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

杨家将的故事向来都是影视制作制作人的宠儿,一再制播成连续剧,历久不衰。剧中内容除了描述杨氏父子的忠勇功业,也增添了不少浓厚的传奇色彩。

追其源,应是来自明朝的两本小说:《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

这两本以“纪传体”为结构的小说,以史实为主干而近于外传和别传。书中颂扬杨家五代男儿血洒边关、为国捐躯的事迹。而杨家女将从佘太君到穆桂英、杨宣娘等孙女、孙媳,也都在漫天烽火中,戎马登场。尤其是杨家十二寡妇征西,更是脍炙后世的英雄传奇。

佘太君,曾百岁挂帅,率领杨家十二寡妇征西,体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古典巾帼英雄的伟大形象。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

那么“杨家十二寡妇”都是谁呢?她们的结局如何呢?

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佘太君

佘太君,原名佘赛花。原姓折,后来改为佘。

她的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亲佘德扆(yǐ),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

他们世居府州地区,历抵外侵,为将门豪族,世称“佘家军”。

由于受家庭的影响,佘赛花在少年时便与普通的大家闺秀不同,她研习兵法,颇通将略,把戍边御侵、保卫疆域、守护中原民众为己任,协助父兄练兵把关,已具备巾帼英雄的气度。

她喜欢骑马射箭,舞剑挥刀,她使的一手绝活叫“走线铜锤”,在关键时候犹如流星绕飞,防不胜防。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2)

五代十国混战时期,一些军阀为了达到巩固自己权位的目的,投靠契丹。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为条件夺取了后唐政权,致使契丹骑兵长驱南下,给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因此受到极大威胁。人民群众不甘忍受契丹压迫,纷纷起来进行反抗斗争,保卫家乡,收复国土。

公元973年,佘家和杨家结为了军事联盟。在共同抗辽、保卫家乡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个杨家就是时任后汉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的杨信家,他有个儿子叫杨业。

杨业幼年随父亲由火山县(今河曲)到了麟州。麟州从五代以来就是西北地区的军事重地,常有重兵驻守,地方风俗以骑射为风,加上杨门的家传,杨业自幼就练得一身好武艺。

由于佘杨两家的老家都是北路人同为十家令公之一,门当户对,因此佘德扆和杨信给孩子们定了娃娃亲。

佘赛花和杨业从小一起长大,共同的战事经历和志向,也让他们有了很坚实的感基础。

一年秋天,契丹派兵五万侵犯府州。当时佘徳扆卧病在床,佘赛花向父亲请战后,一方面借辽军使者下战书相威胁之际,将计就计,拖延交战时间;一方面急派人前往火山王杨信那里求援,辽兵在佘杨两支抗辽雄军的夹攻下大败。

此次战役大获全胜,佘赛花受到父亲佘德扆和杨家父子的称赞。

战争结束以后,佘赛花和杨也更是互彼此尊重,两人经常相约以武相会,他们都想打败对方,但又怕伤害了对方。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3)

战了很多回合,杨业觉得自己身为男子总不能被妻子打败,于是卖个破绽,佯装败逃,佘赛花紧追不舍,当追至七星庙前,杨业瞅准时机,使出了杨家的看家本领“回马枪”,一枪挑定佘赛花的战袍将妻子挑下马背。

佘赛花落马也不示弱,抛出了走线铜锤,将杨业缠住扯下马来,两人双双落马,互相担心对方是否受伤,杨业要撩起佘赛花的战袍查看,她直羞得跑入七星庙内。

二人进入庙中,看见庙中神像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当即跪拜在神像前,说道:“山神在上,皇天后土为鉴,今日我二人以天为亲,以地为媒,誓为结发夫妻,至死不渝!”

佘杨两家结亲以后,佘赛花随夫杨继业效命于北汉,居住在太原北汉“杨府”。佘赛花还为杨业生下七个儿子、两个女儿。

爱情总是因为共同的理想而显得璀璨辉煌,婚后的佘赛花和杨业不但在生活中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而且他们肩负着一个共同的理想:抵御外敌,收复失地。

两个人夫唱妇随,杨业边关打仗,她在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丫环习武,仆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气个个都不亚于边关的士兵。

杨业归宋以后,举家迁至开封府。杨业七年抗辽,威震雁门。但由于受到奸臣的陷害,于公元986年不幸殉国。

佘赛花上书陈述杨业战死的原由,潘美因此官降三极,王侁和刘文裕也被削职为民。

后来佘赛花力排众议挺身而出,依然全力扶持儿子杨六郎担起“杨家将”大任,战将不够就将二个女儿送上战场,其忠心感动整个大宋,连皇帝都打破祖制封她为佘太君,还特地赠送一根龙头拐杖。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4)

这个拐杖代表着她可以上朝不用跪,下朝可打乱臣贼子,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荣耀。

在杨家将中,佘赛花的丈夫杨业和几个儿子还有女儿杨八妹相继为国捐躯后,佘赛花成为杨家将的中流砥柱。

佘赛花将“折”姓改成了“佘”姓,是为了祈求杨家子孙不再损兵折将,期望后人平安,子孙有余,挑起这杨家将的大梁。

世人纷纷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为她的胸怀所折服,为了表达对她的尊敬和爱戴,敬称她为“佘太君”。

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匡胤曾于公元979年和986年两次征辽,但因为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兵力分散,决策失误,两次战役都以失败告终,北宋朝廷逐渐丧失信心,对辽军也是非常恐惧,干脆就放弃了收复失地的打算,偏安一隅,对辽国采取消极防御的政策。但是辽国乃是虎狼之师,既得陇,复望蜀,时刻想着南下,频频侵扰中原。

当此边关告急之时,宋帝寝食难安,茶饭不思,每当上朝之时就问:“谁可退辽兵?”朝中文武面面相觑,无一人应声,宋帝叹道:“要是杨老令公还活着,辽军也不至于肆掠如此吧!”说得大臣们个个羞愧难当。

可叹杨家一门忠烈,男儿们早已卫国捐躯,佘老太君听闻后擦干眼泪,奏请皇帝恩准她百岁挂帅征辽军。宋帝亦是两眼垂泪道:“想来杨家一门忠烈,纵是巾帼出征,亦胜过满朝文武千百倍!”遂封佘赛花为帅,率杨家女将奔赴沙场。

在这场战斗中,杨门女将歼敌数万人,打得契丹人心惊胆战,也打出了杨家将的威武气势,获得了首次大捷。后人为了纪念佘老太君的英雄事迹,就将当时所筑的兵营改名为“佘太城”。老太君在获得“佘太城大捷”之后,乘胜追击,率军向佘太城东进发,肃清残敌,将契丹军队全部赶出了宋境。

后来佘太君百岁挂帅,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佘家重新夺回此地,并重筑新城,当地人为了纪念佘老太君的丰功伟绩,改佘王城为佘太城。《杨氏族谱》中对佘太君作了全面的评价,佘老太君深明大义,一心为国为民,相夫教子,恪尽职守,于家能辅助丈夫,教导儿女尽忠尽孝,于国能征善战,力挽狂澜,守卫国家。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5)

后来佘太君百岁挂帅,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佘家重新夺回此地,并重筑新城,当地人为了纪念佘老太君的丰功伟绩,改佘王城为佘太城。《杨氏族谱》中对佘太君作了全面的评价,佘老太君深明大义,一心为国为民,相夫教子,恪尽职守,于家能辅助丈夫,教导儿女尽忠尽孝,于国能征善战,力挽狂澜,守卫国家。

佘太君百岁挂帅的传说家喻户晓、,但实际上佘赛花卒于大中祥符三年,享年七十七岁。百岁挂帅只是一个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

佘太君的形象已成为历代人们敬仰和歌颂的巾帼英雄的代表,她保家卫国的光辉事迹和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感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世人。

第二位是周云镜

周云镜是是杨大郎杨延平的次妻,是北汉降将汾阳铁骑令公周审义之女,有家传藏刀法傍身,曾多次随军出征。杨大郎阵亡以后,她就一直跟在佘太君身旁,后跟随佘太君一起征西夏。

周夫人率领大军,马不停蹄,浩浩荡荡向雄州进发。这一日,大军来到了离雄州不远的森罗、黑水二国近地,周夫人命大军在此扎下营寨。

此时,探马已经将宋朝援兵到来的消息报到西夏国的中军大帐里。西夏三太子、殷奇等人听说宋军的援兵全是女将,乐得哈哈大笑,嘲讽道:“看来大宋已是朝中无人,我们攻破汴梁城将指日可待。”于是,三太子发帖文给森罗、黑水二国,让他们出兵拒敌。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6)

第二天天刚亮,森罗国主帅孟辛便带着百花公主耀武扬威地到宋营来挑战。宋军中八姐、九妹出战。九妹舞刀直冲孟辛,孟辛举锤来迎。不到几个回合后,孟辛不敌而逃,九妹带兵紧追。突然百花公主纵马赶来,截住九妹厮杀。不几个回合,百花公主招架乏力,拨马便逃,九妹随后紧追。

不料百花公主等九妹追近,突然取出流星锤,一锤飞出,正打中九妹的坐骑。那马受伤,将九妹掀翻在地。百花公主见九妹落马,挥舞大刀就向九妹砍来。说时迟,那时快,八姐见情势危急,挽弓飞出一箭,正中百花公主左臂。百花公主翻身落马,几名宋军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就把她捉回了大营。

孟辛见百花公主被擒,拨马便走,逃回去搬救兵。八姐、九妹率兵回到大营,周夫人叫人把百花公主装进囚车。这时,忽听探马来报,说孟辛又联合黑水国大将白圣将杀了回来,正在门外挑战。

周夫人派穆桂英和重阳女一起出营迎战。这两名番将哪里是穆桂英、重阳女的对手,不几个回合,就都被杀死了。

在十二寡妇中,她是最有智识,文武双全,威望很高的一个。杨宗保兵征西夏,受困于陷金山,周云镜力主救兵,引得十二寡妇西征。

可惜的是,在征西夏回来后没多久,就病故了。

第三位是耿金花

耿金花是杨延定之妻,小名耿娘子,又称大刀耿二娘。

耿金花是原北汉降将泽州花刀令公耿忠之女,尽管她武艺还算不错,但在杨门女将中却名气不显,丈夫去世之后,她没有改嫁。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7)

十二寡妇西征时,她在军中负责照料佘太君,同时帮忙处理一些军务,也曾有过刀斩西夏大将白圣的战绩。后来周云镜去世几年之后,她也去世了。

第四位是董月娥

董月娥是杨三郎之妻,她是为原北汉降将忻州铁弓令公董镇洪之女,擅长箭法,人号“神射董三娘”。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8)

她比丈夫的武艺要强出很多,她的性格与五郎妻子马赛英非常相似,她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不错的,在穆桂英没有到来之前,她与马赛英、杜金娥成为了佘太君最有力的帮助,在征西夏之战中凭着神箭技巧立下了不少奇功,不过她的结局却记载不详。

第五位是孟金榜

孟金榜,杨四郎正妻,有书称林素梅、云翠英或罗氏女,为原北汉降将代州铜锤令公孟志远之女,人号“神力孟四娘”。

与杨家出名的女将相比,她的名气也不大,不过她的心胸却是非常宽广,金沙滩一战后,她以为丈夫死了,于是在中原为杨四郎守了14年寡,在这14年中一直尽心尽责地照顾佘太君。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9)

后来杨四郎带着铁镜公主认祖归宗时,她也是和铁镜坦诚相待,没有为难对方半分。或许正是因为她的心胸宽广,所以她也非常长寿,是杨门女将中,继佘太君之后最长寿的女将。

第六位是耶律金娥

又名耶律琼娥。她是辽国萧太后次女铁镜公主,杨四郎次妻,又称碧莲公主。征讨西下夏时,她跟随佘太君一起出征,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战功。杨四郎病故后,她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一直默默地守在天波府中,直到最后离开人世。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0)

第七位是马赛英

马赛英又名罗赛英或罗刹女,为原北汉降将石岭关长眉令公马信之女,善使九股练索。

她的丈夫是杨五郎的妻子,她是原北汉降将石岭关长眉令公马信之女。马赛英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喜欢练武,她的刀法非常出众。杜金娥与穆桂英未嫁入杨家之前,她是佘太君帐下最出众的女将。父亲杨业、兄弟几人遭人陷害而死后,杨五郎心灰意冷,选择了出家为僧。

杨五郎的这个决定,伤害了他的妻子马赛英。马赛英内心非常痛苦,但还是决定留在天波府。

在征讨西夏时,马赛英见西夏军出城迎战,一马当先冲出阵来,大叫道:“大胆番贼!不赶快献出城池,还敢负隅顽抗!”西夏兵张荣也不答话,抡刀便战。

不到几个回合,张荣佯败而走,马赛英尽力来追。

张荣等马赛英追得近了,突然一个转身,挥刀便劈。马赛英眼快,侧身躲过,这一刀便砍在了马赛英的马身上。那马“扑”地倒地,马赛英也跌落马下。张荣见马赛英倒地,又紧接着挥起一刀,向她头上砍去。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1)

说时迟,那时快,杜金娥在阵里见情势危急,连忙撇出一把飞刀,直往张荣头顶刺去。张荣一闪身,那刀不偏不倚,正中他的左肋,张荣翻身落马而死。杜金娥乘机率军一齐冲杀,番兵们逃窜不及,纷纷跪地投降。

征讨完西夏回来之后不久,马赛英就病逝了。

第八位是王兰英

王兰英,杨六郎次妻,王兰英是北汉王令公王怀之女,当年王怀和杨继业、王子明、杜天之并称北汉“四大令公”。

王兰英善使双刀,人号“大刀王兰英”。她天生神力,有一身惊人武艺,弓马娴熟,力大无穷,一口大刀无人能敌,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

天门阵中,杨延昭被辽军引魂阵所困,佘太君想起被贬西岐的儿媳王兰英,孙媳穆桂英因与王兰英有恩,愿往下书。

穆桂英因女装上路不便,便更换男装冒名丈夫杨宗保前往,途中穆桂英投宿于新寡之崔金定家。

崔氏见桂英仪表非凡,当面许婚。桂英啼笑皆非,说了自己已婚配的情况,崔氏修书使桂英沿途关寨无阻,桂英至西岐。冒名杨宗保投书,王兰英得书后,因愤恨六郎无情,以为杨宗保来为杨六郎做说客,盛怒之下不辩真相,下令不许杨宗保进来,并就地将杨宗保重责一百军棍。致使穆桂英未曾入门就遭到屈打,行刑过半,女军师刘月霞及时赶到,才得以阻止行刑。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2)

婆媳相见,王兰英看到穆桂英皮开肉绽的惨状,惭愧万分,这才捐弃前嫌,下令发兵。

王兰英助宋大破天门阵,在佘太君极力成全下,王怀女被朝廷封诰,至此得以和柴郡主并为杨六郎正妻,杨六郎、杨宗保去世后,王兰英尚健在,日后曾参与了十二寡妇征西,最后得以善终。

第九位是杜金娥

杜金娥,长得貌若天仙,她的父亲杜国显是当朝令公,与杨业同朝为官。像六郎与王兰英一样,两家指腹为婚,杜金娥许配给七郎。

杜金娥有着傻大姐的幽默感,七虎幽州一战时七郎出重围搬兵与其相遇,在杜家山结为夫妻。

十二寡妇中唯此一人乃是天上荒星降世。向授九华仙人妙法,会灭兵接刃之术,武艺出众,使三口飞刀,百发百中,杨府内外都非常尊敬她。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3)

在征讨西夏的过程中,周夫人派穆桂英和重阳女一起出营迎战。这两名番将哪里是穆桂英、重阳女的对手,不几个回合,就都被杀死了。

消息传到西夏大营,三太子大惊失色道:“没料到这些女将如此英勇,竟连胜两国的军队!”这时,束天神走出来,对三太子说道:“殿下别急,待末将去斩了宋将人头来献。”三太子应允,拨了两万精兵给束天神。束天神领兵来到阵前,在马上喝道:“宋将尽管挑有能耐的来战;没能耐的趁早给我退一边去!”束天神话犹未落,激怒了宋营里的耿金花,只见她舞刀纵马,直冲到阵前,喝道:“番奴速退,免得脏了我的刀!”

束天神举戟相迎。两人一来一往战了不到几个回合,束天神便佯败而逃。耿金花不知是计,随后紧追。束天神见耿金花已被引入自己阵里,又念起咒语。霎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无数黑煞魔君又杀将下来。耿金花大惊,勒马就逃,宋军跟着败退。束天神得意洋洋地收兵回营。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4)

耿金花逃回大营,向众人说了阵上的怪事。大家听耿金花说完,一个个面露忧色道:“难怪刘青说敌营里有异人!”正在这时,只听一人说道:“待妾身去擒此妖党!”众人一看,原来是七郎之妻杜金娥。她曾学过仙人妙法,知道破敌之计。穆桂英请求一同出战,周夫人应允。

两位女将带兵杀出,正遇见束天神在阵上挑战。束天神见宋将出战,在马上讥笑道:“手下败将,还要来寻死吗?”说完,挥舞方天画戟直冲过来杜金娥不慌不忙,从容应战。不几个回合后,束天神又故伎重演,佯败而逃。杜金娥毫不犹豫,奋力去追。束天神以为杜金娥上钩,便作起妖法来。宋军正待惊慌败走,杜金娥厉声喝道:“众军别怕!这类妖法只能吓唬别人,在我面前休想得逞!”喝罢,念起九华真人教给她的秘诀。霎时间,空中电闪雷鸣,滚出无数火球,把那些黑煞魔君都烧成了灰烬,天地顿时清明了。

杜金娥在征讨西夏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来她被敌人射中,回来不久后就病逝了。

第十位是周淑荣

周淑荣是杨八郎之妻。杨八郎被俘后,她就嫁给了杨八郎,后来杨八郎亡故后,她也没有改嫁。后来她遇到杨八姐去辽国盗金刀,就和杨八姐一起回到了天波府,并且以杨八郎妻子的身份认祖归宗,并跟随佘太君一起西征,凯旋以后得以善终。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5)

第十一位就是家喻户晓的穆桂英

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传说有黎山老母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她是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之妻。

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并将之生擒,与他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沙场,屡建战功。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出征西夏,穆桂英中年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6)

后来西夏将领王文犯边,杨宗保战死沙场,正在庆祝宗保五十大寿的杨家众女将悲痛万分,但仍以国仇家恨为重,百岁高龄佘太君亲自挂帅,率杨家十二寡妇及重孙文广出征杀敌。王文设下诱兵之计,七夫人杜金娥中计受伤,穆桂英为先锋,太君布下灭敌妙计,老太君将当年杨老令公用过的金刀授予杨文广,命令他随穆桂英绕到敌人后面,断敌后路。

穆桂英因战功卓著,曾被宋朝廷封为浑天侯,但当其子杨文广长大成人后,穆桂英便于朝堂隐退。

第十二位是焦月娘

焦月娘,杨六郎次子杨宗勉之妻,杨六郎副将焦赞之女。

与杨宗勉成亲了几天,杨宗勉就随杨家将出征来到了边关,而不久就传来了他阵亡的消息,年纪轻轻就守寡度日。

杨家将十二寡妇在哪阵亡(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女将的结局到底如何)(17)

面对年轻守寡的焦月娘,佘太君与众多女将都劝说她改嫁,但是重感情的焦月娘毅然留在了天波府,在征西大战中她为了救穆桂英被射杀在了敌军之中,她也成为了杨家最悲壮忠贞的传奇女将。

杨家将的故事一直是千古传唱,而杨门女将也是巾帼不让须眉,重情重义,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

杨家十二寡妇征战沙场,为国为民之心不亚于杨家儿郎,也更为杨家将故事增添了一份悲壮的色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