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辣条生产环境脏)

“要找辣条厂,你闻味道就能找到,老远就是一股香精加辣油的味。”按照当地人告诉记者找辣条厂的诀窍,在河南省通许县工业园里,记者果然闻到了浓重的辣条味。然而,走近了记者才发现,厂门口挂的牌子却是一个服装厂。那这辣条味又是从何而来呢?在调味车间内,记者看到刚刚压制好的辣条被投入调味炉里着色上味,最后落到地上的蓝色塑料箱内,并由工人推送到包装车间。这些蓝色塑料箱上满是又黑又亮的油渍,显然很久没有清洗。

辣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辣条生产环境脏)(1)

资料图

辣条被评为史上最牛零食,“好吃到停不下来”,甚至已走向国际市场。然而记者探访郑州某辣条厂:①几乎没人佩戴口罩和手套。②上完厕所的女工手都没洗就回到工位。③紧挨辣条厂的是玩具厂,迎风飞散的油漆微粒飘进辣条厂。

由于交通便利、原料成本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多重优势叠加之下,多年来以河南郑州为中心,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小食品产业带,辣条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记者发现,和几年前的暗访所见相比,一方面,由于行业洗牌和政府整治,类似不法作坊的生存愈发艰难;另一方面,从扎堆集中到大城市边缘地带到分散潜入偏远农区县,隐蔽在民房里“打游击”,正成为新时期“问题食品”生产的一种趋势。

农村市场点多面广,加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基层执法人手少,由此形成监管薄弱地带。随着不法作坊的分散流入,农村“问题食品”的监管面临着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链条挑战,任务更加艰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辣条食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各地中小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着色剂滥用,添加剂超标,卫生条件堪忧,市场标准混乱,种种现实存在的问题,可能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损害。正因为如此,我们呼吁一个健康的辣条产业,我们呼吁追根溯源、落到实处的执法。

包装车间内充斥着呛人的辣条气味,记者被熏得直流眼泪。近百名女工正在这里进行封装,令人吃惊的是,那些刚刚上完厕所的女工连手都没洗就径直回到工位上。几乎没有人佩戴口罩和手套,都是直接用手将辣条一块块装入塑料包装袋。由于长时间接触辣条,双手被浸得泛着红色的油光,一些人的手指出现红肿甚至溃烂,缠着颜色各异的布条继续工作。对于记者“为什么不戴手套”的疑问,这些女工表示,戴了手套笨拙,封装慢,想多完成计件量就得徒手操作。

辣条在网络上被认为是80后、90后记忆中很经典的零食,网上还出现了很多关于辣条的流行段子,如“来根辣条冷静冷静”、我有辣条谁和我做朋友“买了一百包辣条,有钱,就是任性,吃根辣条压压惊”等段子。

北京食药监局再发食品安全抽检信息,连上黑榜的“辣条”食品,继续出现在检测结果中。由郑州市管城区佳俊食品厂所产的笨小孩牌铁板牛筋(调味面制食品)被检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不合格。记者注意到,在北京食药监2015年内近5期抽检中,共有8款辣条上黑榜,均涉及甜蜜素超标问题。

执法人员正在查处辣条制作现场据悉,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有报道称,如果摄入过量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于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明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