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企业监管(共享单车扣车变成产业链)
共享单车企业运维人员对车辆进行消毒。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据东方卫视看看新闻报道,为了遏制车企过度投放,有地方在共享单车运维人员不能及时响应的时候,通过第三方将违规超额投放和没有摆放在停车区内的自行车收走,从而督促车企有序投放,并落实运维力量。但这些第三方企业大多自负盈亏,其中一些逐渐自行摸索出以收取共享单车、电单车赎车费获利的商业模式,有共享单车企业每年因此付出的取车成本超过1亿元。
过度投放以及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的确是共享单车诞生以来的一个顽疾。对此,从各地监管部门到共享单车平台也都想了不少办法。但客观来说,这一状况在很多地方仍旧不同程度存在。此背景下,地方管理部门组织第三方力量,对过度投放和违规停放的车辆予以及时清理,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不过,当这种“外包”管理手段,逐渐演变为一种“盈利模式”,甚至发展为一条“扣车”产业链,这无疑已有变味之嫌,其合理性值得商榷。
报道中这样几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当记者疑惑,若是街面上的自行车都摆放规整,无车可收怎么办?三名“扣车”人员回复,“白线里的车也要清掉”“装满为止”“我们也不能白来”。
“扣车”本是为了倒逼共享单车企业更合理投放,并强化运维投入。但从种种细节不难看出,第三方加入“扣车”行列之后,这一以规范为初衷的管理模式,出现了“异化”的倾向。比如,“扣车”有了数量指标,一些本是规范停放的车辆也可能被拉走……可以说,“扣车”管理模式的规范本位,已经让位给了盈利本位。它不再是一种管理手段,而是成了目的本身。
街边整齐停放的共享单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而这种受盈利冲动驱动的“扣车”管理模式,其最终加剧的是消费者的负担。表面上,过度清理直接导致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增,但后者实际又通过涨价的方式把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最终形成的是一种恶性循环——第三方公司通过多扣车来多赚钱,企业通过涨价来弥补损失,消费者就只能掏更多钱。
如此看来,共享单车停放规范程度未必有改善,消费者倒是实打实地多付了费用。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交由第三方企业“扣车”管理模式,不仅规范效果存疑,其程序上同样疑点重重。比如,第三方扣车企业到底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确定的?如何遏制其为多盈利而多扣车、过度清理的冲动?若这些程序性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就难以防范“扣车”管理演变成一种逐利性管理。
其实,要解决好共享单车停放乱象,有远比扣车更有效的手段。比如,很多地方在投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探索对共享单车平台的积分制管理,一旦乱停乱放现象达到一定程度,就将限制车企的投放额度。虽然说这种模式也未必尽善尽美,但相对于简单粗暴的“扣车”模式,显然更值得推崇。
应该看到,共享单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对其规范,仍需要建立在各方合力的基础上。比如,停放区域划分更合理,强化对规范停车的引导等,则更依赖多一些精细化的共治思维。
撰稿/吴振(媒体人)
编辑/徐秋颖
校对/刘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