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香港90年代初纪录片(香港纪录片给十九岁的我公映失败说明了什么)

文︱彭开林

《给十九岁的我》是一部港产纪录片,从筹备拍摄到影片完成一共用了10年,跨度从2011年到2021年,可以说是耐心、坚韧和坚守之作。2022年9月起优先场上映,并于2023年2月2日正式公映,然而公映4天后叫停。

讲述香港90年代初纪录片(香港纪录片给十九岁的我公映失败说明了什么)(1)

在正式公映前,该片在第4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举行了世界首映,并入选台北金马影展“华语影像”、第18届布拉格亚洲电影节“当代电影”系列,以及第7届伦敦东亚电影节“纪录片竞赛”项目。该片还获得了第29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奖。

这部赞誉满满的纪录片由香港导演张婉婷执导,她曾经执导过《秋天的童话》《宋家皇朝》和《玻璃之城》等影片。据说《给十九岁的我》仅在开拍的第一年就拍了近一千小时的原片,近两年已经剪接了第六版,工作量浩大。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香港英华女学校6位千禧年代出生的女孩的生活,记录了在英华女校搬迁重建下,她们的成长故事和经历。这是一群普通女孩的故事,摄影团队当年先邀请40位初中一年级的女同学写信给十九岁的自己,她们在信中各自表露了未来志向,如当博物馆馆长、运动员、香港小姐等。摄制组最终根据女孩们的特点和个性挑选了6位女孩担任了片中的角色。

讲述香港90年代初纪录片(香港纪录片给十九岁的我公映失败说明了什么)(2)

影片公映后,片中的几位主角投诉摄制组没有遵守不公开放映的承诺,没有尊重学生意愿,她们向媒体投诉,一直表示不同意该片公开放映。她们指责学校和制片方漠视其不愿将此片公开上映的要求,部分片段更以偷拍手段拍摄。影片中出现的香港单车运动员李慧诗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对于电影使用自己受访的片段毫不知情,并表示不鼓励市民观看此电影。港媒报道,在片中昵称“香港小姐”的女学生也出面指控,当初摄制组诈称“所有人都同意放映”,她才签名。

在公众哗然和诸多争议声中,导演张婉婷于是宣布公映4天后的2月6日暂停公映。她表示相关人士与当事人存在沟通问题,遂向片中主角和工作团队致歉。

讲述香港90年代初纪录片(香港纪录片给十九岁的我公映失败说明了什么)(3)

客观来说,从这部纪录片的选材和拍摄方式看,是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它的成功在于摄制组坚持用10年时间来追踪拍摄主角的青春轨迹,十分写实,也就是在片中主角知晓被拍摄而不公开放映的背景下,才表现出真实和自然。她们并不否认影片的成功和故事讲述的魅力,但坚持不愿被公开放映的意愿,这是拍摄前的双方承诺,也是对隐私权的保护。不论是香港法律对契约双方的保护,还是制片方的职业道德,都不能够在当事人不允许下擅自破坏承诺。

任何人的商业成功和出名都不可以建立在损害合作者利益的基础上,即使获得短期利益也不能避免最终失败。因此,《给十九岁的我》获得了专业上的成功,却遭到了诚信上的失败。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