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式杨氏太极拳分解教学(杨氏32式太极拳教学)
可能大家对太极拳
并不陌生吧,很多人也很喜爱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大家会吗?很多人都很喜欢杨氏太极拳的养生方法,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24式简化太极拳之杨氏太极拳视频教程,而且现在的今天小编就介绍的是杨氏太极拳动作教程,希望大家喜欢。
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风格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立身中正安舒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
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氏太极拳最为见长。
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杨式太极拳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的把人体喻为一口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囗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
杨式太极拳名家李迪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副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拳架开展大方
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杨氏太极拳24式教程
起势
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右野马分鬃
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白鹤亮翅
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右搂膝拗步
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手挥琵琶
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
左右倒卷肱
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左揽雀尾
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右揽雀尾
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