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后期诊断指标(AMI临床监护与观察治疗要点)

一、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ami后期诊断指标(AMI临床监护与观察治疗要点)(1)

二、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ami后期诊断指标(AMI临床监护与观察治疗要点)(2)

编者:河南宏力医院 刘泽超

参考文献:

1. 伏蕊,杨跃进,窦克非等.中国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诱发因素的差异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4):298-302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393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05-7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