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

作者:金灶沐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

这是心理扭蛋机的第 20 颗扭蛋。

被生活剪去了长发的大喜哥

2012年,青岛电视台报道了一个老房子失火的新闻。新闻本身没什么特别,但屋主是一个男性,却身穿女装浓妆艳抹地出现在镜头前,他对记者说:我刚才没在家,我是灭了火才走的。这段视频在发上微博之后,迅速获得3万多的转发。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3)

有人“笑了一下午”,有人说他是“妖孽”、“奇葩”,还有更多的人在“哈哈哈哈哈”。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4)

屋主叫刘佩麟,他从小被父母遗弃,被养母收养,成了家里的老八。他患有疝气,不能干重活,为了给养母看病,家里的房子卖了,还欠了18万的外债,养母也没救回来。他曾结过婚,两人相处了一年多,因为种种原因不欢而散。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5)

2001年,他从服装厂下岗失业后,跳海自杀被人救起,他靠收废品偿还了欠下的18万。他从小就想变成女性,自从没了牵挂以后,他蜗居在小房子里,穿起了女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宣泄也有喜欢”。口红,眉笔,粉底,捡来的化妆品他都往脸上招呼。由于技艺不精和审美不够,他的穿着打扮,在外人看来总是很惊悚。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6)

社区街道人员,曾经带着大喜哥去做了精神病鉴定,如果鉴定成功,大喜哥就能办理残疾证,生活也就有了保障。大喜哥并不认为自己想变成女性就是精神疾病,鉴定过几次,也证明了大喜哥意识清晰。

不到10平米的屋子里,堆满了他捡来的“宝物”。他爱漂亮,家里挂着三面镜子,其中一面椭圆形的残缺镜子上,他写下了一句话“新的一天开始了,加油”。最后的那个叹号,他小心翼翼描了又描。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7)

大喜哥说,无论生活有多难,每天看到这块镜子,他都能给自己加油鼓劲。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8)

喜欢了女装20年,想变成女人20年。但大喜哥作为一个低收入者,连买一件像样衣服的钱都没有,甚至,连一个愿意跟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9)

大喜哥在推着自行车拾荒

曾经有人承诺,只要大喜哥回到男性装扮,就给他一份工作。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0)

曾经穿回男装的大喜哥

大喜哥带着对重回社会的渴望相信了。他毅然剪掉长发,他以为只要换回男装,有一份工作,自己就能变得正常。然而半年的找工作历程中,大喜哥每一次在亮明身份后,都会被对方拒之门外,半年之后,他依旧没有工作。

于是他换回女装,继续拾荒。他说:既然如此,我干嘛还要委屈自己?

曾经以为提升了知名度,他的生活水平就会有改善,事实上,没有人真正地关心他。2015年,有人采访过他,问他还想做变性手术吗?大喜哥说,自己没那个条件做,而且年纪大了,估计也不会有人帮他做了。现在他的愿望就是,没人打扰,能有个稳定的收入。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1)

3年前,他60岁了,自90年代初就从市南服装十九厂下岗的大喜哥办了退休手续,每个月能有1350元的退休金,也不用出门拾荒而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回忆这60年的悲苦和曲折,如今淡出大众视野的大喜哥,终于收获了不被打扰的幸福。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金星

大喜哥,是一个典型的性别认同障碍者。通俗地说,就是灵魂进入了错误的肉体,他们在穿着和行为爱好上坚持否认自己的生理性别。 一旦他们为变性作出努力,他们就成为了跨性别者。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2)

我们最熟悉的跨性别者,应该是金星,她是内地第一个承认变性人身份的公众人物。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3)

从6岁起,金星就想成为一个女人,然而这个梦想却在她28岁的时候才实现。她在接受访问的时候告诉观众:我拼命地想先得到事业上的成功,只有先做一个成功者,社会才有可能接受我的与众不同。我比其他的变性人幸运,但这幸运是我咬断了牙自己挣来的。

她熬过了痛苦的手术期,从120斤瘦到96斤。手术中,一条小腿被压16小时,小腿肌肉坏死,医生断言她以后再也不能跳舞,最好的结果,就是能恢复成一个瘸子。金星不信邪,她咬着牙一瘸一拐地坚持锻炼,一年多以后,她又奇迹般地站在了舞台上。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4)

“我只有成功才能让大众接受我,才能让他们看到我的才华,而不是以猎奇的眼光审视我变性人的身份。”金星曾经这样说过,如今她终于成功了,她不仅有了丈夫汉斯,还收养了三个孩子。从此她经历了女人一生可能扮演的所有角色——女儿、妻子、母亲。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5)

然而,不是所有跨性别者都能得到和金星同等的待遇。在中国,超过400万人患有性别认同障碍,男性患性别认同障碍人数是女性的3倍。除了经济因素使他们无法选择变性,更重要的原因是亲戚朋友的极力反对,让他们只能以委屈自己的方式遭受性别不符的痛苦。他们不仅有性别认同障碍,多数性别认同障碍者,还会患上抑郁症,焦虑症。

去年此时,知乎的一名年轻的男孩@Ayaka Neko在知乎上求救,他的父母不理解他想变成女性的愿望,执意认为他只是难以管教,把他送进了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最后,为了证明自己想变成女性的愿望不是一时兴起,绝望的他只有自杀以告父母。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6)

Ayaka Neko的诊断书

亲人的不理解,像一把利剑插进心里,然而以生理性别生活,他们又会极其厌世。他们不够特别到让所有人都接受跨性别,除了离群索居和死亡,跨性别者别无选择。

那个日本妈妈,教性别认定障碍的儿子戴上了胸罩

性别认同障碍,大多数是因为脑部结构导致先天不同,谈不是上一种病。心理疏导只能一定程度地缓解性别焦虑,缓解抑郁症状,并不存在所谓的“矫治”。

曾经有一位日本妈妈,在发现自己的儿子有性别认同障碍后,亲手为他穿上了胸罩。日本电影《人生密密缝》,部分改编自这个事件,展现了跨性别人士的真实生活。

故事是以小女孩小友的视角展开,小友是一名三年级小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小友的妈妈经常和男人私奔,不做家务,也不做饭,小友天天吃饭团吃到吐。这一次,母亲又留下生活费后不知所踪,小友习以为常拿着生活费去舅舅政男家暂住。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7)

这一次,她见到了舅舅的同居“女友”,凛子。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8)

从第一眼看到凛子,小友就知道凛子是一个变性人。凛子硬朗的面部线条,宽阔的肩膀,都在暗示她从前是一个男人。凛子从小就想成为女性,他害怕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其他男性面前,所以总是躲避去上游泳课、体育课,当凛子的妈妈知道这一切之后,亲手帮他编织了塞满棉花的假胸。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19)

“我没生真的胸部给你,暂时用假的顶一下。”

凛子妈妈教他穿内衣,让观众感受到这位真实存在的日本母亲的开明和伟大。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0)

舅舅政男是在养老院探望母亲时遇到凛子的。成年之后,凛子在一家养老院当护士。当政男看到凛子温柔地为母亲擦拭身体时,他就爱上了凛子,并且不介意她变性人的身份。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1)

凛子虽然是变性人,但她温柔贤惠,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为小友准备的便当,还精心摆出了猫和章鱼的图案。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2)

凛子每天都会为小友准备三餐,帮她梳头发,和她一起打游戏。在凛子身上,小友得到了未曾体验过的母爱。母亲在日本的文化中,通常有守护的意思。小友哭闹时,凛子甚至会让她摸自己手术后做出的假胸,以获得一点来自母亲的慰藉。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3)

小友从一开始对名义上的舅妈冷漠,到后来睡不着直接钻进舅妈被窝里求安慰。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4)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小友一样和善良的凛子朝夕相处。“不男不女的怪人”是很多人眼里的凛子,做护士的凛子因此莫名被人打中脑袋,住进医院,小友心疼地流下眼泪。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5)

同学们知道小友生活在变性人家庭以后,也在学校里排斥她,骂她是“变态家庭”。小友袭击了管凛子叫变态的同学家长,进入警察局,小友也没跟对方道歉,反而回到家之后因为让凛子担心,而跟凛子道歉。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6)

凛子告诉她,她在愤怒和委屈的时候,就会用毛线织假丁丁,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用毛线织出108个假丁丁,然后烧掉。因为男性生殖器代表着她的烦恼,她要超渡过去的自己。超渡之后,就去把户籍身份改成女性跟政男结婚。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7)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三个人一起去海边织假丁丁。变性人凛子,单亲家庭的小友,还有接受了凛子的政男,三个世俗里的畸形人,似乎组成了一个精神上的温暖家庭。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8)

尽管影片的最后,小友依然回到了亲生妈妈的身边,但这个影片还是让我们有了一些思考:关于桎梏、偏见、阻隔和超越。

对性别认同障碍的人士,我们本应更包容

2011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了一本大尺度性教育读本《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珍爱生命》。这本书不仅插图直白,而且在在六年级上册中,还介绍了不同的性倾向。这本教材说,性倾向不止一种,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都属正常,绝不是疾病。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29)

这套《珍爱生命》初问世时,曾让许多人不快,不少学校甚至收回了课本。近三年,这本教材走进了全国的各个小学的课堂上。我们曾经谈性色变,视同性恋如洪水猛兽,但如今我们才理解,性不可怕,同性恋也不可怕,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我想说,和长相、肤色、性格、民族、国籍一样,性别认同也只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一个方面,需要我们以平等的态度去走近了解。

一个人不仅有生理性别,而且有心理性别。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的研究结果,一个人的生理性别是根据染色体和性器官确定,而心理性别,是根据对性别相关的期望行为、角色和活动的社会建构来决定。心理性别与性别认同密切相关,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是作为男性、女性或是其他的感觉。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30)

人们的性别认同可能与其生理性别,或者社会期望并不相同。比如,我不认可女性就应该尽早结婚,相夫教子,温柔贤惠,其实这已经和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有了偏差,但这种偏差虽然偏离生理女性,但也不完全倾向男性,因此我的表现还比较符合我的社会期望,没有造成异样。

然而跨性别者和我的区别,他们性别认同与社会期望有偏差,还直接表现出和生理性别相悖的另一个极端。偏离的程度,超出了我们个体差异的范围,这些跨性别者,就成为了一座孤岛。

从小到大,我也曾经遇见过一些很“中性”的同学,我更倾向于认为人的身心性别不是非男即女的二元论,而是一种光谱形式的存在。近日,在本次世卫组织ICD-11修订中,性别认同障碍(性别焦虑)(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ender Dysphoria,中文又译作易性症)正式更名性别不符(Gender Incongruence),并且将其从精神疾病明目中删除。

被大龄剩女围攻(性别认同障碍我本是女娇娥)(31)

李银河说过,曾经由男人决定女人该不该受教育,白人决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后来我们都认为这是荒诞的。现在,身心性别相符的人决定跨性别者是不是变态,这也很荒诞。

如果因为偏见,让金星,大喜哥,凛子,还有许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跨性别者,在被歧视和猎奇中度过凄惨的一生,那么我觉得,我们才是真正的变态。

如果你敢于超越偏见,其实你会发现,他们没你想象得那么怪异。这世界上除了男性和女性,还有想做男人的女人,和想做女人的男人,仅此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