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04——认识草书42.3 草书的裹束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

点画组成笔势,笔势裹束为一个完整的字,裹束是最后一步。裹束时还要考虑结字,《玉堂禁经》称之为「结裹法」。草书的裹束,和真书有些不同,今天就讲讲这个问题。

真书裹束

真书裹束可以说是做加法,把大圈、小圈加起来,每个笔势放到指定的位置上,结成一个字。在裹束过程中,原来选定的笔势不会改变。如以前讲过的《阴符经》中这个「沉」字,选好了散水势、冖头势和凤翅势,裹束后这三个笔势不会改变。

草书裹束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

草书的裹束就有点不同,原来选定的笔势,在裹束时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笔势。如这个「列」字,左边「歹」,右旁是横放的「刀」。在草书中组织使转,左边是「子」字形飞带势,右旁「刀」单独写起来是转动,钩裹势。这两个笔势一加,出来了一个草字,你马上会发现右边的「刀」少了一笔,简化了。所以说,草书的裹束不是简单的相加,在裹束时,它会再次组织使转。那怎样理解《急就章》这写法是什么笔势呢?

《急就章》的写法,可以说提供了草书「列」的基本结构,后世书法家处理手法未必相同,我举几个例子: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3)

孙过庭有一个「列」字,分成两部分,先写曲钩势,再加一个狮口,这两个笔势中间是断开的,所以分得相当清晰。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列」字,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曲钩势的一折很小,注意狮口是重新起笔的。怀素这个「列」字,第一横直线分开独立写,下面是三撇,贯鱼势,从「五势」来说就是转动。他在《小草千字文》中也是这种写法,还多了一点,这一点是偿还「刀」字那省略的一撇,有些人喜欢写多一点,其实「列」字并不需要。你可以看到,裹束后飞带势不见了,而出现了曲钩势、狮口或贯鱼势,其原因就是草书把左右两边加在一起后,可以重组笔势。

草书的裹束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4)

当章草演化为今草时,笔画的牵连更多,笔势变动也更大,我们来看看「知」字的变动。「知」字在小篆中,从矢,从口。隶定如《石门颂》,隶变如《西狭颂》,于是写成章草也有两种,分别就在左边。索靖《月仪帖》左边是奋笔势移位,横笔起两开半,皇象《急就章》是竖笔起,竖笔势三开。章草这样取势从隶书来,左右分得很清楚。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5)

今草省简更多,而且往往把左右笔势统一起来。王羲之《十七帖》有十一个「知」字,右旁的「口」,没有一个用两点的,只是一折。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6)

这个字,有人误为「右」,如果你熟悉《十七帖》的写法,就会知道这是「知」。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知」字,也是这样写的,还有怀素《论书帖》这个「知」,十字势加冖头势。这样取势,不是看着隶字来的,是章草裹束后,逐渐产生的变换,打通左右,化出新的取势,我称之为两次取势。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7)

不仅左右可以打通考虑,上下同样可以。如「多」字,上下都是飞带势,但裹束成字时,却是上下一起考虑的,先写三撇贯鱼,然后写交争势。真书是真的裹束两个飞带,草书不是。

结字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8)

裹束之后,还有结字,还是拿「多」字为例,皇象脱胎于八分,从横扁演化为方正,真书体势也是这样来的,皇象还带有隶书的趣味。王羲之体势完全是新体,尤其是他的草书,体势略长,结字比皇象紧密。智永也有这一特点,但点画功夫不如大王。王献之《忽动帖》中这个「多」字,结字就略嫌松散了,一比较就看出高下。这四个字取势都一样,点画王羲之最好,结字智永最紧,小王最松,王羲之疏密得当。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9)

孙过庭《书谱》「与」字

草书结字还讲究正侧,如孙过庭《书谱》「与」字,取势都一样,有些安排得很正,但也有很侧的,望上去动感不同,效果各异。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0)

上一堂课我讲到,王羲之《十七帖》有六个「与」字,有两个比较正,其余四个结字较侧,但王羲之没有孙过庭那样侧,他是比较平和的。

圈眼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1)

裹束有连,但有时有断,字和字之间,一笔和一笔之间,最好就是分清楚。不要多做圈眼。什么是圈眼呢?线条围住的空白,俗称「眼」。举例来说,《急就章》「生」字,它是一个马桩势加一个奋笔势,全是实笔,虚笔牵丝都隐藏了,风格非常朴实。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生」字,两个笔势连接处虚笔写出来了,所以产生了一围住的空白点,这就是一个眼。最忌是左右对称两个大圆眼,好像眼镜蛇似的,不好看。通常是抹掉右边这个眼,像智永的写法。又如王羲之写「武」,也是这样处理。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2)

清·傅山

圈眼多往往因为用笔连绵,不肯断,明末清初的傅山,草书圈眼特多,这不是好习惯。

章草体势

裹束的结果得到一个草字,章草和今草体势有所不同。隶书本来是横向取势,所以你看「平」「牛」两字,真书是以竖笔收,走势向下,章草却是以横笔收,走势向右。受隶书影响,章草经常还要装一个雁尾,尤其东汉八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3)

分流传,雁尾就是代表漂亮的一笔,不舍得丢掉,连这「去」字最后一点也有雁尾。雁尾收,表示结束,不想和下一笔连续,所以章草都是字字独立的,这是章草体势特点。

今草体势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4)

今草体势向下,不用雁尾,但草法还是继承章草,并不是用竖笔收尾。如果你改为竖笔收,那是行书,草法改了。晋唐人的今草,整字相连最多两三个字,大多数还是字字独立,宋以后就不同了。

王羲之《适得书帖》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5)

《淳化阁帖》第六卷王羲之书,第一篇是《适得书帖》,第一行八个字,一笔写成,历代都认为是假帖,宋代黄伯思指出:「近世不工书者伪作耳」。姜夔说:「苦累数十字而不断,……不足为奇,反成大病。」清代王树说,这是怀素的方法,王羲之不会这样写,「此帖字相连属,如笔不停缀者,然既乏顿挫,兼带俗韵」,没一句好话。你要学草书,审美观念很重要,不要把俗的当雅的。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6)

我们已经花了四堂课来认识草书,写草书首先要识字,这比小学生认识正楷字还要难,因为草字来自篆隶,识草字要先懂一点篆隶,小学生不需要。懂得了草法,就解决了对不对的问题,这是入门第一步。识字之后,就可以运用书法技法去写出来,技法包括用笔、识势和裹束,哪一样都省不了,其中点画写法跟真书一样,没真书基础点画好不了。这么一想,学草书时,真草隶篆全有关系,当然很难。有些人认为写得潦草就是草书,不是这回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张芝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7)

历史上的草圣是谁?不是王羲之,而是张芝。张芝一生处于书法史的关节点上,章草变成今草,八分走向真书。张芝草书成就非常高,王羲之说自己比不上张芝。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8)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9)

张芝的艺术成就,在当时掀起了一股草书热,据赵壹《非草书》记载,大批人废寝忘食,日夜不息,十天就用坏一支笔,每月消费数丸墨,汉那时用墨丸。这些人领子、袖口都是墨汁,连嘴唇、牙齿都是黑的。你请他们聚会,这些人都一言不发,不跟人交谈,伸个手指在地上猛画,或者拿根草在墙壁上练字,「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䚡出血,犹不休辍」,这种劲头,比现在年轻人玩手机还厉害。

赵壹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0)

赵壹这个人是文学家,辞赋做得很好,《后汉书》有传,说他「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是个美男子,当时「袁逢使善相者相(赵)壹,云:『仕不过郡吏』,竟如其言」,仕途很失败。《非草书》是他传世作品,非,就是非难,批评、否定的意思。他不是非难所有的草书,而矛头指向张芝的草书。赵壹有什么理由呢?

《非草书》

赵壹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 草书只是赴急之书。

第一,草书只是赴急之书,这是赵壹对草书的认识。他说草书起于秦末,因为官书繁冗,军书交驰,临时潦草而书,「故为隶草,趋急速耳」。但这种草字只是实用的草写,跟张芝的艺术草书根本不同。西汉史游整理的《急就章》已经是小学生课本,他一字不提。赵壹好像也没读过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不知道「汉兴有草书」并非指秦代的隶草。所以说,赵壹对草书的认识,有很大的缺陷。

· 草书不是圣人之业。

第二点理由,草书不是圣人之业,这是从人生观上说的。圣人就是孔子,圣人之业就要经世致用。看见家乡有人「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颜」,赵壹愤怒了,他说「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推斯言之,岂不细哉?」用白话文来说,就是练草书帮不到你上大学、读博士、考公务员,赵壹自己奔走权门,可惜失败了。从这两个理由来看,赵壹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但人生不能太现实,艺术对于修身有重大作用,林语堂说,没品味只是粗鲁的人。

最使赵壹生气的是:

《非草书》

■ 汉·赵壹

· 私书相与,庶独就书,云适迫遽,故不及草。

那些练草书的人,书信来往竟然会加这么一句:「我正忙着,所以没时间用草书写」。这句话是学张芝,张芝说过「匆匆不暇草书」。

· 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

赵壹说本来简易又快速的草写,怎么变成了又难又慢的草书,失去了草写的本意。

赵壹所说「草本易而速」,这是实用的草写,临时从宜,随手而书,赵壹就是实用派。

张芝「今反难而迟」,这是艺术的草书,要写出一张成功的作品,就要经过艰难的学习,长期练习,静心构思,张芝是艺术派的领袖。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1)

这两派其实不是一回事,从逻辑上说没遵守同一律,但赵壹的《非草书》使我们知道,又难又慢的纯艺术草书产生了,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张芝是杰出的代表性人物。那时大批人不计功利,花费,时间......,投入草书学习,「为艺术而艺术」,是纯艺术的确立,艺术的自觉,如果艺术要附于实用才能存在,那只是工艺。钟张二王是书法艺术进入成熟期的大功臣,书法艺术被社会广泛接受,从「读」文字转变为「品」艺术,从此狂飙突进,高潮迭起。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2)

但一直到今天,赵壹派还是大多数,绝大多数人还认为草书就是快速的潦草而书,绝大多数人不懂草法,也不知道点画要用真书方法去写,他们想不通怎么会有难学、难记、难识、难写的草书,这就是为什么张芝派少于赵壹派的原因。

简言之,学草书有相当难度,有毅力者才能胜利。认识草书就讲到这里,下一堂课开始讲草法。

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草书的裹束会引起笔势变换。

· 结字有疏密、正侧,避免圈眼。

·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3)

赵壹和张芝的故事。

复习思考:

· 试写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多」字,父子之间有什么不同?

·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行书(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4)

孙过庭《书谱》中「书」字有两种写法,哪一种比较早期?为什么右边字多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