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薄还是薄凉(温和还是凉薄其实一线之隔)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里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可以合理推论出:人其实就是一切情感的总和。

凉薄是对情感的需求很低的一种性格和心态,温和是对人对事的平和态度,二者说到底,其实不矛盾。

以蔡康永先生为例,他说:最宽容的人最挑剔,最温和的人最无情。

凉薄还是薄凉(温和还是凉薄其实一线之隔)(1)

其实我一开始很不理解这句话。

很矛盾是不是?宽容的人怎么就是最挑剔?温和的人很好啊,怎么就无情了?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真正对一个人彻底失望、彻底断绝了跟ta沟通的欲望,我才体会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因为对你彻底失望,所以对你的任何地方都懒得去挑剔,你就会觉得我是最宽容的人;你在我心里彻底失去了价值,你的一切不再与我有任何关联,你的喜怒哀乐不可能再触动我的心弦,我就可以永远的对你报以温和——一种看似彬彬有礼,其实在心里隔着一座大山的“温和”。

正如爱的反义词从来不是恨,而是“遗忘”和“漠然”。

推而广之,如果一个人对全世界都是这种心态,那么ta就是最宽容、最温和的人。

蔡先生在《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中写道:融入人群 可以啊,但人群有什么好融入的?

是啊,人群有什么好融入的?既无价值,也无趣味。

所以,永远温和,永远宽容——这才是真正“生性薄凉”的人。

当然,这只是一种活法和心态而已。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心态,更利于我们生存。

在安静的地方看这个热闹的世界,也别有一番滋味呢。

凉薄还是薄凉(温和还是凉薄其实一线之隔)(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