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克隽逸衣着暴露引争议(吉克隽逸的道歉)
文/红豆
在《天赐的舞台》上,吉克隽逸和康姆士乐队带来了一首苏慧伦的老歌《被动》,吉克隽逸也一改自己以往的动感热舞风格,黄色的裙子,一头的短发,唱出了甜美温柔的感觉。
但是与此同时,因为好几个镜头推到近景的时候,就会看到吉克隽逸频繁看向提词器的方向,很少和康姆士主唱或者现在的观众互通,于是有网友质疑了:吉克隽逸是在一直看着提词器吗?吉克隽逸是在唱KTV吗?
很快,吉克隽逸本人也在社交平台发文道歉,也承认自己当时是一直盯着提词器。
随后,吉克隽逸也在某短视频平台录了一段自己再唱《被动》的视频,配文:这一次没看提词器。而且在视频中,吉克隽逸为了力证自己真的是没有看提词器,她会偶尔闭上眼睛。
有的人表示理解,说这个节目连续三天录制四首新歌,还要改编、磨合、排练,偶尔看一下也是能理解的。
当然有人理解就会有人不理解咯,有人就觉得说歌手是一个职业,努力完成演出和创作是每个歌手应该做的事情,记歌词也是份内的义务,而且频繁地看着提词器真的让人很出戏。
不过抛开这件事情而言,歌手应不应该看提词器,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歌手是一个职业,努力完成演出和创作是每个歌手应该做的事情,记歌词也是份内的义务。但随着时代发展,提词器被广泛运用,歌手们可以不用记歌词,直接上台演出,虽然方便了歌手,但也因此有观众质疑歌手的态度问题。
所以,提词器真的不能看吗?
一提词器作为一种辅助设备,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现在已经发展出各种功能和款式,是出镜人员的重要脱稿工具,也是政治家们演讲的利器。
而随后在一些舞台剧上,甚至还有着这样一个职业——提词人员。这些人他们会抱着厚厚的台本,躲在舞台前的某一个约定的方向,时刻关注在舞台剧的动向,时刻准备着为演员提示。
渐渐地,提词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就出现在更多的地方。
如今,提词器是个很正常的东西,为了明星艺人在参加综艺或者唱歌时,出现忘词或者其他的现象,影响节目效果而准备的。
还记得薛之谦的:买不起,喝东西,我随你,喝稀的,搭素鸡,挑哪家……吗?
这也是某一档歌唱类节目中,薛之谦要唱的日语歌《灌篮高手》片头曲的音译歌词。薛之谦就是靠着这样一篇东西,把歌曲完成的。
从节目的角度来说,使用提词器也是对观众负责任的体现,它能够保证节目顺利播出,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在某一些时刻,提词器大概也是一个好东西吧。
二
但正如一个硬币都有正反面,提词器对节目的效果也是有利有弊的。
众所周知,不仅仅是歌唱类节目,而是相当多的综艺节目是有提词器的。
脱口秀,抑或是《吐槽大会》,就是提词器的“重灾区”。
从截图中可以看到,这些提词器简直就是全面且贴心,连“好吧”这样的语气词也有。
不少人看到这个截图后都纳闷了,参与现场录制的观众明明就能看到提词器上的稿子,知道艺人接下来要说什么梗,这样还能笑得出来?
但是更多的人就觉得说这些上节目的人,稿子原本就不用自己写了,现在连背都不需要,直接对着提词板咔咔念就行,这是不是有点太不尊重观众了?
当时节目的制片人还出来说过:“脱口秀并不是即兴表演,是有段子手精妙的设计在里面。所以有提词器并不是说艺人不够努力不背稿,而是为了让每个表演者能够踩准那个设计好的点。”
说白了,就是那些跨界来的演员、歌手等艺人,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脱口秀演员,如果没有编剧、提词器,这节目肯定做不起来。
有人用易立竞老师举例,觉得其实稿子仅仅是基础,关键还要看表达方式,好比易立竞老师那些停顿、那些神态,就算是同样的一句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发挥得靠自己,节奏和幽默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对此,我觉得李若彤的总结其实很到位:提词器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给节目录制的辅助。
三
术业有专攻。
主持人、演员、演讲者、歌手对于普通人来说,都经过专业训练,有着他们擅长的地方,提词器的出现,在某些情况下似乎展示他们“不专业”的一面,让我们观众在某个时刻感觉受到了欺骗。
偶尔看一两眼这没啥关系,可是如果频频看提词器过于明目张胆以致影响观众观感,这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
所以从观众的角度来说,除了节目效果,我们也希望看到镜头里的专业人士表现出更多的诚意,这要求过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