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蛋返生作者20余个头衔涉造假(熟蛋返生论文750元就能发)

熟蛋返生作者20余个头衔涉造假(熟蛋返生论文750元就能发)(1)

吉林新闻出版局成立工作组 进驻发表“返生蛋”杂志社调查。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近日,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郭萍等人所写的论文《“熟鸡蛋返生孵化雏鸡”实验报告(孵化阶段)》在网上火了。

论文中抛出的结论——可以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让熟鸡蛋变回生鸡蛋再孵出小鸡,惊掉了很多人的下巴。

而这篇“伪科学”的论文堂而皇之地发表在学术期刊《写真地理》上。在这本期刊网站的首页,留着投稿咨询QQ号码。有记者联系后,自称“李编辑”者说,《写真地理》每版费用为750元,每版2500字符,而且“给钱没有发不了的”。

750元,就能让一篇“魔幻现实主义”论文刊登在学术期刊上,《写真地理》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4月27日,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在采访中表示,已经成立工作组,进驻杂志出版单位进行深入调查。

“披着论文皮”的广告?

深入了解后发现,不只是“熟鸡蛋孵小鸡”这篇论文魔幻,郭萍所在的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开设的很多课程也很魔幻——“超感知全能全脑”“原子能量波动速读”“土遁火遁水遁”“能量场训练”等课程,并展示了诸如“冥想之力,重塑大脑”等内容。

单从课程名称来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超级英雄训练课程”。

“熟鸡蛋孵小鸡”则是揭开这出荒诞剧的引子。这本质上就是披着“学术论文皮”的广告,目的也指向了卖所谓的“超心理学-脑科学技能应用”课程。无奈牛皮吹得过于玄幻,最后兜不住了。

比虚假广告更荒诞的是,这篇文章居然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

而发表这篇文章的《写真地理》也被媒体起底:该杂志是由吉林省新闻广电局主管、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国家新兴地理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

但这本正规学术期刊,竟然收750元就能发表任何论文。这太魔幻现实主义,也让学术尊严碎了一地。

现在看,《写真地理》这本刊物审核机制的“大意”,简直突破想象——且不说文章内容把关问题,就连刊登时间都玩起了穿越:文章所载的实验发生于2020年8月,出版时间则是2020年6月……这是怎样的“低级错误”?

某种程度上,《写真地理》的表现比文章本身更为恶劣。

学术应该是体面的,毕竟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水准与思考深度。从这个角度说,这也是“熟蛋返生”特别令人痛心的地方:微不足道的金额,就足以让某些学术刊物服务于胡言乱语。

“有偿论文”何时休

问题来了:《写真地理》是一个人在出丑吗?

恐怕未必。花钱发论文,已成某些期刊杂志的明规则。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曾以非法经营罪,判处王健权等9人有期徒刑两年两个月至4年不等。这位王健权干的就是代发论文的非法生意,判决书显示,2014年1月至10月,王健权等人共收到版面费1200余万元,每篇论文的价格180元到350元不等。若以350元一篇计算,至少有3400人次代发论文。

这不过是冰山一角。当下,有些刊物的生存之道,就是卖版面。仔细想想,《写真地理》为何要在官网首页放一个“投稿咨询QQ”,可不就是便于“商业洽谈”?

得承认,有偿论文并非什么“新闻”了。如果说大量期刊杂志尚能相对爱惜羽毛,那《写真地理》就是底线太低,把这股歪风以一种瞠目结舌的方式重新抛于舆论的中心。

所以,吊打这篇荒唐的论文不难,难的是治理论文经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例如,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唯论文论”评价机制,自然催生学术从业者对论文发表趋之若鹜,形成巨大的“消费群体”。

指望将存在已久的论文经济一股脑端掉不容易,但不得不说,“熟鸡蛋返生”事件仍凸显了治理的紧迫性:如果还对花钱发论文视而不见、无所作为,那惊掉下巴的“学术成果”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不断突破底线,把学术尊严糟蹋得遍体鳞伤。

这连着的,确实还是挤掉论文水分的老话题。挤掉论文水分,回归论文发表以质取胜的健康生态,从宏观上讲,是我国从论文大国走向科研强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从微观上看,就是避免类似闹剧的应有之义。

所以该强化治理,还得强化治理。

希望精准治理之下,“熟鸡蛋返生”式的奇葩论文不会再有遁形之地。

□易之(媒体人)

编辑:丁慧 校对:李立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