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国考相当于古代的科举(国考类似于考举人)

高考即将来临,而中国可谓是考试大国。我曾经说过,中国的考试文化,绝对是举世无双的!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对有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所知寥寥,以至于在津津乐道于“高考状元”这个词时,不知道已经犯下了很大的常识性笑话!

现在的国考相当于古代的科举(国考类似于考举人)(1)

元·进士题名碑·北京国子监

2000年前开始建立考试制度

在古代,科举考试主要是朝廷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其滥觞至少可以上溯到2000年前的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继位后,他在思考三个问题:1、如何使汉朝的统治更有合法性?总不能说是开国皇帝用智谋和武力抢过来的吧。2、如何加强中央集权,不让诸侯做大。2、如何使国家富强(包括彻底解决北方匈奴带来的边患)。于是,汉武帝就下诏,让全国有见识的知识分子进献国策,他则亲自主持面试,选择“贤良之士”。其中有个叫董仲舒的人,被他看中。董氏先后上了“三策”,因大谈天人关系,史称“天人三策”。

汉武帝不仅录用了董仲舒,接受了他的独尊儒术等“国策”,还接受了另一项“国策”:培养、选拔儒学之士,这就是建太学、举贤良。建太学,就是把对儒家经书有成就的人,集中在一起培养,成为帝国官员的后备队;举贤良,主要是由地方向朝廷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按儒家标准,德,主要是孝与廉;才,主要是熟悉儒家经书)。初步被选中的人,叫秀才。后来,因东汉第一位皇帝名刘秀,为了避他的名讳,秀才又被称为茂才。

那时,很多儒生,为了成为秀才,就开始苦读经书,留下了匡衡凿壁取光、车胤囊萤为灯、孙康映雪照书等故事。

科举制是平民上升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时,举荐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朝廷又搞“九品中正制”,于是,举荐变成王公大人的一种权力与专利,名存实亡。

为了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出来,隋文帝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推出“科举”,经过隋炀帝的完善,成为一种选拔官员有效的方式。考试内容则是“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对策论文,因为分了若干科,所以叫科举;又因为考取的人就相当于古代可以做官的人(即取得做官资格),所以,考取者称为“进士”,士,就是为官的读书人。

唐太宗非常欣赏这种方式,感叹地说:这种方式,可以把天下人才全部网罗到我的手中中啊!于是,科举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将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用今天的眼光看,是科学技术类的——有关法律、数学、文字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当时反不为人重视(可能是因为当不了大官)。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考试内容: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就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叫状元或状头。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武则天时代,科举制又有两个新内容:皇帝在大殿上亲自策问,后被称为殿试;专门开武举,由兵部主考,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荐;而且考取的人,也不一定能授到好的职位。孟郊,就是那位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著名诗人,在考取进士之后,曾经喜气洋洋地做了首“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是,等待他的依然是一生穷困潦倒。

但不管怎么说,科举制为平民打通了通往官员、并最终能上升到高级官员的途径。

科举是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官员的途径

宋初的科举虽沿用唐制,但有四大变化:一是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特别是关于科学技术一类,基本取消。二是全部“闭卷考试”,这是在宋太祖赵匡胤的要求上进行,以进一步体现公平、公正。三是中进士后,即可授官,所以,宋代官员中,只会舞文弄墨、夸夸其谈者很多;四是录取人数增多,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这也是宋代官僚机构臃肿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安石执政后,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把《易经》《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不可思异的是,王安石倒台后,他的所有变法内容皆被废,唯独此项内容未作大改。元朝开始,科举曾被废,因为在游牧民族人的心中,这种只会读书写文章的人,实在是没有什么用的!但随着他们政权的汉化,他们又重拾此法,且以朱熹所注的“四书”代替了前面说的“经”。

“四书”即《论语》《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用四书代替五经,主要是四书明白易懂,五经太难。当时很多人,文化程度还没高到那个程度。这个做法,在明朝,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赞赏。贫苦出身的朱元璋认为,寒门学子,没有能力读“五经”——连懂五经的老师都请不起啊!为了公平起见,当然要降低门槛。

我们今天的高考,也应该吸取这一做法——不要考太多的内容,因为还有很多贫困山区,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不了那么多的数理化、英语课程!

宋朝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朝为白衣,暮为宰相”已不是梦想。如果没有科举制,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欧阳修、范中淹、包拯、王安石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

乡试、会试、殿试的那些事儿

明清之时,科举制已经非常完善。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又叫乡闱。考中者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如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就是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全国举人在京师参加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的当年举行,所有贡士都参加且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因为是皇帝主考,故中举者皆称“天子门生”。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初步考试和正式考试。明朝的这些乡试、会试、殿试,被全盘接受,属于正式考试。而初步考试,其实就是参加正式考试之前的资格考试,一般若称之为童试、岁试、科试。童试合格者称作“秀才”,每一年考一次,所以又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科试合格者才有参加后面举人的资格。

进士、举人、秀才的那些名堂

进士,由朝廷授官。

举人,朝廷是不授官的,但是,各地主政官员,可以把他们选进官僚队伍,而且,以后可以升职。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之所以那么高兴,是因为此后,就可以当官了。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李贽,没有参加进士考试,但以举人身份,做到了太守一职。

秀才,可以说是“知识分子”文凭,有此文凭者,有三大好处:一是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二是可以设立私塾,有当老师的资格;三是免除全家的田亩与人头税、以及兵役。但无能的秀才,往往连私塾招生都成问题,所以,大部分家境不好的秀才,依然贫困,“穷秀才”就成了必然。

高考只是举秀才,公考才是考举人,进士则是领导干部

对比明清的科举制,倒是可以把我们今天举行的几个主要考试,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公考,相当于乡试,考取公务员,是相当于成为举人,有了公职,但一般不会是领导,不过,以后会有升职机会。

而高考,其实只是相当于县学考试。考取大学,甚至大学毕业了,才相当于秀才,算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至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则有当别论了。更别说可以进政府机关当官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怎么可以把高考比作科举考试、而把考取大学称作进士及第、把第一名称作状元呢?省高考状元,其实连解元也没法比的。

那么,什么才相当于进士呢?恐怕只有现在流行的“领导干部职位公开招聘考试”才约略相当。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有一系列科级、县处级、地厅级职位的公开考试竞聘。考取之后,就担任相应的官职。考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笔试、面试、考核,这个程序,也类似于会试。

领导干部就应该考八股文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后人认为,这种文体,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然而,它却是大有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第一,文章的优劣,实难有客观、科学的标准,为体现公平和阅卷评分的科学性,只能把文体、格式、题材、甚至字数定死;第二,说实话,科举选拔的毕竟是政府工作人员,而不是文学家,所以,天马行空的文化创作者被舍弃在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再说,政府工作人员,按章办事是首要的。正因为如此,如李白、杜甫,近的如曹雪芹、蒲松龄没能中举,文人对此大发牢骚虽然可以理解,但从选拔官员角度看,他们落选,也是正常的。毕竟,科举是官员选拔,而不是选拔作家、诗人。

转了一圈,国考又回来了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到公元1905年才被废除。

改革开放十多年后,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我们又从西方引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真是绕了一个大大的弯子。因为很多人不明白,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是非常完善的,其中,考试制度,更是举世无双。不要因为传统社会的权力制度有问题,而否定了它的技术层面上的一些好机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