭到陌生人袭击,眼睛和手腕都肿了。她用木板回击,打得嫌犯头破血流。此前该男子还袭击了一名在采购杂货的83岁越南裔老人。
......
5)印第安人被消灭殆尽后,白人成了美国占绝对优势的族群,但随着新移民的增长,白人比重持续下滑,正在丧失主导地位。这激发了一些白人的危机感。从2010年到2020年,美国白人人口从2.236亿降至2.043亿,减少了8.6%,其中白人儿童数量减少了近13%,在儿童人口中比例降至47.3%,有记录以来首次跌破50%。美国非拉丁裔白人占比降至57.8%,首次跌破60%。考虑到新移民较高的生育率,这一趋势很难逆转。
03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要理解“大取代”的出现,必须回顾美国的历史:1776年,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建国之初,作为一个白人主导的新移民国家,印第安人被屠杀驱赶,黑人被奴役。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规定“有资格得到美国国籍的人必须是自由的白人”。可以说,白人至上的基因从美国诞生之日起就已种下。
1882年,美国总统海斯签署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特定族裔为目标的歧视性法案,排华运动到达高峰。直到二战时期,中美在太平洋战场上成为同盟,才于1943年由总统罗斯福签署了《马格纳森法案》,废除了系列排华法律。
美国总统海斯(1822-1893)
冷战开始后,美国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华人群体,以破坏国家安全为由,在华人群体内开展了大规模、无差别的审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美国开始了针对华裔科学家的“新麦卡锡主义”。
自杀的天才物理学家张首晟
直到2011年,美国参议院才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882年的《排华法案》以及华人歧视表达了歉意。此前,美国已向印第安人、黑人、日裔等就种族歧视行为进行了道歉和赔偿。当然,法律上的平等和实际的平等相隔十万八千里。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提醒我们消除种族歧视多么艰难。跪杀弗洛伊德的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获刑270个月(22年6个月)。
04
“大取代”阴谋论登堂入室
在过去十年,一种加深白人恐惧情绪的“大取代理论”(greatreplacement)诞生并席卷欧美。2011年挪威恐怖袭击案(85人死亡),2018年匹兹堡生命之树犹太教堂枪击案(11人死亡),2017年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暴力冲突,2019年美国德州埃尔帕索一名白人枪手针对拉丁裔的屠杀(22人死亡26人受伤),2019年新西兰基督城回教堂枪击案(51人死亡50人受伤)......2022年5月纽约布法罗的一家超市针对黑人的枪击案(10人死亡3人受伤),这些惨案背后都有明确的种族主义背景,都可以在“大取代”理论的历史中找到解释,杀手们的宣言里明确无误贯穿着这种思潮。
“大取代”是旨在保护白人社会的一种反移民理论。“大取代”其实是旧观点的翻新,这个旧观点认为精英试图通过用非白人群体压倒白人种族,并通过杂交使他们变得稀少,直至其灭绝。大取代理论的重点是用暴力守卫白人的纯度。由于他们担心要面临末世般的灭绝,激进分子就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获得了理论依据。
“大取代”这一阴谋论认为,西方正在被反向殖民,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占领者和西方精英(一般认为是犹太人)勾结,通过引入色情片网站、支持性少数平权、支持女权主义等手段压低欧洲白人的生育率,而完全不对外来移民加以限制,最终达到取代白人的目的。
苹果CEO库克是最知名的公开出柜者
“大取代”理论的两部关键著作是雷诺·加缪的《大取代》(TheGreatReplacement)和让·拉斯佩耶的《圣徒营》(TheCampoftheSaints)。1973年的《圣徒营》本质上是2011年出版的《大取代》的反乌托邦虚构前传。
在加缪看来,土生的法国人正在被来自非洲或中东大人口所取代。2017年,他创办“欧洲抵抗运动全国委员会”。
大取代理论的前身是《锡安长老议定书》(TheProtocolsoftheEldersofZion)。亨利·福特和不少人都宣传过《锡安长老议定书》。该书提供了一种完全虚构的描述——强大的犹太人阴谋论控制着世界。这本匿名书成为希特勒灭绝计划的核心。据称这是一个被称为锡安长老的犹太人秘密小组撰写的文件,该文件是犹太人据称遵循的24项议定书的基础。“议定书”已被证明是一种文学伪造和恶作剧,但被翻译成欧洲的每种语言,并在阿拉伯国家、美国和英国广泛销售,被用来解释国家遭受的所有灾难。白人民族主义经常恶毒地反犹太,也对媒体、教育、科学和其他专业仲裁者的深度不信任,而是醉心于阴谋论。
05
策源地法国
法国新右翼的元老温纳(DominiqueVenner),为换取大众注意力从同性恋婚姻转移到“大取代”所指出的移民危机上来,于2013年在巴黎圣母院的教堂圣坛上留下一封信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枪自杀。与马克龙角逐总统再次失利的勒庞当时对维纳表示了敬意:“向多米尼克·温纳致敬,试图唤醒法国人民是他最后的杰出政治行动。”
勒庞试图煽动恐惧,“一种超越单纯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旨在使文化标准化,鼓励游牧主义,使背井离乡的人们从一个大陆永久地迁移到另一个大陆,使他们变得可以相互替换(interchangeable),而且从本质上,使他们变得无名(anonymous)”。
勒庞并非法国最激进的人士。她父亲老勒庞因为反犹、亲纳粹言论,于2015年被女儿勒庞大义灭亲、开除出党。右翼候选人佩克雷斯则说,“10年后,我们还会是世界第七大国吗?我们会是一个主权国家,还是美国的附属国、中国的贸易站?我们的国家将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面对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大降级’还是‘大取代’,都并非不可避免的。”
法国新右翼的思想领军人贝努瓦和纪尧姆·法伊(GillaumeFaye)后来分道扬镳。法伊1980年就提出:欧洲不但正在被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殖民,还被美国价值观殖民,欧洲身份危在旦夕。他强调欧洲优先:“文化斗争不是为了捍卫所有文化,主要是为了捍卫欧洲文化,而欧洲文化必须自视优越。”贝努瓦认为欧洲的移民数量已经太大,不可能通过遣返等强制手段解决,而法伊则认为恰恰就是因为移民数量太多,更说明这一威胁迫在眉睫,必须遣返。
叙利亚难民
法伊出版了《古代未来主义》(1998)、《欧洲的殖民化》(2000)、《我们为何战斗:欧洲抵抗宣言》、《灾难的汇聚》,成为欧洲右翼红人。他认为,贝努瓦领导的新右翼太过洁身自好,与政治活动距离太远。相反,只有把生产意识形态理论的“元政治”活动积极地和政党政治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化其效果。他渲染欧洲的末日迫在眉睫,“现在想要通过投票箱和议会民主来赢得权力已经太晚了。”在他的末日论中,价值观自由化、移民涌入导致的内部冲突、衰落的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对峙、气候变化导致的资源紧缺、缺乏监管的市场崩溃等等灾难将集中爆发,最终导致世界秩序的彻底重新洗牌,而民族主义者需要抓住这个大灾难的机会重建秩序。
法伊
法国的反穆斯林思潮,从根子上可追随到1000年前的十字军东征(往事并不如烟:十字军东征与文明的冲突)。2015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查理周刊》袭击案,堪称法国版本的9.11事件:
•《查理周刊》是法国著名的政治讽刺杂志。2007年,该周刊刊登一幅穆罕默德哭泣的漫画,并因此被巴黎大清真寺、法国伊斯兰组织联盟等宗教团体以诽谤罪起诉,但法院驳回了起诉。2011年,《查理周刊》刊登讽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随后杂志社办公室被投掷燃烧弹。2012年,《查理周刊》制作了更多讽刺穆罕默德的漫画。法国政府曾呼吁该杂志不要刊登这些漫画,但未获成功。基于安全考虑,法国临时关闭了在20个国家的使馆、文化中心和学校,并在该杂志办公室附近部署防暴警察。2013年,该杂志社出版一本名为《穆罕默德的生活》的漫画书讽刺穆斯林,引发法国社会对言论自由尺度的大讨论。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曾公开指责该杂志“火上浇油”,但该杂志回应称“我们遵守法国法律”。
•2015年1月7日,《查理周刊》杂志的编辑记者们当时正在举行例行会议,蒙面袭击者手持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等武器进入办公楼内,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死者包括10名杂志编辑记者和两名警察,包括杂志总编沙伯尼耶(StephaneCharbonnier)和另外三名漫画家。
此次事件给“反伊斯兰化”政治运动提供了新的弹药,给种族和宗教和解的前景蒙上不祥阴影。5年之后,悲剧续集重演:
•2020年10月12日,法国47岁的中学历史老师萨米埃尔·帕蒂在讲述言论自由的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幅带有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画像的《查理周刊》漫画。不过,帕蒂事先建议让穆斯林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或暂时离开教室。10月16日,一名凶手在帕蒂所在的学校大门外等候,在街道上将其斩首。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前往袭击现场宣布:“一位公民今天因为他的教学而遭到杀害,因为他教导学生言论自由、信仰与不信的自由。我们的同胞是伊斯兰恐怖分子攻击的受害者。若恐怖分子要攻击的是老师,那他想攻击的就是法兰西共和国、启蒙之国,以及让孩子成为自由公民的可能性。”法国各个大城市爆发示威集会活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索邦大学说:法国不会放弃穆罕默德漫画,并宣布制定更严格的法律以解决法国“伊斯兰分离主义”的计划:1)更严格地监督体育组织和其他协会的活动,防止它们成为激进伊斯兰教学的前线;2)停止从国外派任驻法国的伊斯兰教伊玛目(教长)制度;3)加强对清真寺经费来源的监督;4)限制不上学在家接受教育。
巴黎大清真寺
•穆斯林国家谴责马克龙为《查理周刊》漫画辩护的行为,呼吁抵制法国商品,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科威特、卡塔尔、埃及、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伊朗、印尼等。西欧的穆斯林社区的一些人指责马克龙试图压制他们的宗教信仰,使伊斯兰恐惧症合法化。
•10月31日,马克龙软化态度,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的讲话被曲解,自己并非支持《查理周刊》漫画内容,而是支持法国人自由创作的权利。
•2021年4月《现实价值》周刊刊登包括25名将军在内的1500名军人名为“为了国家领导人荣誉的回归”的公开信,信中直接以总统马克龙作为第一对象,称“反种族歧视主义正在法国制造仇恨,鄙视法国文化价值,攻击法国历史”等等。5月多名法国现役军人致信总统马克龙,称在马克龙对伊斯兰主义做出“让步”之后,法国正在酝酿一场“内战”。
06
特朗普:“大取代”进入白宫
反移民,是特朗普竞选的主要纲领之一。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颁布的第一个重要政策就是针对穆斯林国家的“旅行禁令”。这项震惊世界的极端移民政策,出自特朗普首席政策顾问斯蒂芬·米勒(StephenMiller)和班农之手,当时才31岁的米勒被称为白宫里最懂川普的人。班农说:“来了这里(白宫)就要干大事”。犹太人出身的米勒强调,限制7个穆斯林国家移民是基于对这几个国家现状和未来将造成的威胁的评估。2007年,米勒在杜克大学就为当时读研究生的斯潘塞(RichardSpencer)筹款。斯潘塞后来以主张白人民族主义而为人所知,还在2010年造出“非主流右派”(alt-right)这个词,用于形容白人至上主义运动。2009年,米勒开始为时任亚拉巴马州参议员、后出任特朗普司法部长的塞申斯(JeffSessions)担任通讯主管,两人联手打造了米勒称之为“单一民族国家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并在国会中挑战当时的移民政策。米勒积极推动了各类白人民族主义出版物,并宣传了在新纳粹分子中流传的法国小说《圣徒营》。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大取代理论”在幕后影响着特朗普政府。
新纳粹分子、三K党人、民间武装和光头党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走到一起,担心“犹太复国主义占领政府”或“新世界秩序”。他们认为,他们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一个由白人组成的跨国政治团体,必须通过暴力和种族战争抵御这些阴谋中的敌人和种族威胁。1978年出版的《特纳日记》(TheTurnerDiaries)甚至想象了通过种族战争和种族灭绝建立一个白人主导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特朗普最爱的福克斯新闻,其主持人塔克·卡尔森的支持团队中有一个顶级作家布莱克·内夫,CNN发现内夫用假名在一个在线论坛上发布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内容,贬低黑人和亚洲人。福克斯被迫辞退布莱克·内夫。
主流政客,尤其是共和党人,对“大取代”采取了暧昧的态度。2017年美国夏洛茨维尔围绕拆除罗伯特.李将军像的极右团体大集会中,参与者举着火炬高喊:
•你们不会取代我们!
特朗普最初拒绝谴责种族主义,他竟然说,"我在电视上仔细看了骚乱现场的情况,比你们看得都仔细,其中一方是很糟糕,另一方也很暴力,但是没有人愿意说明这一点,我现在却要明确说出来。"特朗普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犹太人科恩愤而辞职。
前副总统切尼之女、众议院共和党前主席莉兹·切尼谴责共和党领导层“助长白人民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和反犹太主义”。2021年4月,美国参议院以92票比6票赞成继续审议“反亚裔仇恨犯罪法案”。有6人投出了反对票。此6人的个人标签高度一致:共和党籍、特朗普拥趸、种族主义者。
最勇敢的共和党人莉兹·切尼
伊利诺伊州共和党籍众议员亚当·金辛格,指责共和党领导层非但没有谴责助长布法罗枪击事件的种族主义,反而正在推动犯罪嫌疑人所相信的“大取代理论”。去年9月,纽约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埃莉斯·斯蒂芬尼克在社交媒体上投放了一则助长“大取代理论”的广告,声称民主党计划赦免非法移民,旨在推翻美国合法选民的选择。
38岁的埃莉斯·斯蒂芬尼克
07
枪击案背后的“大取代”恐慌
新西兰基督城枪击案凶手塔兰特(BrentonTarrant)来自澳大利亚,他拒绝承认谋杀51人的控罪。塔兰特还模仿2011年挪威恐怖袭击案凶手布雷维克,在行动前发表了一份长达77页的宣言,名为“TheGreatReplacement(大取代)”,详细描述了他的极右翼思想。18世纪人口学家马尔萨斯提出过“马尔萨斯陷阱”,认为人口增加会导致粮食和资源供应的不足,会有人因此饿死。从塔兰特的宣言来看,他深深相信马尔萨斯陷阱的存在。
2015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以马内利非裔卫理公会教堂,21岁的鲁夫(DylannRoof)在祈祷时突然开始射击。他对在场的受害者们说,“我必须这么做。你们强奸了我们的女人,占领了我们的国家。你们必须离开。”在杀害了9名非裔信众后,他让一个幸存者离开去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鲁夫在袭击前就在网页上发表了自己的宣言,他的袭击目的是为了要激起内战,以恢复种族隔离。他在宣言中写道:“我选择查尔斯顿是因为它是我所在州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曾一度是全国黑人比例最高的城市。我们没有光头党,没有真正的三K党,人们除了在网上聊天什么都不做。总得有人有勇气把它(战斗)带到现实世界,我想这个人就是我。”
在2022年的纽约布法罗枪击案中,白人PaytonGendron携带一支攻击式步枪,枪管上写著反黑人的髒话。他在网上写了180页充满仇恨的文字,主题围绕“大取代理论”。把目标锁定在托普斯,是因为它位于一个以黑人为主的社区。凶手还对袭击过程进行了直播。PaytonGendron如此描述自己的紧迫感,“袭击的最佳时间是昨天,第二佳时间是今天。每天在没有攻击的情况下,成百上千的非白人移民到白人国家,生孩子。再等待只会让以后迫使非白人离开变得更加困难。”他的偶像就是新西兰恐袭案的凶手塔兰特。
特朗普的意外上台是另类右翼的一次投机成功。特朗普将右翼思想家班农赶出白宫后,右翼势力又形成了“匿名者Q”(QAnon)运动,认为建制派内的撒旦教徒、恋童癖组成影子政府,而特朗普则是影子政府的孤勇对抗者,这场阴谋论运动直到2020年1月6日的冲击国会事件达到巅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早已将“匿名者Q”列为“国内恐怖主义的潜在对象”。
08
未知的未来
眼下,美国正在“清算”特朗普。美国国会山骚乱调查委员会表示,他们掌握的能刑事起诉特朗普的证据已经足够了,这就意味着特朗普很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入狱的前总统(人类决战2024:新冠是小巫,川普是大巫!)。
无论特朗普命运如何,“大取代”的经济与社会土壤并未改变。拜登上台后,几乎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措施来赢得川粉的支持。全球化、移民、族群融合与身份认同矛盾等问题,将继续长期困扰美国的未来(《美国反对美国》:穿越时空30年的历史预言)。
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犹太人,基辛格也是犹太人,历史的伤痛让他们对种族问题格外敏感。弗里德曼是对的,对于拜登的表现,他实在高兴不起来。与俄乌战争相比,美国第二次大分裂才是真正决定美国命运的大事(人类灵魂的拷问:是谁成就了希特勒?)。可以肯定,和空气握手的拜登不是林肯那样的历史人物,特朗普则是个反面小丑(基辛格百岁生日,饮一杯历史的忧愁)。
这真是一个缺少英雄人物的年代。
参考文献:
KATHLEENBELEW,白人权力极端分子背后的“大取代”理论,《纽约时报》,
2022年5月18日。
季乐迦,“勒庞、“大置换”与法国极右的秘密起源”,澎湃新闻,2022年5月。
-END-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2014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