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坦克设计图(东西方坦克设计的差异与背后的原因)
说到东方(主要是中、俄两国)主战坦克,大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是圆滚滚的“五对负重轮”还是苏联“宰人航天”的代表作T-72?
➽“五对负重轮”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的代名词了
➽估计绝大部分人对苏制坦克的印象都是这样的吧
那么,要说到西方(北约系)主战坦克呢?大家脑子里的画面又是什么样的呢?是海湾战争中“一战封神”的M1?还是“颜值与实力并存”的豹2家族?还是开坦克也要喝红茶的“优雅挑战者”?
➽打赢一次,终生受益的M1
➽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得靠实力的豹2
➽谁说打仗就不能优雅!老子可是贵族!
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我们对东西方主战坦克的第一印差异会如此之大呢?这种差异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下面坦克君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扒一扒东西方主战坦克的差异与这种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
作战体系的差异——首先要讲明的是,真正的坦克战绝对不是“捉对厮杀”,而是在一个巨大的作战体系下对火力的合理分配。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真正的地面作战有点类似于斗兽棋:每一种装备都有它的优势和弱点,要想打赢就得合理的安排各种装备之间的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装备优势的同时又要相互掩友邻的弱点。
➽斗兽棋里棋子属性的相克就是最简单的一种“作战体系”
➽象棋则可以看成是略微升级版的“作战体系”,除了属性相克不同的棋子还有不同的用法
举个例子,军圈里有一个老梗——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说的就是那年...兔子还是穷兔子的时候,手里除了小米加步枪的的步兵之外,实在是买不到、买不起、用不起、养不起坦克、重炮这样的重型装备;而兔子的对手那个个都是富得流油,重型装备一抓一大把!
➽那年,穷兔子穷到连一身军装都凑不齐,但是他的对手却能飞机、大炮加坦克一字排开了和你干......
面对这样的对手,正面硬刚是不可能打得赢的!要赢就得动脑子、就得不怕牺牲、就得学会扬长避短!于是兔子发明了近战、快站、混战、突袭战战法,隐蔽接敌,机动到距离敌人很近的地方突然发起攻击,让敌人的重型装备来不及反应、来不及使用......
➽在正确的地形上安排正确的战术,即使手里只有步枪、手榴弹和炸药包,也能干掉M26重型坦克
但是今天,兔子赚到小钱钱了,有钱研制、制造、装备世界一流的重型装备了,敌人有的我们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有!穷兔子翻身变富兔子,于是我们的战术也就变得越来越“王师”范了——如果一颗炮弹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两颗,两颗还解决不了,那就十颗!!!
➽兔子今天的成就是先辈们用命、用尸山、用血海拼出来的!也是我们的军工人用自己的青春和付出乃至鲜血浇灌出来的!别把他忘了!
这就是作战体系的变化,过去咱们没有重装备或重装备很少的时候,作战体系以步兵机动为核心,要想尽办法的让我们的步兵快速隐蔽的接近敌人。今天当我们的重型装备也能“满仓满谷”的时候,作战体系的核心就变成了火力的精确打击,用强大的火力在敌人还够不着我的地方就精确的消灭敌人!
再把话题拉回到坦克设计上,那么东西方作战体系的差异差异在哪呢?其实东西方军队作战体系最大的差异就差异在于——空中火力!
空中火力的差异——从M1说起过去坦克君曾经多次吐槽过M1那门万年不变的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虽然M256从M1A1开始历经了M256A1\A2\A3\A4的改进,但是改进的地方从来都不是火炮的威力,迄今为止美国的M256在火炮的基础数据(火炮的极限膛压与出膛压)上,仍旧与RH120/L44一模一样。所以就算美国所谓的M829贫铀穿甲弹有“自锐性”的加持,但是在火炮性能没有本质提升的前提下,M256发射M829穿甲弹的威力绝对不会比RH120/L44发射DM33穿甲弹在2000米上击穿550毫米垂直钢板提高多少。
➽贫铀穿甲弹的“自锐性”确实要好于普通钨芯穿甲弹,从上图就可以看出钨芯穿甲弹(左)有很明显的“蘑菇头”,而贫铀穿甲弹(右)的“蘑菇头”要小得多,穿深也要大一些。但两者的区别远没达到“逆天改命”的级别
这个威力放到今天已经完全不够看了。那么美国人为什么从M1A1开始一直到今天的M1A2C都没有想办法增强M1的火力呢?原因有三:
一、美国从1959年起就放弃了常规坦克炮的研制,造成技术断层;要想独立研发一门大威力坦克炮投资太大,成本上不划算。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可以“白piao”德法英的坦克炮。
➽自T95中型坦克研制失败之后,美国就放弃了研发常规坦克炮
二、M1系列主战坦克的设计不合理,炮塔前部太重没有增加火炮重量的冗余——炮塔前部的贫铀装甲重6吨,火炮防御盾重1.2吨,如果火炮的重量超过3吨,那么整个坦克的炮塔就会变成一个以炮塔座圈为轴心的“跷跷板”:前面重、后面轻(炮塔后部重5.7吨)!稍微颠簸一下都能把炮塔从座圈上撕下来!
➽M1A2不换装长身管火炮的是因为炮塔严重不平衡,前部的贫铀装甲太重!根本没有增加火炮重量的冗余
三、其实上述两个原因都是小问题,只要投钱就能解决。但是第三个原因就是大问题:美军压根就没打算用坦克来反坦克!在美军的作战体系中,承担反坦克任务的是各型攻击机与武装直升机以及各类远程炮兵火力。
➽A-10、AH-64、M270......这些远程火力平台才是美军反坦克的主要手段,坦克自身的反坦克能力只是用于自卫
2009年4月,美国空军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论述美国未来10年的隐形化空中作战体系;在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表述:“......用以F-22和F-35为主的第五代作战飞机夺取制空权之后,一架B2轰炸机与两架F-22战斗机、两架F-35战斗机全部携带GBU-53“风暴破坏者”小型制导炸弹,可以在8小时之内完全摧毁一个重型装甲师的全部地面车辆。如果在摧毁敌人的防空系统之后再加入四架同样使用GBU-53的F-15E“鹰”,可以把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之内......”
➽美军无疑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以及隐形机队,所以美军作战体系的核心是“以空制陆”
当然,这份报告肯定有“王婆卖瓜”之嫌(发表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国会继续给F-35计划拨钱),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军这种“以空制陆”的作战体系,确有十足的底气。所以在美军现在的作战体系中,如果坦克设计师们提出增强坦克的火炮威力的方案,不仅不会得到军方的支持,反而还会因为触动了空军和陆航的“奶酪”而被否决。
于是乎,东西方坦克设计的第一个差异就体现出来了,西方至少是美国的主战坦克在设计的时候并不太注重火力的提升!在火力上更多的注重与空中单位以及各种远程火力单位的配合与信息交换。
➽M1A2最大的战术优势是信息化能力,它打不死你有的是东西可以打死你!它只需要把你的信息能打死你的单位就好
等等!坦克君说得不对!虽然美国坦克确实没有提高火力的需求(如果那天美国也开始着急忙慌提升坦克火炮威力,那就说明美军失去了空中优势),但是西欧那些北约国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加强坦克的火炮威力啊!?
➽法国AMX-勒克莱尔装备的CN-120-26型120毫米口径滑膛炮的性能虽然算不上顶尖,但也算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滑膛炮之一
➽德国RH120/L55型坦克炮是目前现役坦克炮中的翘楚
➽另外德国还研制了创纪录的L51型130毫米口径滑膛炮
的确德、法两国一直都没放弃对大口径坦克炮的研制,也产生了丰硕的成果,CN-120-26型、RH120/L55型乃至目前口径最大的L51型,这些世界一流的坦克炮。原因很简单——在北约框架下的军事行动,这些西欧国家都能得到美国空中力量的支援;但是一旦脱离了北约体系,这些西欧国家本身并没有像美国那样的空中力量。所以反坦克还得靠自己,怎么着都得留个后手。
防护与机动理念的差异①装甲防护的差异
其实东西方坦克设计理念差异最大的不是火力,提高坦克炮的威力,一直都是双方不懈追求的目标。在这个动力的推动下,现代大口径坦克炮(120毫米以上口径)的炮口动能从最初的12至13兆焦耳发展到今天接近18兆焦耳,足以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7、800毫米的垂直装甲钢板。
➽提高坦克炮的威力,增加穿甲深度是所有坦克设计师的共识
但是在机动性与防护设计理念上东西方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先来看看东西方主战坦克的体重差异:
➽豹2A6M战斗全重67吨,配备1500马力柴油发动机
➽M1A2SEP战斗全重在65至71吨之间,配备1500马力燃气轮机
➽挑战者2的战斗全重在65至70吨之间,配备1200马力柴油发动机
➽T-90MS战斗全重55吨,配备1130马力柴油发动机
➽ZTZ-99A战斗全重约55吨,配备1500马力柴油发动机
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西方坦克普遍比东方主战坦克要重10吨以上;在火力大家都趋同的条件下,这十多吨的重量差异就体现了防护设计的差别。
西方主战坦克的防护设计强调“全防护”,坦克的正面与侧面都敷设了厚重的复合装甲;另外在复合装甲之外还会加装厚重的多层隔间附加装甲。这是因为西方主战坦克经常卷入城市反恐战、游击战这类不利于重型装备的战斗中。在这类战斗中西方引以为傲的空中力量往往无法发挥作用,坦克只能依靠自身的装甲防护“硬撑”到救援赶到(另外在这种战斗中,随行坦克的步兵往往会把坦克当掩体用,如果加装重量轻且防护效果好的爆炸反应装甲,虽然可以提高坦克的防护能力,但却会对步兵增加伤害,所以西方主战坦克基本都不使用反应装甲)。所以就要求坦克具备很强的全方位防护能力。
而东方主战坦克更多的是强调正面防护,把强悍的复合装甲都堆到坦克的正面,侧面往往只有一层不太厚的均质钢装甲,最多在侧面敷设爆炸反应装甲。这是因为东方都是把坦克当成进攻作战的“矛头”来用,主要作战环境是大规模野战。在这样的作战中,坦克的侧后会得到友邻的掩护,用不着加装厚重的装甲来拖累坦克的机动性。另外,在野战条件下,伴随坦克的步兵都是在步战车里或在离坦克八竿子远的地方构筑阵地,所以东方各国的主战坦克都喜欢加装反应装甲这种防护效果好且重量轻的附加装甲。
综上所述,东西方主战坦克在坦克的防护设计上,西方主战坦克强调的是坦克要有独立于作战体系之外的全向防护能力;而东方更强调坦克是融入己方作战体系之内的装甲防护。这就是东西方在装甲防护设计上最大的差异。
②机动性理念的差异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东西方主战坦克的机动能力就会发现,西方的主战坦克在坦克最大公路时速、发动机最大功率...这些机动性数据上非常好看,但是如果一旦遇上复杂一点的地形,气氛往往就会显得比较尴尬......
➽虽然在直线冲刺时,A6与A4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超长的刹车距离以及在转弯和复杂地形上的迟缓,都在说明“肥豹”的“关节”与“心脏”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
➽体重近70吨的豹2A7的战场机动性,虽有1500马力加持,但奈何体重太胖
但是东方主战坦克,在发动机最大功率、最大公路时速这些机动性数据上比较难堪,但是一旦遇上了野地......原地撒欢吧......
➽咱99A的战场机动性
➽T-80U的战场机动性
在前文我已经说过,东西方作战体系最大的差异就是空中力量的差异,所以西方主战坦克的机动性往往强调——在有效的空中掩护下,用最快的速度冲刺向预设阵地;配合空军歼灭敌军后在冲向下一个阵地......
➽固定阵地打黑枪,才是西方主战坦克的主流作战方式
那么如果在冲刺的路上遇到了遭遇战、伏击战、突袭战......怎么办?靠装甲硬扛!扛到自己的飞机赶来解围!如果飞机来不了呢?
替我向上帝问声好......
而东方坦克的机动性设计理念则完全相反,因为没有像美国那么强大的空中力量,所以在坦克机动性的设计上,东方国家并不是太强调最大时速这一指标,而更多的强调战场队形转换——本来是行军队形,遇上敌机空袭,在一分钟内全部转换为防空阵型;遇上突袭了,最快速度转变为作战队形;遇上伏击了,用最短的时间转变为防守阵型(我国装备99A型主战坦克的某装甲旅,一直是行军/战斗队形转换的世界记录保持者)......
这样的机动性设计就给了东方系主战坦克极大的战场生存优势:如果遇上敌军包围,可以用机动性自己跳出来,就算跳不出来,也可以利用战场机动的优势进行风骚走位,与敌军周旋到救援部队赶到!
➽苏系坦克看似装甲不厚,但是凭借优异的战场机动性,其战场生存能力并不比西方主战坦克小
所以,东方主战坦克在机动性上往往强调独立于作战体系之外的战场机动能力,而西方主战坦克往往把机动性这东西与作战体系一起考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