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体举措(滑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赵志刚 摄)
只须深植厚培 自是满地生金
——看滑县怎样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赵志刚 张振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滑县把粮食安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守好粮食生产“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生命线”。
2月7日,记者在王庄镇董村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看到,商砼车倒料、泵车长臂高竖,施工人员正操作着专业车辆进行田间桥面浇筑作业。
“我们标段有田间道路11271米、桥梁12座,现在田间道路已全部完成,桥梁完成95%。我们上足人员、设备,争取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施工现场负责人伍俊营说。
在小铺乡常庄村地埋管铺设现场,搬运、焊接、安装……施工人员加紧施工,确保项目早竣工、群众早受益。
“我们严格按照要求标准化施工,地埋管道沟深度达到90厘米、宽度达到25厘米,出水头每个间距40米,确保群众灌溉方便。”施工现场负责人常北北说。
常庄村村民常自秀种了近2公顷小麦,以前浇地,不是挖垄沟就是放水袋,费时又费力,如今,看着地埋管铺设到自家地里,特别高兴。“国家把地埋管埋到地头,浇地就更方便了。有这么好的政策,俺一定要把地种好,争取多打粮。”常自秀说。
据了解,滑县有耕地13.2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11.9万公顷。为提升耕地质量和农田综合产能,近年,滑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按照“全县一盘棋、措施一体化、宜大不宜小”的原则,打破乡镇界限,综合统筹田间道路、水利灌排、林网防护、电力配套等工程项目,在全县规划了10.3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其中33个万亩方、38个千亩方、10个百亩方。该县以白马坡、卫南坡和留固万亩区为核心,倾力打造了全省最大的50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示范区,使项目合理归并、互补,田、路、井、渠、电、林等基础设施达到高标准,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良好生产格局,大大增强了农田抗灾减灾能力,为粮食稳定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农业农村部门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深入调查摸底,科学规划布局,建立五级监督机制及调度机制,严格工作程序,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大面积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了高科技、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新。
“据测算,项目建成区全年粮食产量亩增加100公斤以上,其中,夏粮、秋粮亩增产幅度均在50公斤以上。”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红庆说。
张红庆介绍,项目区内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周期性深耕深松、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先进技术,耕地质量明显提升。项目建成区道路通达率也大幅提升,为大型农机作业创造条件,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目前,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
滑县还建立专家科技服务团队,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千村”等技术服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提升了项目区农业科技水平。同时,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包装废弃物收贮等项目,减少土壤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项目区的诸多优势,吸引了正大集团在项目区流转土地建成千亩无人农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实现机械设备全自动、生产过程全监控、智能作业全无人,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得到发展,促进了滑县农业生产由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由增产向提质方向转变。
“今后,我们要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统筹,以提高耕地肥力为重点,以科技投入为抓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让农田变良田,实现地肥粮丰。”张红庆说。
来源:安阳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