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荫山房的岭南园林文化(园林瑰宝余荫山房)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的余荫山房,建成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她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

余荫山房的岭南园林文化(园林瑰宝余荫山房)(1)

余荫山房的岭南园林文化(园林瑰宝余荫山房)(2)

余荫山房有两大景区: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俗称旧园区);二是2006年扩建成的文昌苑景区。旧园区造园有四巧:一是嘉树浓荫,藏而不露。满园绿树遮蔽,荫凉幽静,显现"余荫"意境。二是缩龙成寸,小中见大。三亩之地,容纳颇丰,不唯楼台堂馆,亭榭轩桥,假山莲池皆备,而且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三是园林呈十字形布局。以水居中,纵向由东至西水池两口,横向桥廊飞架南北,建(构)筑物分布于水池周边,这就好像"十"字加上方框,即呈"田"状,故认为"田"即是太阳神,这样的园林布局,是太阳崇拜文化例证。四是园林建筑千姿百态,建筑装饰异彩纷呈。旧园区内有红雨绿云、浣红跨绿廊桥、深柳藏珍等三大景观和深柳堂、临池别馆、卧瓢庐、玲珑水榭等四大建筑。文昌苑景区,是以中华文昌文化为主线,继承岭南传统造园技法,造就"荫翳生凉,水殿风来,柳影樨香,时盈客袖"的园林环境。文昌苑主要有"文昌飞阁"、"挂榜青山"两大景观。

名园故主邬彬,字燕天,清朝举人,任刑部浙江司员外郎,诰授通奉大夫。其两个儿子也是举人,邬彬在京任职四年后,便以母年迈为由,乞假归隐乡里,兴建了这座园林。为纪念和永泽先祖福荫取"余荫"二字作园名。又因这座园林地处偏僻的岗地之下,故用"山房"这个朴素名字,以示谦逊。

红雨绿云景观

由南门步入园中至二门,一副名联历历在目,该名联为山房故主邬彬所撰,名士陈允恭所书。上联"余地三弓红雨足","弓"是丈量地亩的工具和计量单位,以五尺为一弓,即一步,意指这座园林的面积很小,只不过是三百步距离而已。"红雨"狭指深柳堂前的炮仗花,盛花期时开花一串串,池塘落英缤纷,状如一片红雨,蔚为壮观。泛指整座园林,四时花果不断,姹紫嫣红,非常美丽。下联"荫天一角绿云深"则把园内绿树成荫,清幽雅静的环境和岭南园林"高树深池"的传统技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描写了本园植物造景的最佳效果。此外"夹墙翠竹"也是本园特有的绿化景观。

浣红跨绿桥廊景观

园内有一泓池水,池中荷叶匍匐,莲池之上,横卧一座廊桥,造型小巧玲珑,全长只有20米,但它把桥、廊、亭、栏巧妙组合,有如一体成型,十分精致。该廊桥把园区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部"红雨",东部"绿云",故名"浣红跨绿"。据传该廊桥是参考"海山仙馆"的"柳波桥"而建,被誉为岭南园林最经典的造型,成为本园标志性景观,1998年发行的岭南庭园四枚邮票中的一枚,就以此作为画面。

余荫山房的岭南园林文化(园林瑰宝余荫山房)(3)

余荫山房的岭南园林文化(园林瑰宝余荫山房)(4)

深柳藏珍景观

深柳堂为全园主体建筑,取名沿自唐诗"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句。是昔日园主会客之所。堂内书香浓郁,珍品极多,木雕精品琳琅满目,名家墨宝闪耀清华。在珍贵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清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其中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张船山、翁方纲等人的诗句和乾隆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还有两件珍奇的"松鹤延年""松鼠葡萄"木刻大花罩,工艺精湛,巧夺天工。还有三十二幅桃木扇画,把深柳堂装饰得富丽堂皇,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特色,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临池别馆

是园主人寻诗觅句,即席挥毫的书斋。其建筑外观,精美素雅,装饰朴实无华,前廊紧贴池边,长栏依傍。两旁花窗楣额塑有"吞虹""印月"字样,寓"步月寻诗,凭栏钓影"之意。临池别馆门联:"好作风月主人,邀来池畔鸥盟,领略诗情画意;莫放光阴过客。唤起花间蝶梦,相量红瘦绿肥",表达主人的闲情雅趣。

卧瓢庐

是园主人专为宾友憩息而设的小庐舍。庐中陈设简朴,窗户设计别开生面。后面是一排百叶窗,有通风采光功能,前面是一排镌嵌着蓝白相间的玻璃满州窗,透过蓝色玻璃的重叠变换,观看窗外的景色,就能观赏到一年四季景象。尤其是在南方,难得一见的"千里冰封"和"香山红叶"景致,会新奇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玲珑水榭

这里是园主人诗钟文酒、吟风弄月之处。水榭呈八角形,四周环水,八面全是明亮的细密花格长窗,使整座建筑显得玲珑通透,启窗向外观赏四周景物,清晰可见。月夜时分,里暗外明,修竹长影,有若国画,美不胜收。榭中对联:"每思所过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漫说曾经沧海,静对明漪印月,亦足莹神。"为园主人亲笔撰写,也是余荫山房主人仅留的墨宝。

瑜园(小姐楼)

1922年园主人的第四代孙邬仲瑜添建了"瑜园",以作息居宴客之所,其子女亦曾在瑜园居住。瑜园内迂回曲折,桥、亭、池、馆工艺精奇,其中观音堂、罗汉堂、百年浮雕、砖雕乃骄人之作。后花园花木争妍斗丽。观鱼桥与船厅相映成趣,游人及此无不驻足留连。

文昌飞阁

为文昌苑景区内一座江南风格的园林建筑,着意展示岭南园林文化具有多元和兼容的特点,文昌阁高15.4米,外观呈八角形,采取貌似四层实为三层的空间分隔,既加强了立面景观美,又符合阳数寓意吉祥,整座建筑高耸挺拔,直上凌空,飞檐优美,翼角起翘,气宇轩昂。每当风起,梵铃叮当,令人心旷神怡。殿内天花藻井、绘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等,画工精细、生动引人。文昌阁两侧回廊天花,亦满布番禺地方风情彩绘及催人奋进的连环画,饱览之余,实有启迪人生之感。

挂榜青山

挂榜山是与文昌阁遥相呼应,相辅相承的景点。昔日文昌阁、魁星像、挂榜山三者巧妙结合为一整体,成了读书人的向往之地。登文昌阁、拜魁星、眺挂榜,仿佛"金榜题名"就在眼前。挂榜山高8米,山体宽宏,群峰突起,雄奇峻峭,有危径、洞壑、石崖、绝壁、飞瀑流泉,境界多变,洗手间藏于洞壑之中,立意出奇斗巧,游人可拾级而登,也可穿壑而过,洞口顶部筑成"穹"形,状如钟乳垂挂,颇为壮观。

余荫山房的岭南园林文化(园林瑰宝余荫山房)(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