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

现在网上经常看到讲戚家刀的,多是把双手长刀说成戚家刀,但戚家刀究竟是什么样子?恐怕很多人是搞错了。戚继光是明代军事家,抗倭英雄,同时也对兵器、武术有很高造诣,改进了兵器更适于实战,在前人基础上训练鸳鸯阵剿灭东南倭寇,后又在北方修筑长城,训练边军,使蒙古人多年不敢袭扰,可以说戚继光是一位“军神”级的人物,而戚家刀也因此在这些年也在网上非常火爆。但究竟什么是戚家刀,戚家刀是什么样式?从网民口中就比较混乱,有把苗刀这样的双手长刀称戚家刀的,也有把电影中所谓刀头几寸开刃的铁板当作戚家刀的。今日有空,把我对戚家刀的理解说一说,供各位讨论。

明代并无“戚家刀”这个说法,最早提到“戚家刀”是清代王懿荣的一首诗:

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

刀轻如纸光如水,两行款识秋芒豪。

上镌万历十年字,是时公居蓟镇地。

登州戚氏岳家军,铸刀初成姓为记。

而此诗中所说“戚家刀”在博物馆能够看到,明显是雁翎刀的样式。

后来人们根据戚继光所说的关于刀的要求,把采用了倭式刀身的腰刀称为“戚家刀”,与原来明军的雁翎刀相比,刀身更窄,更曲,配合盾牌,使用更灵活轻便。

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1)

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2)

戚家刀一般是指这样的腰刀

这样的戚家刀学习了日本刀的姿态,整体一改往日风格,刀姿从手柄上一尺开始成弧线,我们称之为反,有些戚家刀比较直,反比较小,有些反比较大,应该是不同区域的匠人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尺度不同有关。刀刃靠近挡手部分较宽,一般有28-35毫米,在反开始的地方开始整体收窄,到了刀尖有的只有 20-25毫米,刀体姿态流畅,戚家刀的反和倭刀的反不同,戚家刀的的弧线完全是一个大的圆弧上截取的一段,这样的刀姿在砍和削的过程中会发挥最大的杀伤功效,日本刀靠刀尖一段比较直,是因为日本刀技法中需要刺击的需要。戚家刀有平造也有镐造,戚家刀中平造的类型不是是一点镐线都没有,是指的镐线比较平,但是略有表现,应该明军学习日刀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的调整,明军不用像倭寇那样注重刀体的研磨,更加注重整体的功效和制造成本,这样类型的明刀整体强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适合战场的格斗。刀尖也与倭刀有明显区别,倭刀的刀尖称切先,需要专门研磨,有与刀身明显棱线分界,不同流派不同刀型又有不同样式的切先,最为锋利、尖锐。而戚家刀的刀尖则是与刀身一体,过渡平滑,减少了加工成本,对使用和杀伤效果也无影响。

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3)

左边是倭刀刀尖,右边两个是中式刀尖

倭刀与戚家刀结构也有不同,明代日本生产倭刀,无论日本国内使用还是按中国需要订做,基本都是采用了包钢结构,即日本所称“甲伏锻”,外边用硬钢,内部有芯铁,形成外硬内软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性能良好但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戚家刀则采用传统的夹钢或嵌钢结构,同样达到韧硬兼顾的效果,但成本降低,更适合国内大量生产。

现在一些网友把双手长刀当作了戚家刀,这种刀民国时期称为苗刀并沿用至今,其前身是明代的御林军长刀,也称倭长刀或单刀。长刀最早在戚继光《练兵实纪》中有记载“长刀近用先及”,其详细说明和图式最早见于十四卷本《纪交新书.长刀解》:“刀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武备志》也有记载“曰长刀,则倭国之制,其利于步,古所未备”。程宗䣭的《单刀法选》称长刀“器名长刀,以双手用刀也,其技擅自倭奴”。

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4)

存世的长刀

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5)

长刀的刀法

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6)

单刀法选中的插图

我觉得当时的人,尤其是亲身接触亲手使用的人,他们的记载比现在某些人的意淫要靠谱的多。有兴趣可以看看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记》》,程宗䣭的《单刀法选》,说的很明白。戚继光的《辛酉刀法》、程宗䣭《单刀法选》中基本以倭刀刀法为基本招式,吴殳的《单刀图说》中招式则与倭刀刀法有不同。经几百年发展,到民国时定名为苗刀留传至今,其刀法也发展出不同套路,但很多招式中仍能看到倭刀的影子。

至于那个前端一掌开刃的戚家刀,纯属电影情节,不必当真。明清时期距现在不远,各类兵器留存不是少数,个人藏家及博物馆里都有明代刀剑实物,但从来没有这样的东西。能够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夹刀棍”了,不过那是木棍尖端有一个几寸长小刃,与电影中的铁板开刃并不相同。

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7)

加刀棍,即夹刀棍

戚家刀是仿倭刀吗(关于戚家刀)(8)

夹靶刀即夹棍刀

资料来源:《中国刀剑》、《刀兵相见》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