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

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第一;文明作钓,垃圾带走;为娱而钓,幼鱼放流!


鲫鱼——淡水鱼中的小型杂食鱼类,是我们最常钓,也是钓的最多的鱼种!特别是晚秋至早春气温偏低时,更是大部分钓友的主钓鱼种。说到钓鲫鱼,我们在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底钓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底钓时鱼口并不好,甚至出现没口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是鲫鱼不吃饵了,还是其它问题?其实除了极度恶劣的天气,鲫鱼都是觅食的。出现没口或停口现象,多和鲫鱼泳层发生变化有关,也就是说它离底上浮了!如果鲫鱼出现离底上浮,而我们却还在死守钓底,显然鱼口不会很理想。

什么情况下,垂钓鲫鱼不适合钓底,而要改成钓浮呢?本文就从以下4点与钓友们探讨一下:

1:气温、水温影响下的钓浮

2:气压、水溶氧量影响下的钓浮

3:水底“浆层”影响下的钓浮

4:鲫鱼的活跃度影响下的钓浮

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1)

一、气温、水温上升过快,造成鲫鱼上浮时应钓浮

1:气温、水温影响鲫鱼上浮的表现

春秋两季,早中晚的温差变化较大,这主要和我们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这两个季节作钓鲫鱼,经常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作钓,鲫鱼的吃口并不一定好,反而不如一些阴雨天好钓!特别是在晴天的中午,有时鲫鱼像得到命令一样,出现忽然的集体停口!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时的鲫鱼已经上浮了!

2:气温变化造成水温差的原因

春秋两季的晴天,早、中、晚三时的温差较大,一般都会超过10℃。当早上温度适宜的时候,鲫鱼会贴底觅食,并且因季节的关系,这时鲫鱼觅食积极性高、吃口动作大,相对是比较好钓的!

当时间临近中午时,气温对比早晨有了明显的提高。受阳光的照射及空气与水面的热传递,水域表面的整体水温也有了明显的上升。这时水面与水底的温度,便有了一个较大的温差!受水热传递速度的影响,这个水温差会保持很长时间。直到阳光照射不强烈,气温小于水温时,水底与水面的温差才会慢慢减小!

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2)

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鲫鱼上浮

3:水温差导致鲫鱼上浮时原因

鲫鱼作为冷血变温动物,自身温度全部依靠水温调节!当水面温度大于水底温度,并且水面温度更适宜鲫鱼生存时,它们便会在“趋温性”的作用下离开水底,游离到更适宜它们生存的水层!直到水层温差减小或消失,它们才会慢慢返回水底!而阴雨天气,无阳光照射,虽然气温有小幅度下降,但是一天当中的温差较小。这种较小的气温差,对于水表面温度变化影响很小,也就使水面与水底温度无明显差异。这时鲫鱼在一天之中,都会处于水底觅食!

段落小结:

以上便是春秋季节,底钓鲫鱼,阴雨天比晴天好钓。晴天早上或夜晚比中午和下午好钓的原因!当晴天的中午以后,如果出现鱼口差或无口、停口时,就要考虑钓浮试试了!

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3)

二、气压偏低、水溶氧量不足,造成鲫鱼上浮时应钓浮

1:低气压、水溶氧不足引起鲫鱼上浮的表现

大家都知道,只要天气发闷,人就会感觉不舒服,当天钓鱼也不会有好的钓获!特别是在夏季闷热无风的天气,底钓效果更差,很多时候一天不见鱼开口!什么原因呢?这主要因闷热天气的低气压,引起水溶氧量不足,导致鲫鱼活跃度差,鱼群出现上浮形成的

2:低气压造成水溶氧量偏低的原因

水中的氧气,除了水生植物在光合作用下释放的一小部分外,大部分靠空气中氧气在水面的溶解。而决定这个溶解值大小的关键便是气压,气压趆高,溶解值越大,水的溶氧量就越高!其实人们感觉到的空气发闷,是一种低气压的表现,而低气压直接导致水中氧气溶解值变小,水的总溶氧量降低。

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4)

低气压造成鲫鱼大面积上浮

3:水溶氧量偏低导致鲫鱼上浮的原因

水的含氧量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受水的压力影响,水位越深,水的含氧量越低。另外,深水区由于水底的腐烂物质、淤泥发酵;水生植物无光合作用下氧气的消耗;水的深度阻碍光线的穿透等原因,使深水区的氧气更为稀少!

当水溶氧量受低气压影响,整体偏低时,深水区的含氧量更加稀少!鲫鱼为了呼吸更多的氧气,便会离开较深的水底,上浮致水溶氧量较高的中上层或浅水区。

段落小结:

以上便是气压与水溶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压与水溶氧量偏低,造成鲫鱼上浮的原因分析。当出现闷热无风的低气压天气,底钓鲫鱼无口时,我们就要跟据它上浮的泳层选择浮钓了

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5)

除了上面两种天气原因,引起的鲫鱼上浮外,在一些特殊的作钓环境下,也要适当的钓离底或钓浮。

三、水底“浆层”过厚、过稀,应钓离底或钓浮

1:水底“浆层”形成的原因

水底“浆层”多出现在一些陈年老塘,由塘中的树叶、杂草、垃圾等腐烂物,堆积、发酵而成。另外一些长期投放饲料、鸡鸭粪的养殖塘,也会因投喂物的沉淀出现“浆层”。“浆层”主要分硬底浆层与软底浆层!一般软团状的为硬底浆层,稀糊状的为软底浆层。

2:如何判断水底有“浆层”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通过观察水的颜色,判断水底是否有浆层。一般有浆层的水域,水体多为深绿色,严重的会呈黑绿色。

最好的方法是用钓组探试。空钩调漂至两钩触底,铅坠悬浮,记住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然后双钩挂饵再次找底,如果露出的漂目小于原来的目数,就说明为软底浆层!

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6)

深绿色的水体,多伴有浆层

3:水底有“浆层”钓离底或钓浮的原因

上面用钓组探试,水底有无浆层的方法已经看出:有浆层的水底,挂饵入水后,浮漂的目数小于空钩的目数,说明饵料在自重的作用下,陷入浆层中

鲫鱼作为小型鱼类,它在水底觅食时,只会吸食水底表层上的食物,不会和鲤鱼一样有在淤泥里拱食的习惯。所以说当饵料陷入浆层时,鲫鱼即使能靠饵料味型引来,它也很难找到饵料,如此也就形成了鱼不开口的假象!另外,这种浆层水底,多会有沼气或异味。鲫鱼在这种环境下,一般都会稍微离底活动,严重时可能会上浮至某个泳层。

段落小结:

通过上面对浆层的形态,饵料在浆层的状态,鲫鱼的吃饵方式,及鲫鱼在浆层底的活动泳层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有浆层的水底作钓,最好以钓离底或钓浮为主!

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7)

四、鲫鱼活跃度很差时,可适当钓轻微离底

这种情况和上面三种有所不同!上面三种情况下要想鱼吃饵,必须使用浮钓法。但是在鲫鱼活跃度很差的时候,底钓也是可以的,试探性的采用轻微离底钓法,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可以双钩轻微离底5厘米左右,也可以拉大钩距,让下钩触底,上钩离地几公分,从而起到上钩诱鱼的效果。同时搭配横向逗钓法,其作钓效果更加明显

本文总结:

以上便是在作钓鲫鱼时,因各种原因造成鲫鱼上浮现象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鲫鱼不只是在底层活动、觅食,它还会因不同原因出现离底或上浮现象。这时在作钓中,如果想寻找鱼群,提高鱼的吃饵率,就必须采用浮钓法,通过寻找鲫鱼的泳层,达到最佳垂钓效果!

最后,在这特殊的日子,祝广大钓友们:健康平安!

夏季野钓鲫鱼几点好钓(春季野钓鲫鱼没口)(8)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关注。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及视频,期待与您探讨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