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

孩子感冒、发热、咳嗽,家长最是担心!宝宝们最常见、也最容易让父母惊慌失措的当属发热了。望着小脸红红的宝宝,父母心中可纠结了。如何帮助小儿退热?推拿手法挺好用!今天分享源自《三字经小儿推拿》一书治疗小儿发热的推拿手法,且看切收藏!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1)

病因病机

中医根据感邪性质不同将发热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多因感受风寒、风热、暑热等六淫之邪,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的特点,属实证;内伤发热多有内伤病因存在,如因乳食所伤、惊恐、阴阳失调而致;病程长,热势多样,属虚证,且外感与内伤诸因素互相影响。

辨证施治

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处理,是对发热处理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热。因此,对于外感发热的辨证治疗与感冒相同,在此仅谈内伤发热的治疗。

【1.伤食发热】

发热以夜暮为甚,腹壁、手心发热,两颧红,口赤,夜卧不安,纳呆,嗳腐吞酸,胸腹胀满,疼痛拒按,便秘或泻下酸臭,唇红,苔白腻或黄腻。

辨证要点:以低热为主,常见手足心热,大便秘结,夜卧不安,纳呆,舌苔黄腻。

治则:消食导滞清热。

取穴:退六腑、清大肠、清胃(图1~图3)

方义:退六腑为清脏腑郁热以退热;清大肠为清理肠腑以消积除热;清胃经意在泻胃火以消食积。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2)

图1 退六腑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3)

图2 清大肠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4)

图3 清胃

【2.惊恐发热】

发热不甚,昼轻夜重,伴有面色青黄,心悸,睡梦虚惊,甚则睡卧中手足挛缩,骤然啼哭,舌红,苔黄或黄腻。

辨证要点:低热,昼轻夜重,睡梦虚惊,骤然啼哭,舌红苔黄。

治则:平肝清热,镇惊安神。

取穴:平肝、清天河水、捣小天心(图4~图6)

方义:平肝经意在平肝息风镇静;清天河水为清心泻火以除烦热;捣小天心为镇惊安神。

【3.阴虚发热】

午后发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咽干,身体消瘦,口唇干燥,舌红,苔少或无苔。

辨证要点:午后发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或无苔。

治则:养阴清热。

取穴:运八卦、清天河水、揉二马(图7~图9)

方义:运八卦意在健脾和胃,调和气血阴阳;清天河水为清热泻火以除烦,具有清热而不伤阴之功效;揉二马具有滋补阴液、壮水制火之功效,配清天河水具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5)

图4 平肝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6)

请输入图片描述

图5 清天河水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7)

请输入图片描述

图6 捣小天心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8)

请输入图片描述

图7 运八卦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9)

请输入图片描述

图8 清天河水

小孩发热有什么办法更好(父母学会这个手法)(10)

请输入图片描述

图9 揉二马

预防与护理

1.加强小儿的护理: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合理饮食,避免损伤脾胃,造成蕴湿成热。

2.增加户外活动:平日宜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到公共场所活动,以免感受时行疫疠之邪。

3.避免惊恐外扰:注意小儿不宜接触异常之物,不要恐吓小儿,不要让小儿看恐怖电视,以免惊恐外扰。

4.病后调养:凡大病之后,必须注意饮食营养与药物调理,以免内伤津液,气血亏损。

5.高热患儿的护理:应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饮水,以防耗伤津液;服解表发汗之药,应进热饮,如米粥,并盖衣被,以助汗出,但取微汗为宜,不可过汗。

本文选自《三字经小儿推拿:汉英对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葛湄菲编著;单宝枝,郭晓琳翻译),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慢性鼻炎折磨人,让中医来支招!

中药绝学:一味能治呼吸系统疾病的奇药,一般人想象不到!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