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露的古诗和由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九月节,菊有英,芙蓉冷,露气泠泠,将凝结也。

槛菊愁烟兰泣露。

白露为霜,寒露泠泠,秋天,最令人动容的还是草尖花朵上晶莹剔透的露珠。

想起小时候的秋天,那真是一个纯真烂漫的时节。

清晨,小院里含着露珠的大丽花沉甸甸的,小菜园里走一遭,保准鞋子和裤脚都像水洗过了一样。

光阴荏苒,流年似水,春去又秋来,多少个年华匆匆而去。

读古诗词,邂逅古人诗意的寒露时节。

关于寒露的古诗和由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1)

01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枫叶扫,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唐 元稹《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感悟: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虽然这时已是晚秋,却是不畏严霜的菊花开得热闹的时候。

无边落木萧萧下,醉红的枫叶在风中翩跹起舞,北雁南归,大雁开始往南飞。

秋收冬藏,各种冬眠的小动物开始准备潜伏,寒露为霜,及早地收回了田里怕霜打的庄稼。

只有那些不怕冷的苍松翠柏,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景象。

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元稹的这首《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诗,将古人的“节气三候”解读的非常生动形象,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关于寒露的古诗和由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2)

02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唐·王昌龄《斋心》

感悟:高高的石壁被女萝等各种藤蔓植物严严实实的覆盖着,清泠泠的山溪水幽幽地流淌。

爬蔓的紫葛,傲霜的菊花,都在寒露时节优雅地盛开着。

早晨,诗人收集花朵上的露水当茶饮,夜晚就静卧在高大的古松下,沐浴山中的清风明月。

这里,清澈透明的溪水像是云英化成的一样,日月能够洗涤人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觉空阔。

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诗人相信自己的修炼也能很快地达到如此透明澄澈的境界。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山中修炼时所写,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好似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是诗人高尚品质的真实写照。

关于寒露的古诗和由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3)

03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朵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唐 柳宗元《芙蓉亭》

感悟:深秋,寒露时节,新亭的四周开满了美丽的芙蓉花,鲜艳的花朵上沾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晨风徐徐,清香四溢。

芙蓉花潇洒地开在人世间,高低俯仰有无数的姿态和容貌。诗人曾经听说过色和空的比喻,造物界到底是谁在巧夺天工?

从朝阳初起到月上东山,诗人流连于芙蓉厅的美景,久久不愿离去,他站在秋天的月色里,静静地聆听山寺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钟声。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柳宗元初贬永州时,曾经住在龙兴寺,这首《芙蓉亭》就是描写的寺院里寒露时节的景色。

关于寒露的古诗和由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4)

04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唐·白居易《池上》

感悟:露冷霜寒,秋风阵阵。岸上,兰草凋零,花色变白,沙滩上,栖息着一只独鹤,

水面上,两只萤火虫双双飞舞,池中,残破的荷叶犹自带着一缕碧绿。

这是一个深秋的傍晚,酒醒后的诗人独自漫步在池上,此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秋天的寂寥景象。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感悟:中秋夜,月上中天,惊起了树上的乌鸦,它们好不容易才适应下来安静地睡去了。

庭院里,月色如积水空明,澄净素洁,寒露冷冷,打湿了庭中树上的桂花。

在这个中秋夜,人们都在仰望天上的那一轮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中秋月夜,更深露重,丝丝寒意,冷气袭人,花香怡人,望月怀远,思念悠长。

关于寒露的古诗和由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5)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是一个唯美浪漫的秋夜,虽是寒意泠泠,却令人心生暖意。

时光真美,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时节在岁月里更迭,一年又一年。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是一年金风起,属于秋天的节气也将依次粉墨登场,流年似水,每一次生命里的邂逅都值得用心珍惜……

关于寒露的古诗和由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6)

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