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份非常实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份非常实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公司名称:

预案编号:

编制单位:

实施日期: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强对流天气、暴雨、大雪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以下国家法规和要求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6号,2005)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

《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

《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2005)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中国气象局发〔2004〕206号发布)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强对流天气、暴雨、大雪等)时的有关应急工作。

1.4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4.1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洪水、强对流天气、暴雨、大雪等

1.4.2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并可能造成瘟疫,火灾等其他灾害。

1.5事故分类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份非常实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2)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份非常实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3)

2.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组成如下:

总指挥: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技部负责人

指挥部成员:公司其他分管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

2.2指挥机构职责

2.2.1负责领导、指挥、协调公司的抗灾救援工作。

2.2.2发生事故后,负责立即启动应急抢险程序,指挥事故前线工作。

2.2.3负责监督、检查事故后同类灾害防范措施落实。

2.3总指挥职责

2.3.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这些分析要根据相关类型、它的潜在后果(包括公司内外)、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来做出。

2.3.2指挥、协调抗灾救援工作。

2.3.3与公司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2.3.4直接监察抗灾救援工作人员的行动。

2.3.5保证现场和公司外人员安全。

2.3.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反应组织。

2.3.7在事故现场选择指挥部地址(必须保证指挥部安全)。

2.3.8现场事故评估。

2.3.9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2.4副总指挥职责

2.4.1在总指挥未到场的情况下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置,指挥和协调工作。

2.4.2在总指挥到达后移交指挥权,并在随后的救援工作中密切配合总指挥的工作。

2.5指挥部成员职责

2.5.1各部门工作组职责

2.5.1.1运行管理部、工程部、客服部工作组按照预案开展有关抢险排危或实施救援救护工作。

2.5.1.2安技部负责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时的相关技术支持和后期恢复重建的技术服务工作。

2.5.1.3物资部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

2.5.1.4办公室人员、计财部人员主要负责车辆调度以及后勤保障、负责救援抢险现场急需资金的提供、安排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及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事宜。

2.5.2部门分管领导职责

2.5.2.1负责指挥协调各自分管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

2.5.2.2协助总指挥进行其他应急救援工作。

3. 预警预防

3.1自然灾害信息来源,由安技部、办公室负责自然灾害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及时通知各部门。

3.2预警预防行动

3.2.1安全技术部、总经理办公室根据收集的自然灾害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信息上报抗灾救援指挥部。

3.2.2抗灾救援指挥部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发布启动预警命令,并通知抗灾救援小组根据相应职责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3.2.3抗灾救援小组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重大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3预警行动

3.3.1在发生一般(IV级)自然灾害时,应由发现人员或部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分管领导,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并及时进行处理。责任部门应对所处理的灾害事故及时进行记录并每月进行汇总统计,报责任部门分管领导和安技部备案。

3.3.2在发现能导致较重(III级)自然灾害及以上事故危险源时,应由发现人员或部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分管领导,责任部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各分管领导根据灾害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组织力量进行处置,并上报政府相关领导。

4.信息报告

4.1公司各部门及所有工作人员在发现或接到有关自然灾害报警时,均有责任和义务在第一时间通知呼叫中心,由呼叫中心进行相应处理。

4.2通知内容应有以下内容: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部位;灾害(危险源)类型;有无人员伤亡;灾害目前的态势及已经或即将采取的措施,通知者本人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4.3呼叫中心确认后,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确认灾害级别后,立即启动对应的应急响应。

5.应急响应

5.1相应分级

5.1.1根据集团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中规定,当公司发生特大(I级)自然灾害事故时,除按本预案进行现场控制与处理外,应及时上报并按集团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执行。

5.1.2 I级应急响应:当公司发生重大(II级)及以上自然灾害事故时,启动公司I级应急响应。由集团应急指挥中心、兖州市政府相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指挥部共同组织实施,启动本预案并实施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有集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排除的特别代表前往现场,参与指挥、协调与调查,同时将各类关键信息上报至集团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5.1.3 Ⅱ级应急响应:当公司发生一般(Ⅲ级)灾害事故时,启动公司Ⅱ级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实施,负责向事故现场指挥部下达有关指令,启动本预案并实施事发部门的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若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控制、消除事故,或者事故有继续扩展、蔓延的趋势,超出自身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迅速地报告政府相关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寻求援助。事故及其相关信息及时汇总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并按规定及时上报至兖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和集团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5.1.4 Ⅲ级应急响应:当公司发生一般(Ⅳ级)灾害事故时,启动公司Ⅲ级应急响应。由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直接指挥各部门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抗灾救险工作。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响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当超出部门处置能力时,应当及时、迅速地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政府相关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寻求援助。事故及其处置的相关信息按规定及时上报,报至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5.1.5响应程序见下图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份非常实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4)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份非常实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5)

6.暴雨洪涝处置措施

6.1当启动Ⅱ级及以上响应后,应当启动以下应急处理程序。

6.1.1抗灾救援事故相册指挥部要密切关注,全程跟踪暴雨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部署落实应对措施,向全体员工传达,做好思想准备。

6.1.2各部门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并防止因雨水造成车辆熄火、制动失灵等事故,确保安全。

6.1.3运行部应做好站区排水沟渠、下水道的检查和疏通工作,总经办应做好公司办公楼区域排水沟渠、下水道的检查和疏通工作。总经办、运行部等人员应按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进行排水、抽水等工作。

6.1.4总经办应做好建筑物屋顶防水情况的检查,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提前修补漏雨部分。检查房屋、围墙、构筑物等处有有无倾斜、断裂、地基是否坍塌,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提前做好修补工作。

6.1.5运行管理部应对过河管道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加固工作。

6.1.6工程部组织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停止沟槽施工作业,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6.1.7总经办负责检查并确保办公大楼、仓库、营业厅等场所电器线路安全,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防止电气设施、设备进水或受潮。当发生洪涝时在办公楼口、配电室门口、库房门口的呢过重点要害部位堆放防洪沙袋,防止洪水进入室内。

6.1.8总经办督促全体员工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由指挥部根据警报情况决定是否暂停露天工作。并对洪涝灾害区域内的非生产和抢险人员,应及时进行转移安置。

6.1.9物资部及时准备抗洪救灾物质与设备。

6.1.10在抗灾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抗灾救援小组应相互协调配合,当有次生灾害发生时,应首先紧急组织进行抢救,尽最大可能减少连锁灾害,有效地控制暴雨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展。对洪水浸泡过的区域,灾后应在上级防疫人员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防疫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6.2当启动Ⅲ级响应,应当启动以下应急程序:

6.2.1各部门负责人要密切关注,全程跟踪暴雨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将情况上报给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并根据指挥部部署落实应对措施,向本部门员工传达,做好思想准备;

6.2.2各部门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并防止因雨水造成车辆熄火、制动失灵等事故,确保安全。

6.2.3总经办、运行部应分别做好公司、站区排水沟渠、;下水道的检查和疏通工作。

6.2.4总经办应做好建筑物屋顶防水情况的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提前修补漏雨部分。检查房屋、围墙、构筑物等处有无倾斜、断裂、地基是否坍塌,敦促相关责任部门提前做好修补工作。

7.强对流天气处置措施

7.1当启动Ⅱ级及以上响应后,应当启动以下应急处理程序:

7.1.1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要密切关注,全程跟踪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部署落实应对措施,向全体员工传达,做好思想准备,

7.1.2各部门驾驶人员应注意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并防止因雨水造成的车辆熄火、制动失灵等事故,确保安全并停止外出。

7.1.3工程部、运行部、客服部终止户外一切施工活动。

7.1.4安技部检查并保证室内消防设备及系统的可用性。

7.1.5各部门要注意关紧门窗,移走风口位的物品。

7.1.6物资部要做好户外物资的加固工作,开始计划、调拨各类救灾物资、设备。

7.1.7如遇暴雨参照6.1各程序。

7.2当启动Ⅲ级响应后,应启动以下应急处理程序:

7.2.1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全程跟踪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上报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由指挥部部署落实应对措施,向本部门员工传达,做好思想准备。进入抗强对流天气戒备状态。

7.2.2各部门驾驶人员应当注意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并防止因雨水造成车辆熄火、制动失灵等。

7.2.3工程部、运行部、客服部注意户外施工活动,停止高空作业,检查户外设备的抗风抗雨

7.2.4安技部检查各部门负责人的通讯是否通畅。

7.2.5各部门要注意关闭门窗,移走风口微微、、移走丰口位的物品。

7.2.6物质部要做好户外物质的加固工作。

7.2.7如遇暴雨参照6.2各程序执行。

8.雪灾处置措施

8.1当启动Ⅱ级及以上响应后,应当启动以下应急处理程序。

8.1.1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要密切关注,全程跟踪雪灾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部署落实应对措施,向全体员工传达,做好思想准备。

8.1.2全体员工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由指挥部根据警报情况决定是否暂停露天巡检工作。

8.1.3各机动车驾驶人员停止驾驶外出,保证安全。

8.1.4各部门营业厅做好道路积雪清扫工作。

8.1.5安技部负责对消防,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8.1.6运行部负责对燃气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保护措施。

8.1.7总经办负责对交通工具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保护措施。

8.1.8物质部负责落实救灾物资,物品,医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8.2当启动Ⅲ级及以上响应后,应当启动以下应急处理程序。

8.2.1公司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全程跟踪雪灾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上报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由指挥部部署落实应对措施,向本部门员工传达,做好思想准备。

8.2.2各机动车驾驶人员需小心驾驶,确保安全。

8.2.3各部门营业厅做好积雪清扫工作。

9.地震处置措施

9.1当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发布Ⅳ级及以上预警后(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启动Ⅱ级及以上响应,应当启动一下应急处理程序。

9.1.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人亲自参加值班,对抗震功罪进行全面部署,各部门做好预防工作;

9.1.2总经办负责对电器线路拉闸停电,防止电器短路事故发生,负责加强门卫保卫力度,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公司秩序。

9.1.3运行部负责关闭公司燃气阀门,停止燃气供应,防止事故发生;切断电源,停止各大门站天然气供应。

9.1.4客服部,市场部负责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要求各类用户关闭天然气阀门,做好听器后安全处置功作,为避免次生灾害,对所有尚有余气的中压管道进行放空;

9.1.5公司员工在地震发生阶段,要寻找安全地方紧急逼真震,如自己受伤或他人受伤,要进行自救与互救。员工疏散按消防应急预案相关疏散程序执行。

9.1.6地震后要预防余震发生,做好余震预防工作。

9.1.7灾后应在上级防疫人员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防疫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9.1.8灾后,在抗灾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运行部客服部对区域内所有燃气设施系统地进行受灾情况摸底,组织抢修抢险物质材料,做好抢修抢险工作。

9.1.9运行部工程部负责检查燃气设施设备,逐步恢复供气,以保障医院、学校和公共服务用气等重点单位为核心,遵循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最大限度降低紧急状态下因燃气供应短缺带来的影响。

9.1.10物质部计财部负责落实抢险救灾物质、资金、物品、医药等方面准备工作。

9.2当抗灾救援事故现场指挥部发布Ⅳ级以下预警后(5级以下破坏性地震),启动Ⅲ级响应,应当启动以下应急处理程序。

9.2.1公司员工在地震发生阶段,要寻找安全地方紧急避震,如自己受伤或他人受伤,要进行自救与互救。员工疏散按消防应急预案相关疏散程序执行。

9.2.2地震后要预防余震发生,做好余震预防工作。

9.2.3在抗灾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运行部客服部对区域内所有燃气设施系统地进行受灾情况摸底,组织抢修抢险物质材料,做好抢修抢险工作。

9.2.4各相关部门对公司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消防、交通、建筑物、施工工地等可能引发各种危害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保护措施。

10.应急物质与装备

10.1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储备机制;抢维修队伍和各生产部门应按应急救援需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质和装备。

10.2应急物质与装备清单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份非常实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6)

11.应急结束

11.1当受到灾害伤害的人员全部得救、周围区域无关人员全部疏散、转移或安置,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符合有关标准,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完全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并报经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各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11.2灾害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明确在应急结束后,需要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上级报送的资料等有关事项。

11.3灾害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明确在应急结束后,需要向灾害调查组移交的资料等有关事项。

11.4灾害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灾害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及时组织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