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一出门就要妈妈抱(儿大要避母男孩抱起妈妈)
#我的生活也是#
前段时间,一名9岁男孩抱起妈妈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中,小男孩刚刚参加完培训,内心十分激动,于是看到来接自己回家的妈妈,就兴奋地要将妈妈抱起来。
然而,接下来妈妈的一个动作却引来争议。
因为小男孩只有9岁,个子不够高,力气也不够大,所以年轻的妈妈就配合地抬起双腿,让儿子将自己抱了起来,母子俩都笑得非常开心。
但对于这样温馨的一幕,很多网友表示难以接受。
有人说“妈妈年轻是不假,但最起码的原则还是要有的吧”,还有人说“妈妈这么年轻,更应该懂得要回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女朋友呢”。
更有儿科医生指出,不建议母子这样拥抱,别以为孩子小不在乎,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孩子的认知会出现障碍。如果只是普通的拥抱倒也无妨,但妈妈抬起腿的拥抱不适合,这种动作只适合发生在恋人之间。
尽管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不满,但我觉得,对于一名9岁男孩来说,或许我们不必要求那么苛刻,毕竟只是情绪冲动下的动作,即便画面不够美观,也不用上纲上线。
与之相对的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异性家长不注意与子女保持适当的距离,育儿理念过于“超前”,才会真的容易对孩子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换衣服从不避开儿子”,儿大应避母一向以大咧咧性格示人的明星宝妈Ella,某次被采访时,曾提到自己与儿子的相处方式。
Ella表示,自己跟儿子一直是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好到“彼此不在意性别”,甚至“换衣服从来不避开儿子”。
平时Ella当着儿子的面换衣服,儿子根本不觉得害羞,看起来丝毫不在乎。
Ella还提到,有次她换卫生棉,但不小心被儿子看到了,不仅没有避开,甚至还趁着这个机会,把儿子抓到跟前,上了一堂生理卫生课,讲解了相关知识。
虽然Ella的儿子只有4岁,但不得不说的是,小家伙已经算得上是“小男子汉”了,当孩子来到3岁左右时,就会性别意识萌发,逐渐认识到“男女有别”,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而一旦家长做不到“儿大避母”的话,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产生深远影响。
“儿大不避母”会对孩子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1.破坏身体边界感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说过:“家庭中的隐性性侵害常常被忽视,它不但会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还会破坏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轨迹。”
如果儿子与妈妈过于亲近,习惯了过于亲密的身体接触,那么就会破坏孩子的身体边界感,使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这种行为无伤大雅,是可以被允许和接受的。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接触到同龄女孩子时,就会容易男女界限模糊,可能对女同学出现一些不礼貌的行为,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2.可能产生“恋母情结”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指的是儿子没能得到父母正确的关爱和教育,从而对母亲产生了依赖、眷恋的情结。
而有“恋母情结”的孩子,往往会性格软弱、缺少主见,并且这种情结对孩子将来的个人发展、婚恋关系,都会造成危害。
如何做到“儿大避母”?1.在孩子面前衣着得体
当孩子超过3岁时,家长与孩子性别不同,就应该保持该有的界限感。
身为母亲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衣着得体,在家里穿得尽量保守一点,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换衣服。
2.及时分床、分房睡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一般在3-6岁时,我们可以试着从分床睡过渡到分房睡,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亲子间保持好一定的距离
3.尊重孩子的隐私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家长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该避讳的时候适当避讳,不要一直把孩子当做“孩子”。
在美国教育体系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十码法则”,顾名思义指的是家长与孩子至少要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而从更深层次来说,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的隐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界限感。
结语:
“女大避父,儿大避母”,随着孩子性别意识萌发,异性家长要在生活中多多注意自身的言行,有意识地与孩子保持适当距离,才能帮孩子建立起身体的“边界感”,更健康地成长。
今日话题:你对这名妈妈的行为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