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暖的优点缺点(太阳能跨季储热集中供暖或许才是解决农村冬季采暖的唯一可行方案)

农村地区实施的“煤改电”“煤改气”,确实让我们的天变蓝了,但却让大部分农户感到不满意,主要原因就是采暖费用增加了,而农户的收入却没有增加,很多人因为无力支付高昂的电、气费只能选择挨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开始把目光瞄向了太阳能,近年来也上马了不少项目,但据我所知,鲜有成功案例。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太阳能是一种极不稳定的低品位能源。

众所周知,太阳能有太阳就能,没太阳就不能,天气变换,亦无规律可循,所以太阳能采暖必须有辅助热源。目前,市场上大部太阳能采暖工程的辅助热源都是电锅炉或电加热棒,因为这么做初投资成本最低,但相比于燃气或空气能而言,采用电锅炉或电加热棒采暖的费用无疑也是最高的。在没有采暖电价补贴的地区,在太阳能能100%满足晴天采暖热负荷的条件下,只要采暖季阴雨雪霾天数达到总采暖天数20%以上(不含多云天气),电辅助的电费就会和烧煤采暖的煤钱持平。事实上,我国只有极少数地区采暖季的阴、雨、雪、霾天气占比低于20%。

太阳能供暖的优点缺点(太阳能跨季储热集中供暖或许才是解决农村冬季采暖的唯一可行方案)(1)

农村住宅采暖热负荷

其次,农村的住宅没有保温,热负荷极高。

90%的农村建筑水平还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即无任何保温措施。不仅如此,农村建筑普遍还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房子修的高,二是窗户特别大,无论是南窗还是北窗。农村住宅,即便做了保温,亦比城市住宅的热负荷大很多,因为农村住宅都是独栋建筑。

第三,项目预算严重不足。

农村住宅,要想做到晴天24小时完全依靠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的热量来采暖,其集热器采光面积与采暖面积之比应达到2:5以上(以真空管集热器和全流道集热计算),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市场上常见的50支管的太阳能联箱,轮廓面积7.8平方米,采光面积只有4.65平方米,一块轮廓面积2平方米的全流道集热器,采光面积只有1.88平方米。也就是说想利用太阳能给农村100平方米的非节能建筑供暖,需安装9组共计450管的真空管集热器或21块全流道平板集热器,才能做到晴天夜间不靠电补。这么多的集热器,若是用真空管集热器的话,即便是单层建筑,屋顶上能不能安的下,都成问题(联箱的宽度是3.77米,长度是2.07米),因为不是所有的屋顶长和宽都只比太阳能集热器的整倍数大那么一点点,此外你还得留下维修通道和空间。

太阳能供暖的优点缺点(太阳能跨季储热集中供暖或许才是解决农村冬季采暖的唯一可行方案)(2)

全流道集热器板芯

见过太多的农村太阳能采暖项目,百平米采暖面积配管150支或10块管板式平板集热器(集热效率比全流道低25%,加之采用防冻液系统,整体效率只有全流道的60%左右)。如此低的配置,在晴天也只能满足约40%的采暖热负荷,晚上12点以后,必开电辅才能满足房屋的采暖热负荷。为什么会配的这么低呢?

因为预定严重不足!农村100平方米非节能住宅,利用太阳能采暖,包含采暖未端,即便是水暖工给自己家安装,所有材料都按进价算,不计算人工费的情况下,用真空管集热器,至少需2万元,用全流道集热器,至少需2.7万元(其它平板集热器,水暖工跟本就不敢用于自家供暖,因为它的费用更高),而大多数太阳能采暖工程,总体预算只有1.5万元(100平方米),包含材料费、人工费及利润,能成功才算怪事呢!

如何破解呢?

我认为,要想让农村人接受太阳能采暖,就必须把太阳能采暖的初装成本或使用成本降下来。

以目前的做法,要想降低初装成本,唯有开发新的太阳能集热器,因为在太阳能采暖初装成本中,太阳能集热器成本占比绝对在50%以上,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性价比更高的集热器,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要想降低使用成本,就必须采用跨季储热,集中供暖的模式。农村单户做太阳能跨季储热不太现实,一是初装费用近乎天文数字,二是农村庭院未必有地方建储热水池。

如果我们能以每采暖面积300元的代价建设一个太阳能集供热站,集储热成本不超过0.05元/kwh的话,相信会有很多企业会自愿投身到农村供暖市场中来。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集热器价格要非常低廉,这一点并不难,背流式集热器巨量制造的话,单集热器本身材料成本不会超过10元/平方米。其次,不能改变集热场土地原有的耕种性质。农村是有大量的土地,但是这都是我们耐以生存的根本。要想在农村实现集中供暖,从经济性上来说,非太阳能莫属,但建集热场势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如何才能不改变土地的耕种性质呢?这就要求集热器能够垂直安装,唯有这样,才能占有更少的土地,背流式集热器恰好也可以垂直安装。

受疫情影响和资金困扰,背流式集热器跨季储热集热试验我们还没能开展,但开年这个试验我们一定会做!

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47%,其中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40%,也就是18.8%,农村约占8%,加上农村种植、养殖用热,农村采暖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5%以上,如果我们能利用太阳能把这块解决掉的话,“3060”就会提前完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