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值得一个人去精读吗(纯粹理性批判)

在哲学史上,有几座最重要的高峰,康德绝对是其中之一,能和他比肩只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是在这三个人里面,康德肯定是最难理解的康德的代表作,就是“三大批判”,也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本书这三本书讨论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根本问题,比如什么是知识?怎么做算是道德的?什么是美?康德对这些根本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答案,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各个学科的人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都绕不开康德的思想所以,这三本书不仅是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纯粹理性批判值得一个人去精读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纯粹理性批判值得一个人去精读吗(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值得一个人去精读吗

在哲学史上,有几座最重要的高峰,康德绝对是其中之一,能和他比肩只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是在这三个人里面,康德肯定是最难理解的。康德的代表作,就是“三大批判”,也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本书。这三本书讨论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根本问题,比如什么是知识?怎么做算是道德的?什么是美?康德对这些根本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答案,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各个学科的人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都绕不开康德的思想。所以,这三本书不仅是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里程碑。

但是,真正读完这三本书的人非常少。别说一般的读者,就算是哲学专业的学生,从头到尾读过这三本书的也不多。不过,我也想提醒你一下,像这样的巨著,只要不是一字一句地解读,都必然要有很多的简化和遗漏。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康德,还是需要耐下心来去阅读原著。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康德这“三座大山”里的第一座,也是难度最高的一座,《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在西方哲学史上掀起过一场巨大的革命,强度不亚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带来的革命。这本书也让康德成了哲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现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前康德时期”和“后康德时期”,就是因为康德之后的所有哲学家,都受到他的影响,不得不继承和回应他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接下来的解读,我会分成四个部分进行。首先,我来说说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的背景和目的,他到底想要掀起一场什么样的革命?接下来,尝试用三个关键词给你说清楚《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内容,这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感性、知性和理性。解读中,我会尽量少用复杂的概念、逻辑和推理过程,用通俗的语言为你把这三个概念说清楚。

第一部分

好,首先我来给你说说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的背景和目的,解释一下他想要搞一场什么样的哲学革命。

在康德之前,现代哲学有两个主要的流派,一派叫“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另一派叫“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这六个人的主要著作我在“每天听本书”里都为你解读过。

简单说来,这两派哲学家都很关注人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来自“先天”的观念,这些观念或者是上帝放进我们头脑的,或者是人与生俱来的。要获得知识,只需要反思这些先天的观念,加上基本的逻辑就够了。最能代表理性主义的观点是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在他看来,“我在思考”是一个观念,一切知识都是从这个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论出来的。

相反,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一切观念,包括“我在思考”这样的观念,都需要建立在后天感觉经验的基础上。最能代表经验主义的观点是洛克著名的“白板说”,意思是人在出生的时候,大脑就像一块白板,什么都没有。人出生之后,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这些感觉器官接收各种经验数据。这些数据就像颜料,在白板上留下各种图案,最后形成知识。

在康德之前,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已经吵了一百多年,水火不容。这时候康德横空出世,他要提出一个新的框架,综合这两派的观点,这就相当于给哲学做了一次全面的认知升级。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的伟大意义。

我们可以把康德的这次升级,概括成六个字:“人为自然立法”。这是什么意思呢?

不管是传统哲学,还是我们日常的看法,自然界,或者说世界就在那里,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科学知识的任务是去认识那些规律。康德思想的革命性,就在于它反转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在他看来,人类的任务不是认识某些已经存在的规律,而是创造规律。比如说牛顿的运动定律,它不是客观地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是人利用自己“先天”的观念,加工和整理世界给我们提供的“后天”的经验,然后得到的。这就好像我们是立法者,给自然颁布法律一样。这就是“人为自然立法”的意思。从这六个字里面,你应该也可以感觉到康德哲学的宏大气魄!

康德的这个想法,其实综合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两派哲学观点。在康德看来,人认识世界,既要有先天的观念,又要有后天的经验。这样一来,康德就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论,给哲学确定了一个新的起点,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好,说到这里,你应该理解了康德的思想为什么那么重要了。不过,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也真是不容易。哲学家里有很多年轻的天才,比如说休谟、叔本华、克尔凯郭尔;但是,康德不是,他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他31岁才拿到硕士学位,之后就在自己毕业的哥尼斯堡大学当讲师。那个时候,德国大学的讲师没有固定的收入,全靠学生选课的注册费。为了吸引学生,康德开过各种课程,有逻辑学、形而上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学、人类学,每周平均的上课时间超过16个小时。他还去图书馆当兼职馆员,贴补家用。这么熬了整整15年,到了46岁的时候,康德终于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哲学教授,有了不错的薪水。他才有机会从繁重的授课负担里解脱出来,真正静下心来,完成他一直在思考的宏伟著作,而且一写就是11年,他在57岁的时候才完成了这本《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就用三个关键词,感性、知性和理性,给你具体说说《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内容。

我们先来看感性。

康德说的“感性”,跟我们平时说的一个人很感性的那个“感性”,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他说的“感性”,也可以叫做感觉能力,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你可能会说,这不是今天认知科学研究的东西吗,是的,不过康德关心的并不是这些感觉能力的生理结构,他是要解释感觉能力的本质。

在康德看来,感觉能力的本质就两点,一个叫接受性,一个叫直观性。你想想,各种感觉其实都是来自我们头脑之内和之外的信息,比如冷热、颜色、情绪等等感性经验,这就叫接受性,或者叫被动性;而且,我们接受这些信息,不需要经过什么中介,是直接接受的,这就叫直观性。

康德说,这些感性经验,就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来源。它们虽然是被动的和直观的,但是进入我们的认识时,还是得到了两种感性认识能力的处理。这两种感性认识能力是什么呢?就是时间和空间。在康德之前,人们对时间和空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它们看成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性质,另一种是把它们看作事物之间的关系。一种是绝对的,一种相对的。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引起了物理学史上一场很大的争论。“每天听本书”里为你解读过一本书,叫《莱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讲的就是这段有趣的历史。

表面看呢,这两种观点,一个绝对、一个相对,好像已经穷尽了认识时间和空间的全部可能。但是,康德不这么想,他独辟蹊径,提出了一种新的时空观。康德认为,这两种看法都不对,时间和空间既不是事物的客观性质,也不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是人先天具有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可以把这个观点叫作“主体时空观”。

所以,当我们看到、听到、闻到,接受到各种感性经验信息的时候,都是放到时间和空间这个坐标系里才能认识的,否则这些信息就是混乱无序的。康德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能力,从这两种能力里,分别产生了算术和几何。算术来自时间,表达的是次序上的先后;几何来自空间,表达的是空间的延展。这两种先天的能力,不用依靠后天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这就是为什么数学不会受到语言、文化的影响,是全世界通用的。

第三部分

《纯粹理性批判》里的第一个关键词感性,我就讲完了。最关键的就是记住一点:感性是我们通过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形式直接认识世界的能力。之后我们还需要对这些直接进入我们头脑的信息做更多的加工处理。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关键词,知性。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你可以把人的认知想象成一个食品加工厂,你首先得采购原材料,按照类别存储起来,这就是感性的过程。然后,你就需要加工这些原材料。知性,就是这个加工过程。

我们怎么加工通过感性获得的原材料呢?用康德的话说,知性就是用普遍的概念,去整理感性提供给我们的那些具体的经验材料,然后形成判断。

这句话有点抽象,我来举个例子解释一下。比如说,我面前有一棵树,树干是褐色的、树叶是绿色的、有10米高,等等,这些都是感性提供的材料,从这些材料里,显然不能直接得出知识。那我们怎么认识这棵树呢?首先,我要把它们整合在“杨树”这个普遍概念之下,才能形成一个判断,“杨树是一种植物”,然后才能进一步讨论植物拥有什么性质,比如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形成植物学的知识。

康德认为,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形成判断,这就是科学的起点。形成判断也有一些规律可循。康德总结了一下,认为判断有四种类型,十二种具体方式,也叫做知性的十二个范畴。每一个其实都挺值得深思的,能够帮助你理解我们的思考方式。不过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讲了,你可以一下文稿中我为你做的总结。

判断的不同类型

判断的量:全称、特称、单称

判断的质:肯定、否定、无限定

判断的关系:定言、假言、选言

判断的模态:或然、定然、必然

康德的知性十二范畴

量的范畴:单一性、复多性、全体性

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定性

关系范畴:实体与偶性、原因与结果、主动与被动

模态的范畴:可能与不可能、存在与不存在、必然与偶然

人类就是靠着知性这种加工能力获得知识。回到刚才那个食品加工厂的比喻,感性收集的信息是原材料,知性是加工方式,那么知识就是这个加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你想想,人类已经有了这么多有效的知识,不是正好能够证明,知性是有效的吗?

所以说,用知性范畴加工感性材料,形成知识,就是康德思想的核心,也就是“人为自然立法”这句话的含义。

康德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来概括感性和知性的关系,记住了这句话,你也就把握了康德知识论的要点。这句话是:“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这里的“思想”指的就是知性加工整理的结果,思想一定要靠感性来提供内容,否则就只有一个空洞的框架。而感性获得的信息,也必须要有知性来加工,否则就是一堆没用的材料。

第四部分

感性和知性,已经回答了人类是怎么认识世界的问题,但是,康德还提出了第三种认识能力,也就是“理性”,理性是做什么的呢?

你想想,如果这是一家很大的食品加工厂,生产出来无数的产品,就需要统计、整理这些产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对吧?理性就是这种整合能力,经过整合,我们的认知就会更加系统。

但是严格说来,知识只限于知性和感性的范围,理性并不能直接产生知识,它只是提供对知识的整合。感性和知性认识的对象,都是一些“表象”,也就是这个世界呈现在我们感觉里的样子。这些表象,构成了我们知识的边界。

明白了这一点,你可能会很自然地产生一个疑问:这些表象是怎么出现的?表象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吗?康德认为,我们能确定的是,这些表象一定是由某些东西引起的,而不是我们的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但是我们完全无法确定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康德给这些表象背后的东西起了一个名字,一般翻译成“物自体”,指的就是事物的本体。这个词听着很难懂,正是因为康德说的这个物自体不是表象,超出了我们知识的边界,所以理论上说,我们根本没办法认识物自体。

这么说还是太抽象了,我再来举个例子。现在,你面前有一个苹果,关于这个苹果,你能认识到什么呢?你可以认识这个苹果的大小、颜色、味道,这都是感性能够提供的材料。然后,你还能通过一些仪器,认识这个苹果的分子、原子结构,等等,这就是知性加工之后你获得的知识。这些认识,都是在苹果呈现在人面前的“表象”的基础之上。至于面前这个苹果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完全没有办法认识的。

康德说,如果人类能够对此感到满足,就能避免很多无谓的冲动。但是人就是不满足,人总是忍不住要追问,在这些表象之外,苹果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理性的来源,是一种想要超越我们与生俱来的认识能力的冲动,一种想要越界的冲动。

比如说,人总是想要去了解存在的本质是什么?整个宇宙运行有没有统一的规律?甚至还想要去证明这个宇宙之外是不是存在“上帝”?在康德看来,想要回答这些问题,就是理性的痴心妄想。

说到这里,我们稍稍总结一下,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天然的局限,我们只能认识表象范围之内的东西。但是,人不满足,想要跨越表象划定的边界,这就是理性。这种“跨界”的冲动是人与生俱来的,它有好的一面,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知识;但是同时,它也带来了很多麻烦。康德把这些因为理性想要“跨界”造成的麻烦概括成三种“理性的幻象”,分别是:我们对灵魂本质的幻象、对宇宙本质的幻象,还有对上帝的幻象。你想想,灵魂存在吗?上帝存在吗?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都是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但是始终得不出答案的问题?

我来拿关于宇宙的幻象给你稍微详细说说,康德提出了四个人类无法回答的问题。第一个,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第二个,宇宙里有没有不可分割的东西?第三个,宇宙里的一切东西都是被决定的,还是存在自由的东西?第四个,宇宙里的事物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这四个问题,都很难回答,而且理性可以给肯定和否定的回答提供同样强有力的论证。康德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是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就是错的。是以为理性想要“越界”,导致了自相矛盾。

这些矛盾就是康德说过的另一个很有名的概念,叫“二律背反”,意思就是矛盾双方都有同样强有力的理由,理性无法判定谁对谁错。这个观点,非常深刻,而且意义深远,它颠覆了传统哲学的根基。因为按照康德的说法,从哲学诞生开始,就是在思考这类问错了的问题。追问存在的本质、灵魂的本质、神的本质,就是一代又一代哲学家想要追求的最高目标,并且对人的理性能力充满了自信。而康德这样一说,等于直接宣判了这类问题的死刑,同时沉重打击了传统哲学对理性的盲目自信。

说到这里,对物理学了解比较多的人,可能会提出质疑,康德说错了。他说的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解决,但是并不代表它永远不能解决。而且,其中有些已经接近解决了。是的,确实有一些已经接近解决了。其中看起来最接近解决的,就是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大爆炸理论”,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

在我看来,我们确实要承认,今天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范围都超过了康德那个时代,我们距离问题的答案,看起来是更近一步了。但是,我们其实还可以继续沿着康德的问题追问,大爆炸理论真的证明了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吗?好像也不见得,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那个引发大爆炸的“奇点”的本质是什么?宇宙不断扩张是不是会有尽头?等等等等。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我们当然可以继续扩大人类的知识范围,但是似乎总会遇到新的边界,在那里我们就会遇到康德对我们的忠告。

说完了康德对于“理性”这把双刃剑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回头来解释一下这个书名了,什么叫“纯粹理性批判”?这里的“纯粹”指的就是不掺杂经验的、先天的认识能力;而“批判”的意思并不是通常说的批评、指责,而是“彻底地考察”。那么“纯粹”“理性”和“批判”这几个字加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康德想要彻底地考察人的理性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为这些能力划定界限。

结论

好,到这里,康德的这本《纯粹理性批判》就给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这期的几个知识要点。

《纯粹理性批判》的重要意义,举世公认,这本书同时还有一个公认的特点,就是特别难懂。它是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几本“天书”之一。它为什么这么难懂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康德的思想颠覆性太强,甚至连德语这种语言都没有做好准备。那个时候,欧洲主要的学术语言是拉丁语和法语,德语还不够发达。康德需要用一种本身还不够学术的语言,写出一部最严谨、最深刻的学术著作,那种困难可想而知。康德不得不给很多传统词汇赋予新的含义,同时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德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只想着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怎么考虑读者的感受,结果这本书读起来极其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有些重要概念的使用前后也不完全一致。所以,读《纯粹理性批判》经常会有“这个句子里的每个词我都懂,但是放在一起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感觉。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甚至有人讽刺它是用埃及象形文字写成的,完全无法理解。我还听说,就算是今天,很多德国学生在读原版的《纯粹理性批判》时,还要参考英文译本,因为康德的德文实在是太难懂了,经过英译者的处理,意思反而清楚了很多。

你可能想问:《纯粹理性批判》写得那么难懂,是不是我明白了它的大概意思,就不用再想着去啃康德的原著了呢?在我看来,任何解读都不能代替原著的魅力。阅读康德那些艰深晦涩的句子,其实也会让人心生感动。你可以想象一个诗人搜刮肚肠,努力想要找到一个最能贴切表达自己的词句。其实,康德在写《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艰辛。《纯粹理性批判》在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的同时,也树立了德语作为一门学术语言的尊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