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意义何在(明治维新是一场)
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在我们中学的历史书上,明治维新被定义成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当然,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不过,也有人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
那明治维新究竟是一场革命,还是一场革新?如果是革命的话,为什么被称为“维新”?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维新”和“革命”这两个词,在汉语中的意义。
一、“维新”和“革命”在汉语中的含义“维新”和“革命”这两个词,都是儒学的概念。明治时期的人,说到“维新”和“革命”的时候,也都是在儒学的知识背景中理解这两个词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是要学习儒学的。他们学习儒学,不仅把它作为考取功名,改变人生命运的手段,还把它作为了一种信仰。
在德川时代和明治时代,当时的知识分子,他们也都学习儒学。但是他们学习儒学不是为了参加科举、考国家公务员。他们是把它作为一种修养品格、修养道德的学问。这里的区别,非常重要。
“维新”这个词,出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文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维新”这个词,第一次在现有的文献里出现。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话就是说:“我们周国,虽然是古老之邦,但是受天命为天子,却是新近的事情”。
明治维新里“维新”这个词,跟诗经里的这句话非常有渊源。
那就要说到,在明治维新前夜,倒幕派的武士和公卿贵族,他们在秘密策划发动政变、推翻幕府统治的时候,想要找到一个指导性的总方针或者说总口号。
这个时候,有位学者叫做玉松操,他当时是倒幕派的一个智囊。他就提议用《诗经》里“维新”这个词,作为他们的总口号。
玉松操为什么选用《诗经》里的“维新”这个词呢?他是想把日本比拟为周朝,把天皇比拟为周天子。
大家可能知道,周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朝代。而且周朝是封建制,有天子,有诸侯。当时日本的制度,也类似于封建制。另外,周朝在儒学里是一个理想时代。孔子的梦想就是要恢复周朝的礼仪和制度。
当时日本的学者也非常熟悉儒学,他们认为日本在当时的方方面面都类似于周朝,所以他们鼓吹日本的制度和文化,要比中国还要优越。
在德川时代,有天皇,有将军,将军掌握实权,天皇是个傀儡。德川时代中后期,一些对现状不满的人,他们发明出了“大政委任”这样一种讲法。也就是说,天皇才是国家真正的君主,将军只是接受天皇的委托治理国家。
明治维新,就是要把天皇授予将军的大权拿回来。天皇重新掌权,“革除旧法,实施新政”。这就是玉松操他们这些人,对于“维新”的理解。
明治时代的人,为什么不用“革命”来形容这场运动呢?
大家印象中的革命,应该是辛亥革命,或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这个“革命”是英文“Revolution”的翻译词。但是,现代汉语中的“革命”的含义,跟古代汉语中的“革命”的含义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代汉语里“革命”究竟是怎样一个含义。
我们中国有部古书,叫做《周易》。“革命”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就在《周易》这本书里。《周易》里有这么一句话:“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商汤与周武王的革命,既顺应了天意,又适应了人民的要求”。在这“革”是“变革”的意思。“命”指的就是“天命”。
儒家认为“天命”是政治的本源。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在所有人之中,他的道德最高尚,能力最出众,而且能够爱护、保护民众的话,上天就会命令他来做人间的帝王,并且颁发一个“营业执照”给他。让他代替上天发号施令,管理、教化民众。这个“营业执照”就是天命,有这个“营业执照”的人,就是天子,就是皇帝。
不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皇帝的子孙变得道德败坏,不但不能保护民众,反而要残害他们的话,上天就会撤销原来的“营业执照”,寻找更合适人选,并且颁发新的“营业执照”给他。这个人,他就可以推翻旧王朝,另建新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只要是以暴力手段实现的朝代更替,都能被叫作“革命”。
二、明治维新为什么叫“维新”,不叫“革命”?19世纪中后期,推翻德川幕府的政治家们,为什么不把这场运动概括为“革命”呢?
这是因为他们都学习过“儒学”,他们都知道“革命”的确切含义。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把“明治维新”说成“明治革命”的话,那不就意味着“天命”本不属于天皇吗?
这些政治家们想要强调的是“上天的任命”一直都属于天皇家族,从来没有发生过转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们怎么能够吹嘘天皇的统治是“万世一系”的呢?怎么能去证明推翻幕府的统治是合情合理的呢?
所以,他们会说,明治维新只是一场“维新”,只是天皇主导下的一次“革除旧法,实施新政”的改革,而不是“改朝换代”的政治革命。
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治新政府是有意识地要把一场革命装扮成一场变革。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突出日本的优越性,为了神化日本天皇,打造出天皇的统治“万世一系”的传说。
虽然在幕末有少数的学者和倒幕派,开始鼓吹天皇统治万世一系。但是要等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才正式确定天皇的统治万世一系这样一种说法。到了1893年,日本把《君之代》确定为他们的国歌,就开始唱道:
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事实上,“万世一系”这个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件上是1867年——明治维新爆发的前一年。在这之前的700年里,武士才是国家的主人,天皇有时候连傀儡都算不上。
到了19世纪,西方的舰船屡屡在日本沿海出现,日本那时候已经感到了严重的对外危机。尤其是美国佩里舰队的“黑船来航”之后,德川幕府才被迫打开国门,签署条约。
在德川时代,统治阶层是武士。武士都是职业军人,他们重视名誉大于生命,幕府作为全体武士的首领,他们不战而降的姿态,点燃了武士们心中的怒火。
下级武士嚷嚷着要“废约攘夷”,也就是废除不平等条约,把外国人驱逐出去。为了安抚武士们心中的愤怒,幕府口头上保证一定期限内“废约攘夷”,驱逐外国人,恢复锁国状态,但是内心却知道,大势不可扭转,只有对外开放,才是出路。
幕府这种对外屈服,对内欺瞒的态度,引发了国内的极大不满。既然德川将军靠不住,武士们就要找一个新的领袖。他们想到,在京都还有一个天皇。这个天皇,在遥远的古代,曾经是日本统一政权的最高领袖。而且,现在京都的这个天皇,还是特别讨厌外国人的。
就这样,天皇开始被塑造为日本民族主义的核心。下级武士希望在天皇的旗帜下,废除通商条约,重建国家政权。从明治维新前十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相信,天皇才是日本的正统的君主,将军只是接受天皇的委托管理国家。
到德川幕府倒台前夕,就连将军也想利用这种说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重建幕府的权威。比如说,第十四代将军娶了天皇的妹妹。当然,这次联姻是半命令性的。幕府要求天皇把他的妹妹嫁给将军,天皇也不好拒绝。后来,这位第十四代将军还特意去了京都拜见天皇。在他之前,已经有200多年,将军没去过京都拜见天皇了。
从这个时候起,将军在写给天皇的信件中,开始自称为“臣”。这标志着将军和天皇的关系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
在这之后,德川政府要求天皇把治理国家“大任”委托给自己。而且,为了堵住“倒幕派”的嘴,他们还主导了“大政奉还”这场演出。他们提出来要把权力交还给天皇。幕府之所以敢这么干,就是他们相信,一旦自己撂挑子不干了,没有人能承担起管理国家这个重任来。
倒幕派他们就顺水推舟,推动了一场“王政复古”的运动,就是要废除幕府,把政治体制恢复到天皇亲政的时代。当然,他们把天皇抬出来,只是要做做样子,事实上是他们自己想要掌权。
受这些运动和思潮的影响,天皇统治“万世一系”,这个观念在日本才慢慢渗透开来。
三、明治维新的本质是“维新”还是“革命”?现在的问题是,“维新”这个词,能充分传达这场运动的本质吗?我看是不行的。
因为明治维新,事实上是一场革命。
我们刚才已经了解,“革命”在古代汉语里是指改朝换代,君主易姓。就算按古代汉语这个意义来讲,都能说明治维新是一场“革命”。按照现代汉语里的“革命”的意义,能说“明治维新”是一场革命吗?
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革命”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
现代人脑海里的“革命”,基本上是对英文“revolution”的翻译。大家可能想象不到,“Revolution”这个词的本意是指“有规律的天体运动”,后来这个词,就衍生出了“循环往复”的含义。
大家应该听说过哥白尼,他在1543年出版过一本书叫《天体运行论》。他论证说,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天体运行”在这本书中,就叫作”Revolution”。
大家想一下,这是不是很有趣呢?“敢教日月换新天”,号召要打破一切,否定一切,重建一切的“革命”,它的本意竟然是“循环往复”?到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革命”这个词才有了现在的含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解释,“革命”是被支配阶级用暴力手段推翻支配阶级。他们在夺取政权之后,摧毁旧的政治、经济、生产关系。如果不那么强调阶级斗争的话,革命也能够被理解为,推翻一个原有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和社会体制的运动。
如果我们以现代汉语这个定义为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也可以说,
明治维新就是一场革命。这是因为明治维新不仅改变了日本传统的政治形态,改变了经济和社会结构,改变了文化和传统,而且还改变了日本列岛上所有居民的生活方式。
如果这都不算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的话,我想那就没什么能算得上革命啦。
四、明治维新怎样改变了日本?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明治维新是怎样改变日本的。
(1)从政治上来讲
明治维新废除了德川幕府260多年的统治。同时终结了,已持续近700年的武士对日本的统治,创建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明治维新还确立了“天皇主权”下的“立宪君主制”和“民选议会制”。1889年之后,日本所有法律的制定,都要经过民选议会的同意。明治维新废除了旧的法制,编撰了新的法典,改革了司法,创建了国家军队。
(2)从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来讲
明治维新废除了武士阶层的世袭身份,提倡“四民平等”。这四民是指,“士农工商”,也就是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在明治时代身份都是平等的。
明治维新还大力向西方学习,兴办教育、开放舆论、启发民智、推行信教自由,同时改革了税制和经济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发展实业。
(3)从生活方式上来讲
明治维新确立了新的历法和时间标准,人们的服装、发型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变,关于变更服饰的讨论,也正是这种改变的一个体现。
五、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明治维新其实是一场带来天翻地覆变化的革命。领导明治维新的政治家们,之所以选用“维新”这个词来作为施政的口号,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新政府统治的正统性,同时,塑造出天皇一直是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假象。如果选用“革命”的话,那就是在暗示,天皇不是一直在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这是这些政治家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不想让民众发现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