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最大发泡倍数(为实现碳中和进一步限禁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最近有个新名词叫做“碳中和”,什么是“碳中和”?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的各项工作,抵消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生活、环保生产、实现绿色发展。由此可见,碳中和不仅仅要求减少碳排放,更要在涉及碳排放的能源、建设、材料、生产、生活等各个环节实现绿色环保、为碳中和贡献力量。

聚苯乙烯最大发泡倍数(为实现碳中和进一步限禁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1)

什么是发泡聚苯乙烯材料?聚苯乙烯实际上是制造“塑料”的一种原料,发泡聚苯乙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高分子发泡技术生产轻质化的塑料产品,塑料即有生活食品类、也有建筑建材和工业类。在上个世纪,发泡型聚苯乙烯材料(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制作一次性餐盒、方便面碗等,因受众面广、材料价格便宜、方便实用、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并大量使用,但该材料废弃却造成大量难以降解的污染物,有的流入海洋,有的被埋入地下,被当时人们称为“白色污染”。1999年,出于环境保护考虑,我国开始禁止使用食品类发泡塑料(发泡聚苯乙烯)。200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规定,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列为淘汰落后产品,国家质检总局也于2006年133号文件明确规定,涉及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的产品不得申请生产许可证继续生产,相关产品也被列入非法生产。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再次明确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列入淘汰名录的设备,材料和产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又被列入淘汰类产品。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意见指出,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

聚苯乙烯最大发泡倍数(为实现碳中和进一步限禁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2)

然而,为保护环境在生活领域被限禁使用的“塑料”(发泡聚苯乙烯),在建筑建材领域却实现了广泛应用、方兴未艾,各类文件并没有指明建筑不得使用塑料(发泡聚苯乙烯)。因此,发泡聚苯乙烯材料高隔热性能,以及化工生产厂商专业化名词遮掩,使塑料(发泡聚苯乙烯)在建筑物外墙保温系统、建筑地下结构外墙保护系统应用畅通,甚至在这之前20年中,不燃的发泡聚苯乙烯(EPS、XPS)建筑保温材料还被国家建设和节能部门所推广,被认为是节能隔热的优质材料。实际上,阻燃型发泡聚苯乙烯EPS和阻燃型发泡聚苯乙烯XPS都是发泡轻质化塑料复合板材的一种名称,只是密度不同而已。即便名称复杂,却并不能改变实为塑料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聚苯乙烯最大发泡倍数(为实现碳中和进一步限禁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3)

聚苯乙烯最大发泡倍数(为实现碳中和进一步限禁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4)

近来,阻燃型发泡聚苯乙烯(EPS、XPS)在建筑外墙保温和建筑外墙GRC装饰线条应用中也出现了时间不耐久,分层脱离的问题,特别是高层建筑外墙保温层脱落发生高坠,不仅不环保还演变成高处坠落的危险物。另外,在建筑保温系统中这类被巨石无碱纤维网格布和水泥抗裂砂浆所包裹的塑料保温材料(发泡聚苯乙烯EPS、XPS)还存在难以分离和降解问题,因与水泥和混凝土等材料的混合,难以剥离出来单独降解,最终深埋于地下会是无奈选择,未来是否对土壤造成毒性尚未可知。谈至此处,笔者想说,一方面我们在为生活中减少塑料垃圾的白色污染而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却将塑料垃圾当成宝贝应用于各类建筑,建筑并不是不需要环保的灰色地带。

聚苯乙烯最大发泡倍数(为实现碳中和进一步限禁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5)

相关建议:一、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调研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环保型建筑保温材料和建筑保温系统,特别是对未来环境不造成污染的材料。逐步出台相关淘汰政策和产业引导措施,淘汰塑料(发泡聚苯乙烯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限禁塑料(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二、做好相关环保宣传和技术教育工作。宣传上,要对化学名称复杂的材料有足够充分的认识,不能总是把一些复杂化学名称用做掩盖实际产品的成分的手段,容易出现环保误区,一边在限禁,一边在推广;在技术教育层面,应对科学家、工程师和有关产业投资单位人员做好引导,鼓励使用环保的建筑保温系统和材料。

三、对已经使用塑料(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外墙保温系统的建筑实施“建档立卡”措施,跟踪其建筑的外墙脱离、脱层、修缮时间和相关节点,确保未来改造过程中能将这些白色污染进行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

作者:步亚辉

聚苯乙烯最大发泡倍数(为实现碳中和进一步限禁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