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陆小曼(绝代红颜陆小曼)

红颜陆小曼(绝代红颜陆小曼)(1)

这是中国画坛上一位才貌双全又充满人生色彩的女画家。

红颜陆小曼(绝代红颜陆小曼)(2)

红颜陆小曼(绝代红颜陆小曼)(3)

她的传奇一生就如同她笔下的长卷山水画一样,看似山色迷蒙却又云开日出,帆轻橹飞,眼前是水光潋滟却又突然波息潮涨。

人世间写她一生的传奇的文章很多,确实也是多如繁花,她的一生太精彩了,她与“五四”以来桂冠在顶的大诗人徐志摩之间的结合,他们的才情令人景仰,而他们的爱情又那么香艳,她与徐之间冲破世俗惊天动地的爱情,一时成为街谈巷议。因此在镁光灯之外,人们忽视冷落了她的丹青画艺。也难怪,谁让她自己太多才多艺,除了画画,还写剧本,翻译出版世界名著,还未毕业,就成了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手下的小小的女外交官,精通三国语言。而且当时她所在京城的米粮库四号院,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圈,圈子内拥有徐志摩、徐悲鸿、傅斯年等文坛大人物,志趣相投,毗邻而居,他们被人们称为京派文人。

红颜陆小曼(绝代红颜陆小曼)(4)

这位从不让人小觑的人物就是陆小曼,在提笔作画时落款艺名为陆眉的名动京城中的女秀才。当年与另一位震动京华的奇女子林徽因并称为京城两才女。一时被传为美谈。陆小曼年轻时聪明、漂亮、活泼、可爱,连文坛泰斗胡适也赞叹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世界大文豪、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到中国与陆相遇,对她的才华也很是赏识。

红颜陆小曼(绝代红颜陆小曼)(5)

在陆小曼身上传奇故事发生的太多,有一件事与画有关,传说自小就拜在刘海粟门下的陆小曼,最早学的是油画,而中国画入门是无师自通,在1931年,正值日本侵略者步步入侵,蚕食我国东北领土,当年春天,陆小曼卷起袖子,平生第一次画起长卷来了。她日赶夜起,这幅山水画长卷完成,风格清丽、秀润天成为她早年的代表作。这位弱女子是想用画山水来寄托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愤恨,希望自己国家的土地不被日本侵略者践踏而从唤起国人抗日的信心与决心,徐志摩十分珍爱这幅画,收藏在身边。就在山水画长卷完成之年,徐志摩由上海赴北京途中,不幸飞机失事。当徐志摩遗体运回上海后,陆小曼见到了现场唯一的一件遗物——就是自己所绘的山水画长卷。谁也不曾想到,飞机遇难后徐志摩人亡机毁,随身带着的画卷居然留存世上。这幅画本来就是很珍贵,为陆小曼的呕心之作,也是她珍爱的画卷,更为难得的是有着许多名人如邓以蛰、胡适、杨铨、贺天健、陈蝶野等的题跋。睹物思人,陆小曼从此一生珍藏这幅画如视同自己的生命。此后即使深居贫困中,也决不变卖,更从不轻易展出示人。她在与画厮守也是在与徐志摩厮守。机毁人亡却能留下画,这不是人间奇迹又是什么?

红颜陆小曼(绝代红颜陆小曼)(6)

从未在山水画上下过功夫的陆小曼,仅凭着早先临摹过一些古人的丹青得来的觉悟,居然出手不凡,画出了很有品位的山水长卷,一时在文人圈子被惊羡称艳,另外也足以见其很有悟性,可见这是一位被过往太多的应酬、交际所耽误了的绘画天才。徐志摩走了以后,陆小曼痛定思痛,把全部精力放在绘画上,从此一切在她眼中都是风轻云淡,她虚心拜在贺天健山门下专攻山水,另外又拜陈半丁为师,学习花鸟。贺天健也对她这位高徒另眼相看,尽心相教,但作为严师却给这位学生约法三章,一是所有杂事、烦事、伤心事全一股脑儿丢开,老师上门专心学画。她自己也争气,决心面壁求道洗尽铅华,不再踏进社交圈子。至此画艺日臻向上,加上天资聪颖,又有早先打下的扎实的基本功,现有名师指点,从此也就士别三日,不由人不刮目相看了。

赵清阁评价这时期她的山水画为:“她的画如其人,清逸雅致、诗意盎然、书卷气洋溢、是文人画的风格。而且自然洒脱、韵味无穷。”说也是兴趣使然,陆小曼从陈门学艺后绘得一手妙趣无穷的花鸟画,却很少涉足于花卉、人物,她说她爱大自然,虽说体弱,无法去游山观水,宁顾陶醉在丹青中的山水风景中。人家是画山水,总是要跋山涉水,置身在真山真水之中,去画写真、速写。陆小曼却是凭直觉沉浸在自己的山水笔墨中。我不知道她一生中,去过黄山没有,恐怕即使去过黄山,站在绿意常驻的迎客松下,或是直面仰望云雾飘渺的天都峰过,也仅是匆匆走马观花而已。可她却凭着感觉画过不少黄山的写意图,而且画出了黄山那种云蒸霞蔚的奇妙感觉。小曼悟性过人,她是画山水,更首先是画出自己的感觉。在她作画时那神态是先将自己投身在笔墨里,仿佛本人就是画上的山,画上的水,画上的紫涧绿树,画上的云岚水烟。胡适很欣赏陆小曼的画,但对她凭着直觉的画法持有异议。早在她创作那幅山水长卷之后就批注过:“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功夫,自成真意趣。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作为老朋友,胡适意见很中肯,道出了有出息画家须得有生活,离开生活搞创作是无源之水。还有一位朋友梁鼎铭先生接着胡适以上的那段评语往下批注到:“只是要有我自己,虽然不像山,不像马,确有我自己在里面,就得了。适之说,小曼聪明人,我也如此说,她一定能知道的,适之先生以为何如?”

其实,在身体许可的范围中,陆小曼一有时间,就会亲近大自然。在徐志摩生前,也常与她去领略江南风景。尤其是杭州美丽的山水。当然不可能如其他画家走遍天下大山大水。至于忘情于山水,寄情于山水,她更多地是从元明时古人留下的那些真迹里,以及当代名家的名品中观摩、体会。她特别钟爱沈周、倪云林的山水,也受到他们的艺术熏染。她在日后的山水画创作中擅长设色山水画风逐渐形成,也是近似清代王鉴一路。还有她以往曾与不少当代文坛大师们相交,受到不少教益,加之自己看着足够的文字功夫,写过不少文学作品。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也足够弥补她在绘画过程中的一些不足。现在不少画家都认识到,画家画到最后,拼的就是学养,要更上一层楼,必须要多做学问,缺少知识的画家是行之不远的。

陆小曼的山水画是属于典型的南派风格,不是大山大水大气魄,浓墨重彩,笔韵粗狂,那是北方的画风,而是笔调清新、淡雅,极富江南的色调,就像江南春二、三月,蒙蒙的雨帘、淡淡的水雾中,走来的一位略施粉黛的少女……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比喻。她的山水画大多是小青绿山水、淡墨山水。小青绿山水是从大青绿山水变异的,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青绿山水长于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妙在温蕴俊秀。而淡墨山水也是对中国水墨画的创新,在传统国画的蕴意下,结合西方油画的立体画法,追求淡雅、宁静、空灵、苍润的画风。陆小曼继承与选择了这两种画的技法。可以说这是她性格使然,

也是命运的使达。她感觉到唯有这两种画法才能画出心中想要的东西。但她在技法上用笔更为细巧,设色也更为雅致,另外,更重要的是她作画时全身心投入到整个画面里的是女性的一种温情,才画出了那种云淡风轻的诗意。这种温情是其他画家不可能具有的,也是从她的笔墨骨子里生发出来的,有格调,有境像,又有江南山水的柔媚,柔媚中不乏山水的活力,难怪宁立在她的画前,让你深深感觉到一股股诗意如三月的和风细雨迎面不时地拂来。香港美文大家董桥,是陆小曼的画痴,在那里,艺术市场只要拍卖陆小曼的作品,他全部收进,用他的话说“陆小曼的字画,碰到一幅要一幅的。”这位老先生曾看到过一幅陆小曼早年赠送给曾任孙中山的秘书、民国中山县县长李仙根的赠品。那画上面有骏马,禁不住对此幅丹青大为喟叹:“美人画骏马笔细细的,那是陆小曼天生的本事,再配上小楷字字带骨带肉,题字又古又秀。”好一个“天生的本事”,所谓本事,是陆小曼拥有别人不曾有过的艺术匠心。拭目中国画坛,那些被称为艺术大师的人,试想若没有自己独到的本事,在艺术上能够推陈出新吗?一样的宣纸,一样的色彩,一样的墨笔……不一样的是只有当你拥有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才会走上成功之路,只是陆小曼的成功,较之于别人来,路走得更为艰难。

想想吧,徐志摩离世后,这么多年,一个孤苦伶仃,无儿无女的女子,是如何面对生活和面对这个世界的。因为她与徐志摩的结合是徐抛开了结发妻子,抛弃了家庭与孩子,那当然是得不到徐家这个书香门第的承认,与她断绝了一切关系包括经济上来往……至陆小曼生命垂危时提出要死后与徐志摩合葬一处,也被徐的儿子断然拒绝。陆小曼曾经对挚友,也是郁达夫前妻王映霞伤心地泣诉过:“我以最大的勇气追求幸福,但幸福在哪呢?”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得到了党与人民政府的关心,1956年,在上海美协举办的一次画展中,陆小曼有作品展出。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去参观,看见了画上具名陆小曼。十分诧异沉寂多年的陆小曼居然还在,并且画得如此出色。于是关心地问起有关方面,得知她生活在上海,生活无着落。陈毅听后就说这样的人应该予以照顾。于是这位女画家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后来上海画院又吸收她当了专职画师。1965年春天,享年62岁的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这样一位生性聪慧、多才多艺,备受争议却从不辩白,漂亮多情的女画家就此告别了这个世界,也告别了人间的是是非非,胡适曾经赞美她:“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却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也是无价的精神财富——她的那些呕心沥血所作的丹青,在中国绘画的这个艺术宝库中,会一代一代留传下去。

在本文收笔之际,我想起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这首名诗不是赠给陆小曼的,细读之,谁又能说不是送给陆小曼的呢!况且,她那溢满色彩的一生不正如这首能叩动人心的小诗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