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系分析图解(宝蓝色金色感知力)
在这个颜色组合中,宝蓝色代表着高阶的直觉,连结着我们内在的金色区域。这两个颜色摇匀之后创造出翠绿色,代表着生命的感受面。所以翠绿色的课题与生俱来的。这个瓶子也显示着我们的架构力,可能被许多困难遮蔽着,或是我们有着一口内在智慧(金色)之井,可以为了他人的益处而传递着,由经验中学习和获得。
要帮助翠绿色成形,我们需要将呼吸带到腹部,金色的区域之上。当我们的注意力和呼吸都被带到这里时,我们便可以将清晰带到感官大门,以清晰来支持着位于金色区域的真实氛围的智慧。
有着观察和以直觉去察觉的能力,帮助我们揭露隐藏着模式。宝蓝色当中,有着与权威,恐吓和操纵相关的特定模式,能导致意识或者潜意识的焦虑。情绪模式和对这些课题的回应,都在宝蓝色和金色结合时被带入光中,产生出翠绿色。
宝蓝色的透视和金色智慧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较容易觉察到自己的真理。
一杯热饮可能会让你的初次会变得更顺利? 印在红色纸上的文字会带来更多的关注?在有怡人香气的店铺中,人们的消费会更多?你以为自己足够理性,不会受别人的影响? 错,你的思考和决定每时每刻都在受身体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颜色明或暗,温度冷或暖,纹理粗糙或光滑 -- 所有这些感觉会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影响我们的行动和决策。
2008年,耶鲁大学一位名叫罗伦斯.威廉姆斯的学生和他大名鼎鼎的老师约翰.巴奇一起,召集了41名学生参加一项心理学研究。这些学生被一个个地带进走廊,在走廊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名年轻的实验助理,由她带领学生走进电梯,然后到达位于4楼的实验室。按照实验室规定,这位助理双手抱着一摞书,一块剪贴板和一杯咖啡。进到电梯后,助理随口让学生帮她拿一下咖啡杯,好腾出手把学生的名字和信息写下来。这看似无意的一举,其实就是整个实验中最重要的组成环节。参加实验的人中有一半接过的是一杯热咖啡,另一半接过的是冰咖啡,在不知不觉间让他们对温度有了不同的感知。然而实验参与者并不知道,这小小的细节竟隐含着不容小觑的意义。
这些学生走出电梯间,来到实验室里,另一位组织者让他们落座,并要求他们阅读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文中人物“甲”是一个机智灵巧,坚定踏实,勤奋谨慎的人。而学生们并不知道,“甲”其实是个汇集了多人特征的虚拟出来的人物。接下来,学生们要按照要求用10个文中没有出现的人物特征来给“甲”评分,其中5个特征都是易与温度联系起来的“冷暖”特征,比如大方/小气,招人喜爱/惹人讨厌,随和/孤避,以及热心/自私。剩下的性格特征与温度不相关,比如健谈/安静,坚强/懦弱,以及诚实/虚伪等。
让我们来看看热咖啡的魔力吧。与电梯里接过冰咖啡的学生相比,在接过热咖啡的学生眼中,人物甲的性格明显要更加大方,热心,招人喜爱;而接过冰咖啡的学生则更容易把人物甲看成惹人讨厌,孤僻自私的。但是,无论学生在阅读文章前接过的咖啡是冷是热,他们对于与冷暖无关的性格特征的评分却基本一致。
在电梯里接这一杯热咖啡这样无足轻重的细节,真的能让你把身边的人看得更友善吗?从心理学上来说,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呢?
身体感应到的温度居然能够影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度”,这令人咂舌的研究结果受到不少科学家的质疑。但是,从人的情绪认知机制,感觉认知机制和思维认知机制这三个认知机制来说,温度不仅会影响到参加实验者对从纸上读到的匿名人物的印象,还会影响到我们对活生生存在的真人的看法。温度甚至会影响到我们对亲密程度的沟通的感觉。
2009年,两名荷兰研究员做了一项实验,探寻温度是否能影响我们对自己与他人亲近程度的判断。 研究人员给一部分参与人员拿热咖啡,一部份拿冷咖啡。
之后,实验者从参与者手中取回咖啡,然后让其想到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并判断自己与此人有多亲近。与那些接过冰咖啡的人相比,接过热咖啡的人认为自己在感情上与所想的人的更加亲近。结果的确让人难以置信,因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我们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几乎都是日积月累稳步积攒的,不会因手中饮品的温度而受到影响。
然而我们的思想并不处在真空之中,因此我们的感情价值观也会受到周围环境中细节的影响。那些我们通过身体和感官所感受到的看似无足轻重的东西,却能在无意之间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我们的思维。
我们的决策制定与感官体验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诸如触摸凉的或热的物件等行为,以及我们的判断力和情感等,都属于我们所说的感官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通过研究重点放在恐惧,欲望,记忆及感情上来研究人类大脑内部的活动,发掘出人类犯错误和做出某种决定的缘由。然而,我们身处的外部环境以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存在于我们大脑外部的环境同样能够影响到我们的成败,尤其是在工作,海选,考试或体育活动这类需要参与者做出一定表现的环境中更甚。
以一个海选现场为例,舞台灯光的温度,幕帘的颜色以及醒目的标语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环境因素,到底会对参选者的表现起到什么样的影响?思维的运作离不开客观世界,感官知觉在我们的潜意识和显意识思维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身体感知对人类的思维状况和行为举止甚至决策都有着影响。 温度,距离,重量以及其他许多微妙的身体感觉,都能激活和影响我们的的判断力,情感体验以及办事效率。
人对于外界的接触,始于各种感觉。包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和身体(包括体表,舌头等)碰触到的,鼻子闻到的,我们将统称为感官感觉。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不是将其分解成各种不同的感觉,然后仅仅停留在各种分开的感觉上。相反,我们是把各种感觉统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整体或主体,再去辨别外界事物各种不同的主体身份。换句话说,每个外界事物身份的认定,不是单一的感官感觉,而是多种感官感觉综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来认定,这种以整体感觉来认定或认识事物的方式,心理学上称为知觉。感觉和知觉就称为感知。
我们来看一下人是如何开展心理和身体活动的。
每当我们一觉醒来,心灵就会恢复正常工作,接收和处理各式各样的内外信息。比如外界事物的信息:你睁开双眼,看到窗外的亮光;扭个头,你看到了床边的闹钟;听到了清脆鸟鸣;手机接收短信的哔哔起;鼻子似乎闻到了一股食物的清香;等等。
心灵接收的另一类信息,身体本身状态的信息。比如,一方面觉得还有点犯困,另一方面以感觉到小腹微微胀满,小便有点急。
心灵接收处理的第三类信息可能是来自心灵内部原来存储的现在开始浮现或苏醒的意识中的任务信息。比如,突然想起来,昨天有一场约会:今早要和朋友一起去公园晨练。于是,你的心灵就会产生这样的念头;不能再睡了,立刻起床了你起身先上了趟厕所,然后洗漱,穿戴整齐,直奔公园而去。
你就是这样通过心理和身体活动二者一直频繁交替进行。
一觉醒来后,这个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和身体各个感官开始逐步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从眼睛看到屋内外的亮光,看到床头的闹钟,耳朵听到鸟的鸣叫,鼻子闻到味道。这些外界事物发出的信息,都被他的感官接收并转换为各种神经信息送达他的大脑的神经中枢。如果这时,他心里明白或想明白他所看,所听,所闻的事物大约是什么,那这就是他的心灵已经或正在试图对事物信息进行解读和理解。为了这种解读能够进行,他的解读就需要一个解读用的工具,这个工具,我把它称为事物认知的模具。
因为心灵具有解读工具,所以他明白了这些感知信息传递过来的客观含义。
随着那个人的意识注意力转移,他又感受到一些身体的信息:觉得犯困,又觉得有点尿急。
这时他的心灵觉得,外界环境事物的信息平和正常,而尿有点急这种身体信息,则是一种由身体内部事物变化引发的生理挑战或问题,只是它是一个还可以再忍一阵的小问题。这里,因为他还有睡意,他的心灵还是趋向于睡觉而不是马上起床。想起来和朋友的公园约会,心灵经过价值权衡后,觉得这个任务比继续睡觉重要得多。
想再睡觉,这是心灵根据犯困的身体感受企图发出的躯体任务。想起床,也是心灵企图发出的另外一个躯体任务。
我们常常觉得上厕所,洗漱,穿戴整齐,这一系列身体动作不需要心灵的额外引导。其实,在那一连串活动中,心灵也不断在引导着躯体的工作,只不过它是依照和过去相同的情景下,必须优先处理的躯体任务的顺序设定和执行。
在通过情况下,每个具体躯体的任务执行,都有相对固定的存储于内心模糊而又正确的躯体活动模式,心灵就是根据存储的这些模式,指挥当时的躯体进行活动。
任何人,当他处于婴幼儿阶段,他的心灵和躯体活动基本上都由他的情绪来主导,不管他有多幼稚,包括新生儿。饿了,他就难受想哭,饱了,他就开心想笑。见到照料他的人就容易笑,见到陌生人就容易哭。太冷太热容易闹,温柔舒适易平和。每个婴幼儿都这样。
在类似的环境中,婴幼儿都会产生类似的情绪,而这些类似的情绪,又会驱动他们产生类似的行为。这是我们经验中可以普遍观察到。同样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是,类似的情绪,必定产生于类似的认知。
那么,这种认知从哪里来呢?婴幼儿没有语言思维能力,根本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无法从外界获得必要的现成知识。所以,这种认知只能源于他们自己内心心灵的操作。
人类的心灵中还有一种无意识的,或不在意识心灵指挥下的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和语言思维毫无关系。
我们每个人从自我的经验中都知道,所有的情绪发生,都始于我们知道了某种事件发生之后,如果不知道,根本就没有情绪。
婴幼儿的种种行为,是他们通过自己感官获得周边事物的感觉信息,经过心灵自己的加工来获取那种必不可少的认知。他们绝不可能通过语言传递从外界或他人处获取认知和知识。
这种感觉认知活动的过程,不发生在意识之内,也就是说,这种活动的进行,不是意识心灵指挥下的有意识的内心活动。它们发生在心灵中,可是这个认知的具体获得过程,意识自我却没有,也无法意识到。 这种感觉认知,一方面是心灵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又不借助语言符号。 所以,我们把这种认知产生的机制,称为感觉认知机制。它与借助语言符号所获得的思维认知机制相区别。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通过意识自我感受身体的各种即时信息,即通过对自己躯体即时出现的各种感觉来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饥,饱,渴,气闷,恶心,窒息,胀,痛,酸,麻,困,累,痒,冷,热,沉重,松驰,紧绷,眩晕,轻松等。这些心理感觉信息只能自我意识自我感受,而无法与他人共享。
作为一个活着的生命,其中的每个器官必然都有针对其生命活动状态的信息采集和神经信息传输系统。由于这个系统存在,身体各器官出现的即时重大变化的信息都将即时汇集到大脑神经中枢。不管是身体哪个部位任何重大生理变化信息被采集和被大脑神经中枢接收,都必须立刻进行解读,加工和转译,才成为可被意识自我感识的关于身体状态的心理信息。大脑中枢这个解读,加工和转译的活动是生理 - 心理层极的,是自主和自动化进行的,它不受意识自我的干扰和指挥。 只有凭借这些身体的心理感觉和感受,意识自我才能认知和理解自己身体的状态。
人是地球上唯一拥有自主意识,自由意志的生命存在,尽管在宇宙中,人是如此渺小,造物主却仍然将生命力,感觉,直觉,认知这些重要的生命资源恩赐给人类。
这些资源也是人类心智能够连接到广袤宇宙的能量和智慧。
再小的生命也连接着世界,再大的宇宙也投影于一花,一叶,一心之中。
从地球上最早出现原始生命,到生命不断进化,直至出现了拥有了智能,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类,再到人类文明不断占领地球。几十亿年间的地球变迁,被无数生命用“感觉”触觉尽数记录下来,储存在地球物种的集体潜意识中。在人类尚未用认知读取其中信息,尚未对其中信息意识化时,那里就是一个神秘的世界。神秘世界里收录了宇宙全息投影数据,是生命的高维信息库,也是人心与宇宙重叠的高维时空。
如果没有“外感官”(视,听,嗅,味,触)探触,人类不可能与世界联系,向心智中(潜意识/意识)收录信息。
如果没有“内感官”(内视,内听,内感)体察,人类不可能开启自己的潜意识,不可能触达神秘的高维信息库。
如果没有“直觉”感应,人类更不可能连接宇宙高维智慧,从纷繁,神秘的信息库中发现关键线索,获取体悟和灵感。
而如果没有“认知”有意认地统合这一切,人类也不可能凭借自我意志有选择地体验,感应,不断接过直觉贡献的体悟和灵感,在此基础上发展,突破,创新,传承文明。
精神世界里的信息多到超乎想象,一代又一代人运用“感官触角”不断收录感觉信息,留存感觉记忆,内容包括:世界投影信息,生命回应信息,衍生信息。
生命个体从祖先那里继承的集体潜意识信息(前人积累下的感觉经验,直觉经验)及生命个体自行灵入的无穷信息(感觉经验,直觉经验),共同构成了个体潜意识中的全部信息内容。
“直觉”既是探向高维,收获“灵感”(新发现的智慧)的触角,也是“直觉经验(已发现的智慧)”在物种间储存,传递,进而被后代动物继承的天性本能。
对动物来说,这些本能只关乎生存 -- 获取生存资源,繁衍生息;防御环境危险,确保生命安全。动物没有足够的“脑力”,对自己感觉到的环境信号,无法用意识大脑分析思考。 一般来说,它们的行为不是智能活动,而是仰赖感觉探索环境,凭借直觉适应环境,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生成奇妙的直觉智慧,进而慢慢进化出无意识的习性本能。
动物们的习性本能中包含着直觉取得的生存智慧,它们没有意识大脑来认识自己取得的智慧,但是却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活出了这些智慧,并且还能将这些智慧在物种内跨代传递,让凭直觉取得并逐渐累积下来的智慧,成为物种后代们的天性和生存本能。
人类也有依赖直觉,依赖习性反应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比如开车,咀嚼,打字。。。 当我们足够熟练的时候,认知经验也可以转化成直觉经验,运用直觉自动反应,就可以不必动用意识大脑关注整个过程。比如手指化地完成打字动作,比如手脚自动配合驾驶车辆,这些和蚊子躲避人类袭击,蜜峰到了季节寻花采蜜很相似,都是自动化的直觉反应,都不需大脑主导。
差别在于人类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直觉,实现目的;而动物一直在大自然中,与自然环境保持无意识的连接,无意识的互动。无论哪一种情况,直觉经验驱动行为都可以做到精准而智慧。
感觉和直觉是潜意识的维度,一个储备,读取潜意识中的信息资源,一个利用潜意识中的信息资源生成智慧;
逻辑思维源自人类的认知能力,它和“直觉”都能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现象背后的奥义,差别在于“逻辑思维”基于人类的集体意识,超出集体意识库, 对“逻辑思维”来说,就是超纲之题;而“直觉”基于潜意识,基于广阔的宇宙投影,能够触到无边的智慧。
但纯粹的直觉是无意识的,不自主的。 若没有意识,直觉便不会服务于生存之上的目标;若没有自主性,没有自由意志,人类也不会根据个人意愿,有意识地运用直觉,取得灵感。
宇宙包含更高的维度,直觉之所以能够连接高维,从那里获了灵感,是因为人类的心灵世界(潜意识)中存在宇宙的全息投影仪,那里折射出全部高维智慧。
人类的“外感官”负责觉察外部世界,收录信息;“内感官” 负责开启潜意识,超维度共鸣,唤醒心灵;此时,“直觉”才能借助全息投影,连能高维,取得灵感,体悟;直觉将这些灵感,体悟交与“思维”,继续分析,处理,加以延展不断丰富,发展出经验网络,提升人类的思维方式,服务于人类的自由意志。
与已经掌握直觉本能的敏锐动物相似,人的直觉决策可以跳过大脑直接驱动行为,另一种情况是把直觉决策带入大脑中来,意识也无法尽数阐明其中逻辑,人们只能凭借直觉做出判断。
人类与大自然中适应生存的动物一样,也会在生命力驱动下“无知有觉”地运用超维智慧适应环境,征服环境,但人类的自由意志并不甘心让这些智慧一直沉没在潜意识里。人们会有意识的思考,理解这些无意识的智慧过程,结合以往的认知经验进行研究,最终取得突破维度的洞见。
大自然的秘密就这样一步步揭开,人们不但可以弄懂自身的直觉经验,还可以运用感觉,认知,直觉,弄懂很多动物们的直觉智慧,发蜜蜂巢穴的精妙,蝙蝠声波的原理等等,人类将这些智慧应用于各项发明。
如果宇宙是万物的世界,那么人类“意识”这粒万物的火种,或终将借助某些人的心灵,点亮宇宙中所有未知。那些人必定是直觉力超强的人,他们的心智在开放,接纳的修炼过程中容纳越来越多的智慧,经验网络不断提升,发展,越来越丰富灵活,因此他们具备更高的能力 -- 有意识地运用“直觉”连接“高维,运用”思维“抓住”未知的奥义,在感应到高维信息的一刹那,直觉触到了灵感,思维也接过了灵感。
他们不但能够敏觉(感觉)现象,发现事物细节上的微妙变化,敏觉(直觉)现象背后的奥秘,感觉到暗藏在细节之中的神秘规律,还能够借助灵感,解读(认知)埋藏在纷乱信息中的关键线索以及突破核心问题的关键策略。
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感觉喜好”过行评判,给人,事,物贴上标签;也常常根据自己的“认知准则”进行评判,区分人,事,物的好坏。但人们却未必会觉察到自己的感觉和认知会相互影响,评判会限制生命资源,判决心灵的自由,判定心智的领地。
认知会影响“感觉”,不符合“认知准则”的“感觉”常受到压抑。
比如:做人要坚强,不能哭;做有要有礼貌,控制脾气;做人要谦和有礼,先照顾别人的感受, 把自己放一边。。。
与其说人们更在意世界灌输给自己的立场和准则,不如说人们更在意世界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不能以独立的心智控制自己免受影响时,就会被动迎合世界,向他人妥协,顺应规则,以免世界对自己表达拒绝的态度,让自己遭受影响。
“感觉”同样会影响“认知”。“感觉”不舒服,再正确的“道理”也会令人心生抗拒。
比如“你这么大场干什么?别跟我讲道理,我一个字都不想听!”
心理的真相是:“也许你说的是对了,但我不想承认你是对的,我就是不愿意接受,因为你讲话的方式 太傲慢了。你的傲慢,咄咄逼人让我很不舒服,所以我不想听你说话,用不着你来教训我。“
与其说人们讨厌某些人,某些处境,不如说人们讨厌自己因某些人,某些处境受到影响,不能以独立的心智控制自己不受他人,环境影响时,便会希望借助各种方式操控他人,环境,让世界改变,妥协,从而解除影响。
“准则”是一道锁,区分对错,好坏;“喜好”是一道锁,区分欢喜,厌恶。两道锁均是评判的武器,用来防御野兽和与期待不符的世界。
对,好,赢,便会欢喜;错,坏,输,便会厌恶。欢喜的,常会下意识地强调它的好处,对处,赢面;厌恶的,也会下意识地强调它的错处,坏处,败局。
“感觉”是一只好奇的触角,原本对偌大世界都抱有热诚。
而今,评判之下,“感觉”只会选择性地关注部分信息,包括意识经验把控得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会引发不安,心智网络有能力处理这些信息,在安全范围内持续积累经验;也包括意识经验把控不住的信息,心智没有能力处理这些信息,故而对这些引发不安的信息尤为敏感;还包括可即是性消除不安感受的信息,例如饮食,娱乐,游戏。。。。注意力转移到这些目标上,便能暂时逃离不安,逃离面对”艰难世界“和”小野兽般的自己“
“认知”是灵魂觉醒的机会,是人类得以摆脱混沌,凭借自我意志自由掌控命运,实现人生梦想的维度。为了趋向梦想,趋向自我实现,人们原本可以凭借“认知”维度,凭借开放性思维,有意识地学习,积累经验,在成长中提升能力。
而今,评判之下,人们更加敏感,在意的是自己现有的能力是否能够保存生存,驾驭环境。为了避免失控,人们下意识地执着于现在经验,依靠经验性思维,确保自己处于安全范围,一旦脱离安全区,经验思维着实驾驭不了,便采取防御性策略应对失控。
“直觉”是突破维度的智慧触角。人类凭借直觉进代获得的本能经验不但指引人们生存,防御,更指引人们为自我实现而发展:攫取灵感,突破未知,发现世界的实相;收获体悟,突破自我,发现生命的实相。
而今,评判之下,本能为确保“生存”,已顾不上“发展”,探向高维的灵性能力消失了,“灵感”和“体悟”不见了,只剩下防御性的生存本能在发挥作用。
世界上的所有物质存在都是三维的,而万物的本质,规律,人心则超越三维,但我们常常有二维的心智看三维的现象,看超维的根本。评判,分别使得我们对现实判断要么肤浅,要么局限。
当人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标准来要求或是操控世界的改变,让一切装不下的“人,事,物”妥协,附和自己的评判系统,却不情愿放放下评判,尝试理解自己不愿理解的现象背后是否存在可被理解的内因。
越是不肯放下评判,放下执着,越是难以突破自我, 难以理解并适应环境,顺势而为。过分的企图心,悄悄凝成执念。。。
人生是不断寻找自我,发现意义的过程,生活会带给我们很多难题,磨砺我们穿透表象,探攫本质的勇气和能力。看世界的眼睛连着心,若心被不安扰动,双眼启动了评判和分别,心智关上大门,局限的思维方式只会将我们的看到的世界断章取义,去真存伪。
实际上,我们都是能量,而在我们内部和围绕着我们的万物都是由能量组成。我们都是巨大能量场的一部分。 我们感知到的孤立实体事实上只是能量体的各种表现形式。即便从字面和物理意义上讲,我们也都是一体的。作为这个宇宙中存在的生命,我们能与来自地心的能量连接,它带给我们脚踏实地的理智;同时,我们也能与来自上天的能量相通,它带我们敏锐的直觉。 这些都是我们随时可用的能量。
不论你将什么投入这个宇宙,它都会反射到你本人。 当我们处于负面和恐惧,不安和焦虑之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吸引到那些我们正力求避免的经验,处境和人事。如果我们处于相对积极的状况中,期许着愉悦,满足与快乐,那么我们就会吸引到与之相应的处境和人事。
因此,要有意识地想象我们想要的事物,通过时常的冥想,发现那些由于恐惧和无意识的信念,是让我们游移不定,举步维艰,妨碍了去实现满足而充实的人生。 一旦这些受局限的态度被我们看清,他们就会在冥想的过程中自行消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