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院士不生病的十条铁律(少年对话院士从)
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视频剪辑 张渊
通讯员 韩琪
“桂院士,您好!请问您喜欢吃鱼吗?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吃到您培育的无刺喜头鱼呢?”
“您培育的异育银鲫等养殖新品种,对于长江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意义?”
“您当年参加高考时是什么心情?为什么选择细胞生物学专业?”
4月28日下午,2023年“少年对话院士”首场活动在武钢三中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为武汉市青山区线上线下2300多名学生带来题为《水产养殖的中国智慧》的科普报告。来自武钢三中、白玉山中学、钢花小学、钢城二小、钢城十八小等学校的学生代表与桂建芳院士展开对话。
“少年对话院士”
桂建芳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首创多倍体银鲫和全雄黄颡鱼遗传育种技术路线,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中科5号”和“全雄1号”黄颡鱼以及长丰鲫等4个新品种。如今的市场上,约70%的鲫鱼(喜头鱼)都是他培育的品种。在江苏、湖北、广东等25个省市推广养殖苗种数百亿尾,增产幅度20%以上,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此次,也是桂建芳院士第一次走进武汉市中小学,与学生开展对话活动。
桂建芳院士
开讲伊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陆鸣通过场外连线为学生讲述了“喜头鱼”名称的来历,阐述了我国曾面临“吃鱼难”的困境。随后,桂建芳院士讲述了自己立志为解决“吃鱼难”问题,40年专注研究“一条鱼”的故事。他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成长感悟:珍惜机遇、笨鸟先飞是成长的关键;持之以恒、执着拓新是科研成就产生的路径;豁达奉献、奖掖后学是快乐幸福的源泉。
桂建芳告诉同学们,自己从事科学研究40多年,获得不少奖励。在他看来,个人发展始终与党和国家人才激励政策紧密相连,无论是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技术性研究,重要的是把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
现场气氛热烈
在与桂院士的对话中,学生们提问非常踊跃,互动不断。“人类会有一天通过基因技术实现像鱼一样在水里畅游的梦想吗?”“我将来想学习生物学科,需要做哪些准备?”“您平常都看些什么书,能否跟我们推荐一些读物?”此前,武钢三中学生查阅了桂建芳院士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解了其个人成长经历,100多位学生准备了“提问小纸条”。
学生踊跃参与对话
现场,钢花小学学生端出了他们在劳动课上完成的作品——“一鱼六吃鲫鱼宴”,包括干炸喜头鱼、豆瓣喜头鱼、平锅孜然喜头鱼等作品,可谓色香味俱全。孩子们还问桂院士,什么时候能吃上您研制的“无刺喜头鱼”。
钢城二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解剖鲫鱼,了解鲫鱼体内刺的分布。钢城十八小和白玉山中学地处青山较偏远地区,尽管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和院士对话,但在桂院士轻松风趣的引导下,现场你来我往,谈笑风生。孩子们时而若有沉思,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
桂院士40年专注研究“一条鱼”令学生感动
“少年对话院士”活动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武汉市教育局共同主办,于2023年正式启动。活动通过邀请两院院士走进武汉市中小学、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努力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