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循环流动让草原生态更有活力)

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循环流动让草原生态更有活力)(1)

卢欣石,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站学术带头人。

呼伦贝尔草原是欧亚草原当今保留最完整、最典型的一部分,是内蒙古草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呼伦贝尔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又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

近年来,呼伦贝尔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这里的根本——草原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草原是构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草原退化不仅制约着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草原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呼伦贝尔大草原对维护北疆生态系统、调节北疆气候、涵养山地水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几千年来,传统的草原游牧形态对保护草原生态是起过作用的,这个毋庸置疑。但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再想要回到原来的那种游牧生活,已经不现实。草原是一个生态系统,要用生态发展的方式来对待草原。草原生态系统有三个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消费者产生的废物被分解者分解,分解后又提供给生产者,这是草原物质循环、营养循环和能量循环基本三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维持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有了这样的一个循环的流动,草原的生态系统才是有活力的。

那么,要维持生态平衡,只有两个路径:要么减畜,要么增草。显然,不可能减畜来保护生态,那就需要增草。也就是说,要在合理的载畜量下,发挥我们科技的力量,以需求来增草,提高草的生产效率。

就增草来说,有几条路径:一个就是草原生态系统本身的繁育。首先是把天然草原保护好,增加草原的生产力,这样增加10%到20%的生产能力是非常有可能的。另外就是科学放牧,让草原能够休养生息,然后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利用下雨天施一点肥料,或者是保持牛羊有机肥料循环,让草原不要太瘠薄,增加生产力。还有就是增草措施,将草原上废弃土地再恢复起来,搞人工种草。一般来说,这样的草地管理得好的话,要比天然草地的产草量高,少则10倍20倍,多则100倍都可以。

实践证明,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是符合呼伦贝尔大草原自然规律的。所以我们应严格禁止开垦草原。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 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场, 要着眼于合理利用,防止继续退化;对于严重退化的草场要围建库伦(围栏) 进行封育, 有些地方需要进行补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